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与创业相融合的教学改革

2019-10-12 08:03董雪丹
文化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服装专业课程

◎董雪丹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一、引言

为解决“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1]”等问题,教育部于2010年5月制订《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高校改革的主题。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意见》在充分肯定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成绩的基础上,也深刻指出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如专业教育与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不紧;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亟待健全等。

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紧紧围绕着“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这一核心,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体系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

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3],鼓励教师兼职创业,增进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服务职能等。这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总体方案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并以此来促进校区和社区的深度合作与发展联动。在这个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的链条延伸到传统的校园边界之外,通过知识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4]。

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服工”专业)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驱动力,服务广东本地服装产业。

2010年,“服工”专业建立了以“互联网+”为背景的“O&O”(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模式,尝试实现互联网线上、线下同步的项目教学和以服装行业网络运营为学生创新创业载体的教学模式。

2015年,本专业在教学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创新意识、艺术修养、团队精神、国际视野,突出岭南特色,具有原创设计能力,熟悉市场运营模式的成衣设计师;能够将艺术设计与服装工程相结合,适应智能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营销模式等产业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在服装企业、服装行业协会和其他服装相关部门从事服装品牌策划和设计、服装买手、服装产业链运营管理等工作。

明确提出了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要点:网络运营、行业前沿科技、基于服装全产业链的项目实践等。

培养方案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手段——学习行业前沿科技;提出了创业定位——设计、策划、买手等全产业链运营管理岗位。

为落实这一就业定位,专业团队在专业教育中进行了实际的服装设计、品牌策划、品牌营销项目教学,将实际设计、生产、经营项目带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以项目带动创业(如图1)。

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两项内容:科技创新和项目创业,科技创新为创业提供了技术内涵,引导可持续性创业行为的发生;项目创业则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展示,是创新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创新型创业教育。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专业团队重点在服装电脑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设计专题、服装品牌策划、服装电子商务等十多门课程中大胆尝试,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图1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关系图

图2 创新教育关系图

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建设

(一)创新教育融入课程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在于强调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及将这种创新能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的自我实现能力(即创业素质)的机制[5]。

创新是创新创业的核心与内涵。创新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主要表现是:课程内容中对行业前沿科技的引入度;课程内容对学生创意的启发度;授课形式的创新度等。为此,“服工”专业团队密切关注服装产业前沿科技,将虚拟试衣、特种机器、微课教学等纳入课堂教学中,以科技带动创新,创造新型服装产品,促进创新型的创业行为发生。

1.前沿科技

“服工”专业团队重点在“服装电脑设计”课程中引入3D服装虚拟设计软件,包括3Dmax、3D虚拟试衣等,3Dmax主要应用于服装陈列设计,3D虚拟试衣软件主要应用于互联网服装营销。通过这样的科技教学,学生开始关注行业前沿科技,学习相关软件,拓展科技创新思路,钻研新型营销方法,并申请了此类别的3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学生毕业后,利用自身软件优势进入哥弟、淘宝等大型企业,从事3D软件应用的服装设计、营销工作。

2.特种机器

依托本校建设的“大师工坊”,“服工”专业学生学会了电脑毛衣编织机、绣花机、印花机、数码喷绘机等特种机器的使用方法,教师们也在各类设计专题课程中对这些资源加以利用,设计、制作特定工艺创意产品。例如,在“图案设计”课程中,师生们利用数码喷绘机进行创意设计与生产,制作出各类图案的抱枕、服装产品。特种机器的使用不仅能使学生的课堂创意得以实现,还能促进更多后续创意的产生。学生在掌握机器的使用方法后,能够基于机器的工作原理,产生更具个人风格的创意。然后,在创意——实现的循环中逐步推进自己的想法,慢慢形成自己的创意体系,展示个人的原创风格。2016年的一名毕业生利用毛衣编织机制作出毕业设计作品《不忘初乔》,获得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决赛金奖。技能型创意启发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创新度。2014年-2016年,本专业连续三年获得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决赛唯一金、银奖项,多名学生入围真维斯等大型服装设计比赛,获得各类不同奖项。

3.微课科技

“服工”专业的教师们开发了“女装纸样设计”“工业制板”等课程的“微课”系统,将“微课”与课堂相互结合,共同授课。新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授课效率。例如,在“女装纸样设计”课程中,一些简单服装款式就采用“微课”自学的方式进行,学生节省出的学时用来学习更多变化款式、尝试进行与立体裁剪结合的纸样设计。“微课”还引导学生进行电商服装产品纸样设计开发等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创业教育融入课程建设

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直接产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表现为:(1)实际的项目操作;(2)实际的经营实践;(3)实际的创业行为。本专业借助校企协同机制开展了以“产品开发”“自创品牌”“电子商务”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带领学生体验企业经营过程,引导学生开辟自己的创业路径(如图3)。

图3 创业教育关系图

1.产品开发

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服工”专业有多家校企合作机构,在服装设计专题、服装品牌策划、服装市场营销、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中开展校企合作产品设计工作,将市场与课程相融合。截至2018年底,“服工”专业有5个长期合作的企业,均已签约挂牌,每年有1-2个校企合作项目进入课堂,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与设计工作。企业也能够借助学校的设计力量,开发众创资源,找到长期稳定又不断更新的设计团队。

校企合作的产品设计项目可以采用不同指导教师制度,有的项目由校内教师指导学生产品设计,企业有一名人员进行对接与合作;有些课程直接聘请企业人员授课并带领学生进行产品设计。2012年-2018年中,本专业共有12门课程邀请企业人员进校授课,平均每年有1-2门。例如,在纸样设计课程中邀请企业技师讲授企业中使用的较为简单实用的纸样设计方法以及生产过程,了解服装纸样工业流程;在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品牌策划等课程中聘请企业总经理、设计总监进校园授课,使学生全面而真实了解市场运营过程和运作要点。除此之外,本专业有一名教师有自己的设计公司,属于兼职创业的“第三类型教师”。“第三类型教师”就是由行业企业中优秀人才或者杰出校友担任行业兼职教师,定期开展行业课和行业最新动态讲座,将行业中最新创新创业案例生动展现[6]。“第三类型教师”最方便长期持续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开发。该教师在设计专题类课程中开展本公司服装设计项目,2年间设计服装款式百余款,创造经济价值50多万元。

企业产品设计项目主要在各类服装设计专题课程中开展,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设计开发服装产品,由企业生产并销售。2012年-2018年,本专业学生共参与了9个设计项目,设计服装256款,平均每年40款。这些产品基本都进入了销售环节,创造经济效益约100多万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熟悉了企业产品设计流程和特点,熟悉了市场化成衣设计手法,在市场环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催生个人创业想法,为个人品牌进入市场打开了视野,为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

2.自创品牌

在《服装品牌策划》课程中,采用“深化内涵、突出特色、加强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从品牌调研、风格把控、系列设计等方面全面提升策划方案的创新度和实践性。在原有品牌定位、店面、广告、价格调研的基础上,深化内涵调研。追寻品牌历史,了解品牌责任,深入挖掘品牌内涵,拓展品牌的前沿动向。例如品牌网络互联文化、电子推广手段、文化合作形式等,从产业、科技、文化等多角度全面了解现代品牌策划方式。在品牌模拟设计中,以学生原创品牌策划为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展示个人原创风格,挖掘特色设计元素,培育个人品牌。在设计实践中,教师改变以原有理论讲解为主、设计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大量增加设计内容,将原有一个系列的产品设计改为对一季货品8个系列产品设计。在设计中,注重视觉表达、内涵把握、新技术应用等;在授课形式上,理论性内容也以调研和图像展示的方式表达,建设更具实践性的品牌策划课程;在最终成品方面,制作出服装实物,展示出品牌风格,并通过网络进入实际销售环节。

经过品牌策划训练,学生对品牌的理解明显增强,操作品牌产品设计的能力大大提高。每届都有一些学生经过本课程学习后,开始注册个人品牌,在线上或线下创建个人工作室、店铺,开始真正的创业经营。2017届一名毕业生在校期间创立个人淘宝店,经营小甜猫品牌睡衣,后开设语涵美衣、Loeme三个淘宝店,年营业额100多万元。

3.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是服装产品的重要营销渠道。“服工”专业瞄准网络营销,为学生“自主创业”找到一个简便易行的市场平台。2017年,原有《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改为《服装电子商务》课程,重点进行服装“电子商务”服装营销技术手段的教学。在授课中,教师以真实服装网店为依托,开展网店美工、引流操作等营销技术讲解与实践,在真实服装网络营销项目中开展教学。课后,鼓励学生开设网店,自创品牌,进行网上营销。

经过电子商务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渐渐具备“互联网+”的专业视野,开始网络营销创业,并申请到校级、国家级的创新创业项目。这些项目多是以工作室的形式进行互联网创业实践,其中部分项目收益颇丰。

产品设计、品牌策划、电子商务课程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逐渐进入自创品牌、自主营销活动,打造具备市场接受度的原创品牌,使创新创业教育产生最终创业成果。

四、结语

经过多年探索,“服工”专业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在专业比赛、产品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创业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专业团队还将继续深入完善该体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7]。在课程改革方面,专业团队将在本专业全部课程中系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链条清晰的组织体系,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在师资培养方面,鼓励教师兼职创业,培养第三类型教师,将实际产品设计项目带入课堂。

在平台建设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学校整体部署下,联合创新创业学院、计算机学院,建设学生创新创业“网络营销平台”。该平台是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和实践的专门网站,开拓学生创新设计和创业营销资源,形成网络集群,共享营销数据,开发前沿科技应用软件,发展产业化、数字化的创新创业项目。专业团队将在国家政策领导下,把握创新创业发展趋势,集中各方资源,打造高品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服装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服装专业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道具服装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