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藏装元素特征与文化内涵研究

2019-10-12 14:21程钰
艺术大观 2019年27期
关键词:藏族服饰

程钰

摘要:藏族服饰是盛开在中国雪域高原上的一株神秘之花,它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自然与人文的变换之后, 依然显现着强大的生命力,整体显现着一种朴实的自然之美和雄浑的阳刚之美。探究厚重藏装的符号性与特殊性,探析藏装的变革历史。从夸张的形制结构、强对比的色彩、配饰等角度解析藏装元素。

关键词:藏族;藏族服饰

藏族作为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藏装几千年来受到人文、地域、政治、宗教等影响不断发展至今,吸取多民族文化精华,色彩丰富、款式大气、配饰华美。图丹大活佛说:“寓意了深厚佛学思想的高原藏族服装与服饰,无论从实用性,还是艺术诸多角度去解析,都充满了神奇魅力,它的美、它的独到功能,跨越了时空,超越了时尚,多样性的研究价值,还将深刻地影响世界。”目前藏族人民流通较多的服饰有两类:藏族传统服饰和现代流行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的实用性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护体和保暖,所涉及的意义和功能以及使用都逐渐多元化。民族服饰本身只有通过不断随着时代的变迁、潮流的更新,不断调整和设计,才能最大程度保留民族服饰本身的特性和魅力,不断流传。

一、藏装的历史变革

藏族传统民族服饰本质上是藏族历史、政治、人文的百科全书。这本百科全书的发展歷程囊括藏装的时尚、美观、实用功能,同时反映了藏族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难发现,藏装的发展正是通过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并不断壮大自身的服饰特色。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吸取其他民族的特色,逐渐形成我们所看到的藏装。

(一)吐蕃时期

西藏政治文化相对开放的时期是:松赞干布至赤祖德赞统政的一百多年。为了西藏疆域的统一尽快统一,文化艺术由此荣生。期间吐蕃交流了很多国家,有波斯古国、唐王朝、中亚和西亚,还有南方的古印度。松赞干布时期开放的文化氛围,广泛汲取他国的精髓,从法律、宗教、手工业、医学、习俗、农业、畜牧业等方面学习。不仅如此还以通婚的方式与象熊王鲁米加和亲,迎娶公主鲁托满,随后又从尼泊尔赢取尺尊公主,不断增加与各国的友好交流,又兴趣了文成公主。实现了汉族和藏族服饰文化的深层次交流。通过不断交流和亲学习,逐渐形成自身的民族服饰特色。

尼泊尔和吐蕃当时的文化交流在松赞干布统政时期达到高潮。从公元前就开始的宗教、文化、贸易。藏族绚丽夺目的艺术品追根溯源可以到泥婆罗国。这个国家手工业非常发达,松赞干布曾将该国最好的工匠请到吐蕃,制作了很多精妙的艺术品、日用品、建筑。唐卡在这个缘由的驱使下得到了迅速发展。文成公主的和亲更是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经济文化交流。一直到今天,地位稍高的藏族人仍旧喜欢穿绸缎,戴无翅白帽,穿软底皮靴。不仅如此,文成公主带了大批工匠,指导当地妇女进行纺织改良。现在符号性的氆氇等技术就是文成公主传过来的。

(二)清朝以后

公元1636年以后,藏族服饰受到满族的影响较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藏族的贵族,服饰发生转变,开始穿衣色彩绚丽、穿着马褂等。特别是贵族的女性开始穿着格纹长袍,对于服装功能性审美逐步增强,更加注重穿着的典雅性。

(三)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藏族人民的穿着方式在逐渐发生改变,逐渐汉化。年轻人开始对于服装有便捷、舒适、时尚的需求,藏族服饰因此也受到潮流的冲击,不断吸纳新的服装文化。

二、藏装元素探索

藏族服饰是藏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同时也是藏族审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和美化生活的作用,同时体现了藏族审美的理想和精神追求。一个盛开在雪域草原上的民族,历经沧桑,经历漫长的岁月依旧绽放美丽,凸显着强大的生命力。藏族服饰本身具有极强的符号性和民族特色。美的直观,常被比喻成盛开在高原上的格桑花。华美不失质朴,粗犷又不失厚重,繁缛且不失生动。藏族服饰在外部美感传递的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一)夸张的形制

藏装的结构与古羌服饰极为相似,具有腰部肥大、大襟、束腰、长裙、右衽等特点。结构多样化,长短搭配,层次分明。搭配的层次是从功能性上考虑,藏区的人们大多选择长短不同的服饰混搭。不仅突出藏装的特色,而且这种结构的服装巧妙的符合现代审美,大多层次感浓郁,束腰极为体现个性,符合黄金分割原理。由于生活的周围环境、生活的方式,对美的态度,宗教信仰的影响,藏族服饰体现出了自由、热爱自然、崇拜神灵、夸张豪放的风格。从藏族服饰的结构上来说,看上去都是不对称的,但又布局严谨,生活习俗与地域差异使得服饰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二)色彩的寓意

藏族人认为,菩萨的是神圣的。而红黄蓝绿白又提取于菩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浓厚的宗教意蕴。如果去过西藏印象最深的印象就是帮典,即女性的围裙,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有御寒的作用。在这个言语自由,国家安定的年代,也有不同于此说法的,另一种则认为这些基调色彩来源于山川大地、河流树木等等世界万物的模仿和感受。越是去深究,越是觉得藏族神秘,耐人寻味。

把色彩与佛教教义、自然万物相联系。简单地说,红、蓝、白、黄、绿等色在佛教教义中可拟化为风、火、地、水、法,在自然万物中可比对为蓝天、雪山、大地、江河、空间对比色是一大常用配色,例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黑色和白色。图案经常出现在袖口领口处,多用金银线刺绣,非常显眼,明暗关系处理得很好。红与绿的碰撞、蓝与橙的交织、黄与紫的互补等等一些强烈对比使得服饰变得有趣。色彩有一种排列规律即:蓝色、绿色、紫色、青色、红色、黄色、白色。由这七种颜色组成色带作为装饰,最终大面为中性色起缓和作用。藏装用色大胆,色彩纯度高。帮典就是一大民族特色。很多图案已经被现代服装所认可,可以突出服装的神秘感和个性,彰显与众不同的同时,也带有愿一切顺利的精神寓意,属于双重设计。

(三)华美的配饰

配饰的丰富源于藏族当地那些游牧的生活习惯,需要迁徙的牧民为了方便常把家中财物串起来挂在身上以节省空间,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风俗。金银、松石、贝壳、玛瑙和翡翠等等配饰常常组合而成佩戴在身上,凡是可以展现美的材质,藏族人民都会很好地利用起来。配饰衬托服饰更加华美。配饰的形制也非常有趣,园中有方,曲中有直。形成坚韧中不失简洁感,又凸显出神秘感。

藏族人民崇尚自然的装饰风格,藏族对金、银、天然珠宝的审美表现,不属于现代社会的“审美”。从意识形态上看,藏族人民的审美活动也与宗教、历史和社会实践活动交织在一起,其审美内涵具有象征意义、宗教意义和身份意义,决定了藏族人民的社会心理和审美情趣。格罗塞认为,人体装饰艺术首先是它的宗教意义、民俗的实用价值,而悦目的形式只是实际而重要的生存需要中的一个次生品,只是后来装饰的实用功能渐渐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而愈加发挥着美化生活的功能。

配饰的作用不仅仅是装饰,也是地位和财富的体现。最受欢迎的就是“巴珠”,是一种由绿松石和红珊瑚做成的头饰。还有“町玛”,是一种帽子。由棕蓝色彩线氆氇制成,这种头饰很拟态化,是妇女们为了模仿孔雀头冠而诞生的配饰。配上珍珠和珊瑚制作而成的耳饰,两者呼应,就像真的孔雀一样。还有一种极为复杂的头饰:“梅朵”。创始者是格萨尔王妃珠牡,据记载珠牡是个用色大师,对于色彩的掌控能力強,注重配饰的华美。这种头饰用料复杂,由金银、青铜、猫眼石、红珊瑚等材质制成,颇显华贵。

三、结语

藏装体现了地域的功能、装饰、文化内涵、舒适程度等特点,它传承了数千年的地域风俗、精神寓意和风宗教信仰等。藏族人民因地制宜、不断吸纳优秀文化,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艺术,验证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服饰文化,也是世界服装史上的重头戏,人类服装历史的一部分,见证了这个民族的兴衰与发展。

追根溯源,进行藏装各方面的探析,是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参考。拓宽设计思路,丰富灵感库。首先,藏装的标志性特征是独一无二的,经历几千年发展与沉淀,非常大气。不仅具有自己的风格化,且实用性高。切合实际设计是不会出错的。其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藏装自身的发展,藏装的神秘感在慢慢消失。现代社会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现象,重视藏族服饰在发展和创新的环境中生存。古老的裁剪工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工艺。这也印证了藏装问文化本身得到了传播。但与此同时应该警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在创新的同时保留原有的强大魅力。

参考文献:

[1]王丽琄.藏族典型服饰结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

[2]李采姣.论藏族服饰的艺术特色[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5(6):119-123.

[3]田芳,其美卓嘎,东知布甲.略论藏族服饰的变迁与传承[J].西藏科技,2012(5):13-14+17.

[4]李玉琴.藏族服饰的美学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46-53.

[5]李玉琴.藏族服饰吉祥文化特征刍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9-54.

[6]魏新春.藏族服饰文化的宗教意蕴[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4-47+203.

猜你喜欢
藏族服饰
去海边吧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The Light Inside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演变》《藏族少女》
猜朝代
为了失去
Wearing History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一位藏族老阿妈和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