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提琴艺术“中国化”进程

2019-10-12 14:19张琰卓
艺术大观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中国化

张琰卓

摘要:中国小提琴的发展得益于热爱并执着的作曲家们的不断探索,将西方音乐与民族元素相融合,形成被大众所接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學派,让小提琴这一西洋乐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声音。本文主要对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浅析,旨在探寻小提琴艺术“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中国小提琴艺术;中国小提琴学派;小提琴艺术中国化

一、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清朝时期,小提琴艺术被欧洲传教士来到了中国,这是“小提琴”第一次在中国出现,随后在这片广阔而古老的土地上小提琴艺术开始了最早的传播。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提琴艺术随着西方各国的侵略被带到他们所能触及地方,无意中也使这项艺术被更多人知晓。直到18世纪,中国小提琴艺术还只是处在最初的探索阶段,而欧美等国已进入发展的辉煌时期。直到近些年我们国家在大型国际赛事中不断取得荣誉,中国小提琴艺术才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被越来越多得人们所喜爱,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小提琴学派,成为国际舞台中不可或缺的色彩。但我们同样认识到,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需要的是更多独特的,具有中国元素的优秀作品,仅仅依靠比赛荣誉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

促进中国小提琴艺术及作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包括:其一,社会的发展使小提琴艺术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其二,专业性院校致力于小提琴艺术的学习与研究,为中国小提琴学派的形成提供了学术环境;其三,众多中国小提琴学生在国外留学,将所见所学带回国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小提琴专业人才;其四,通过各种形式的中外小提琴艺术家的深入交流,加强了人们对小提琴艺术的了解。

二、小提琴艺术“中国化”探索

由于小提琴艺术起源于西方,许多中国学生最早通过外出留学的方式,将专业音乐知识带回国内,培养了众多优秀小提琴专业人才。并将中国音乐元素融入传统小提琴的演奏中,探索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小提琴艺术。

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更多小提琴人才被派往国外学习并参加各项大型赛事,通过比赛锻炼自己,提升专业水平。他们将中国音乐特色与小提琴演奏技巧相结合,创作出独具风格的音乐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这些优秀的音乐家促进了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快速发展,如曹汝锦、高寿田、萧友梅、陈洪、杨秉孙等人都曾在国外交流学习。

纵观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诸如谭抒真、马思聪、林克昌、黄晓和、林昭亮等等,这些为小提琴艺术“中国化”做出贡献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们,主动担负起创作、教育等责任,为中国小提琴发展培育人才,促使中国小提琴学派不断壮大,同时也将小提琴“中国化”逐步变成现实。

三、“中国化”的小提琴艺术作品

马思聪、陈钢、何占豪、李自立等众多小提琴作品创作者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开始追求中国化特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展现。他们将民间曲调作为新元素,对演奏手法做出调整,呈现出更具中国风味的民族音乐。除此之外,创作者们还从民族器乐的演奏中受到启迪,将其运用于小提琴演奏中,创新演奏方法。正是因为众多中国小提琴创作者的不断努力探索,将原本的西方艺术转为己用,才开拓了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道路,这也正是从“学习”到“创新”的音乐“匠心”之路。

(一)中国小提琴“第一曲”

李四光,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有着高超的音乐造诣,直到他的创作手稿《行路难》被发现,才证明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是由他创作完成的。李四光将手稿带回国后,交由音乐家萧友梅教授校正,后来也一直保存在萧友梅处。该曲在1990年3月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现代音乐史教授陈聆群发现并考证,目前藏于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

《行路难》是李四光在法国巴黎停留期间所作,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政治上举步维艰,这首独奏曲正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后来李四光拒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在北京大学任教,虽然前路坎坷,却依然坚持将全部奉献给祖国。

分析《行路难》的曲调,虽然没有融入明显的民族特点,并且技术方法上还不甚完美,但作为里程碑式的作品,其在中国小提琴艺术史上的重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陈纲曾这样评价《行路难》:“最可贵的是乐曲的立意深邃,行路难,这真是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历程的一个大概括。”

(二)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初创时期

中国小提琴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走上初期创作之路,许多作品在这一时期诞生。其中,冼星海所做的《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可以说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小提琴曲之一。1931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里学习并接受指导,留法期间创作了《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这首《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作为冼星海学生时期的音乐作品,展现了其较为成熟的创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中国小提琴作品首个发展高峰

十九世纪的欧洲,小提琴艺术正值发展的顶峰时期,当时的法国小提琴艺术可以说是小提琴界的引领者, 维奥蒂、罗德、克莱采尔等人的出现,形成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法国学派,向世界证明了法国小提琴演奏者的艺术风采。

法国小提琴学派从音乐文化上来看,它与中国民族音乐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中国的五声性调式和声与法国的印象主义和声,与德国的功能和声相比,更具亲和感。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法国小提琴学派更追求技巧的完美呈现,善于抒发细腻情感,音乐风格高雅华丽,富有诗意,给人惊艳的听觉享受。直到如今研究小提琴演奏派别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法比派、俄国派与德国派。可见法国小提琴学派在世界小提琴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因此,那时一大批中国学生选择去往法国留学深造,并获得了不菲的成绩,这些艺术的积淀都为今后中国小提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马思聪作为留法的优秀小提琴家之一,具有高超的创作才能,谱写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象征着中国小提琴创作时代的到来,也促使中国小提琴艺术向第一个发展高峰迈进。正是因为这些作曲家的不断努力,将中国化元素与西方小提琴技巧相结合,在传统演奏体系中寻求突破,一步步产出属于我们民族的音乐作品,形成独立且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小提琴艺术学派。

(四)中国小提琴代表作《梁祝》

1959年5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中演出,随着最后一章演奏结束,作曲家陈钢、何占豪和演奏者俞丽拿都显得十分紧张,这是《梁祝》第一次呈现在大家面前。台下的观众一片沉寂,几秒后,掌声雷动,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原来观众还沉浸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中。从此,《梁祝》插上翅膀飞往世界各地,成为中国民族文化震撼世界的音乐符号。

人们这样评价“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梁祝》自面世以来,可以说是久演不衰、家喻户晓,一代又一代的演奏者与听众在这部动人心魄的作品寻找精神共鸣,《梁祝》的音乐形象,已经在广大华人心中深深烙印,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于1958年冬。为献礼国庆10周年,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何占豪、陈钢,以民间故事为题材,以越剧曲调为素材,一同创作了这首家喻户晓的音乐作品。

《梁祝》可以说是中国曲调、西洋曲式结合的最好体现,这与两位创作者的身份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何占豪在越剧团任提琴手,十分熟悉越剧曲调,陈钢是著名作曲家的兒子,很早就学习西方音乐,因此两人的合作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梁祝》采用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交响乐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讲故事”与“戏剧性”之间达成平衡,既贴近中国民众的欣赏习惯,又符合音乐故事的呈现方法,将高雅的小提琴艺术“中国化”,成就了《梁祝》这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I960年,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鲍·格里希登在青年指挥家曹鹏的指挥下,在莫斯科完成了《梁祝》的“国际首演”,这是第一次由外国音乐家向世界展现《梁祝》的民族魅力。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第二天,美国波士顿电台就播放并介绍了这首代表中国特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对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走出了国门,被称为“TheButterflyLovers”。

四、结语

小提琴作为西洋乐器,要想在中国发展起来,被大众所接受,必然会面临“中国化”问题。其一,演奏的作品都是西方音乐作品,普通大众对西方文化十分陌生,这也致使小提琴艺术无法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只有创作出贴近中国人民生活的作品,才能够被广泛传播;其二,小提琴艺术被“引”进来,就将面临“走”出去的问题,“西学中用”无疑是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一代又一代的小提琴艺术家担负起于小提琴艺术“中国化”的重任。

但中国小提琴的崛起以及小提琴学派的形成,不能只是靠在比赛中“夺冠”去证明,而是需要打造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音乐作品。而这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去学习,去积淀,进而去探索,去创新,使中国小提琴学派逐渐成熟,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声音。

如今,中国小提琴作品的丰硕成果是热爱并执着的作曲家们的心血,他们经历艰苦的创作历程,为小提琴艺术赋予中国魂,使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内心的热烈情感,为中国小提琴艺术的蓬勃发展奉献出了巨大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化
HIP –HOP AGANDA?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方法论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2015年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
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