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见看见

2019-10-12 10:38廖沙泥
艺术大观 2019年33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

廖沙泥

摘要:艺术发展至当代已经具有了更多的表达的可能。随着观念的深入和形式、媒介的拓展,艺术对社会的关注塑造了“社会雕塑”也拓宽了艺术自身的维度。使在艺术中不同人群的平等共享成为可能。本文试图通过对《同一双眼睛艺术共享计划》的分析,阐释当代艺术展览表达的可能性。通过与视障人群共享艺术,体现在当代语境下,艺术、展览中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艺术共享;人文关怀;同一双眼睛

一、当代语境下艺术的维度

在传统艺术史的叙事中,对视觉的倚重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视觉艺术涵盖了大部分的艺术的创作和叙事,人们习惯通过视觉交流对艺术的理解和体悟。而自杜尚以来,艺术自身的边界和表达不断地被拓宽,传统的创作语言开始拥抱新的媒介向生活本身靠拢,达到了新的诠释维度。人们在探讨中更加关注艺术自身的可能性以及它所表达的观点对社会景观的塑造和影响。而博伊斯的出现,又将这样的讨论再次向前推演。“社会雕塑”的概念强调了艺术对与社会生活的介入,使其更加广泛地参与了社会议题的讨论和价值观的塑造。在“人人都是艺术家”提出之后,艺术创作的主体延伸至具有潜在的艺术创作力的可能的每一个人中,艺术通过观念的升华达到价值的体现。在此之后,随着不断地反思和视角的开拓,当今艺术的可能性和想象力也愈发宽广。除了对自身语言及创作主体的讨论之外,亦将视角投入在受众之中,尝试艺术实践的另一个维度,重思人与艺术的关系。

二、《同一双眼睛》展览中人文关怀的表达

在《同一双眼睛——艺术共享计划》中,展览尝试打破视觉的壁垒,将关注投入到易被忽视的视障群体之中,让视障人士和普通观众平等地分享艺术成为可能。这样的实践不仅是对艺术的维度的再次延伸,同时亦使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有了深层的思考并呈现出彼此之间的关怀。展览由十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构成,分别在三个维度的层面上呈现了一场关于“未见”的“被看见”——他者视角(你的眼睛)、主体视角(我的眼睛)以及第三视角(新眼睛)。艺术家通过对视障群体的长期接触和研究,将鲜为人关注到的视障群体的生活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在黄文亚《见非见》的镜头中,可以看到他们与普通人同样的情感和行为,衣食住行,学习、娱乐……他们与明眼人不同的“阅读”世界的方式,以及他们自身的局限和因此而更加敏锐的感知。这些平凡的日常,被“他者”的目光所记录,透露出细腻的内省和对比。其中感人的一幕出现在对视障人士的一次沙漠旅行的记录,在常人的理解中他们也许无法感知旷野的无垠,但当镜头在认真地抚摸手中的砂砾,并说出每一粒沙子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时候。顿时让人感受到他们世界的无限。在隋建国作品《握手》中,艺术家所创作的雕塑作品以外在简约的造型避开视觉上对细节的捕捉,同时在作品内部用自己的手的状态构建了唯有触摸才能感受的负空间。任何一次观众将手放入这负空间之中,便是一次与艺术家、与彼此,隔空的“握手”体验。同时,负空间也象征的表象之下的内在——“握手”这件表达善意和尊重的行为原本就无关于外界的差异,它更是一场内在心灵的交流和体验,不分状态,无关身份……人人平等。共享艺术的平等在艺术之外延伸。在卢珊的作品《粮仓》中,艺术家试图寻找一种与视觉之外的平衡点,肌理与触感,气味与记忆。她以个体记忆的经验作为创作的蓝本,将儿时生活在粮仓的记忆场景,片段式地缝制在带有粮仓气味的米袋或者面布袋上。布面上有窗台、植物,有儿时在家周围溜达的小狗,也有邻居的奶奶的形象……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质感的布上,或是粗糙的粗麻布,或是轻柔的棉布,还有毛绒玩具表面的绒布……不同的肌理质感回应着它们所代表的记忆的感受。粗粝或温柔,手上触摸的痕迹,曾经也留在心里面。关于童年与记忆,是每个人都有的成长的痕迹。他们像气味一样,想肌理一样不经意间,储存在触觉和嗅觉当中,当他们突然被激发,又会突然被唤醒。在作品中,它不是文学语言中常说的明确而转瞬即逝的味道,而作为粮仓的气味和米袋的触感,它大概如记忆一般伴随一生,如影随形。在此,明眼观众与盲人观众共同可以通过触觉和嗅觉“感同身受”的艺术家遥远而丰富的童年时光。它也许叛逆也许柔软,充满了日常的气息和温情。艺术成了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在视觉之外,依然在熟悉的日常中,在内心里,彼此“抵达”。这样的平等交流,不关注差异,更关注共同。

然而,差异始终存在,求同是一种尊重,而尊重差异也是一种关注和理解。在范勃的作品《世界》中,他以平面的方式展现的盲人世界中立方的形象。在对展览的前期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先天失明人士对空间和立体概念的理解与明眼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世界是被平面的曲度所构成。立方也被展开的平面所解读。艺术家敏锐地洞察到这个差异并感性地将它表达。他用从失明人士家中收集的刻有盲文的杂志、画刊、照片、广告等等。将它们铺在墙面上,构成了他们世界的立方。一是以平面解读了明眼人眼中的立方概念,二是解构了两者之间差异地获取信息的体系。在明眼人眼中,色彩图像的传达是非常广泛,是大家传递及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然而在艺术家所收集的画刊和照片上,图像对盲人而言却没有实际意义,他们在上面刻上了盲文才让这些充满的图案的纸张可以被解读。而盲文对明眼人而言又仿佛是一种“密码”。能够被看见,被触摸,却无法被解读。这种差异仿佛平行世界,却在现实中重叠。当差异能被看见,被理解,又不被打扰。这大概是求同存异最好的状态。

让未见被看见,是此次《同一双眼睛艺术共享计划》展览另一种重要的主旨和体验。对于视障观众,在场的艺术作品建构了视觉之外,平等共享的基点和可能;而对于明眼观众而言,在艺术中认知差异,是一种尊重和走出“自我”的观察。此次展览的除了作品本身的呈现之外,生动而丰富的公共教育体验,也将观众进一步带入到展览语境之中。在展厅的公共教育区域中,工作人员为观众准备了许多副不同功能的眼镜,它们成了眼睛前天然的“滤镜”,视力正常的观众佩戴上它们,可以模拟体验不同视力的状态。无论是弱视还是色弱,眼前的模糊让观众再走入展厅时,变成了一种新的“观看”。这是一种直观于别人“眼中”的“观看”,也是常人视觉经验之外的“看见”。当这种互动经验成为展览的一部分时,作品中所表达的对视障人群的人文关怀,艺术中可能的平等共享,认知与尊重差异的价值观念在体验之中慢慢深入人心。如果说,约翰伯克在《观看之道》中解析了视觉审美社会层面的要素以及图像所内含的文化意义,那么,《同一双眼睛》的展览所呈现的是一种别样的观看之道——让体验本身成为观看,又让观看在看见之外。也是展览和艺术本身在今天的进步。

三、艺术中人文关怀形成与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以神为中心的意识形态逐渐转变为对人自身的思考和关注。对人的关注逐渐独立于对神而存在。人的价值得到肯定,现世生活得到颂扬。人文關怀开始在艺术中得到书写和体现。艺术创作中的人在不再都是神的子民的视角,而成了观察世界的尺度。在绘画艺术极为发达的时刻,透视法的发明亦代表了与神全知全能视角不同的人的观察方式。它在以理性为基础的规则中,表达了人类视角下的博爱与自由。但在当时,这样自我关注的自觉,更多所讨论的是对人类整体的现实关怀。而随着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中,艺术敏感的触觉所能感知到更多的是人群中的差异。人类的自我关注和人文关怀体现在深入现实的思考中,以及对差异的理解和关注。在《同一双眼睛——艺术共享计划》中,展览聚焦于视障人群,在视觉所主导的世界中易被忽视的群体。它以艺术方式唤起大众对他们的关注和了解,同时也在试图以艺术的语言中寻找一种平等感知,相互理解的方式。差异在此,并不仅是一种缺陷,它更是一种生存方式和认知世界的角度。在此,展览试图打破了我们对差异可能的固有的一些偏见,以人文关怀态度照亮彼此的盲区,让共享这件事,成全了视觉之外最大的共同。在艺术的可能性中观照出人的可能性,而艺术的可能性,本身也就是人的可能性,未来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苍凉背后的火光——迟子建散文中的隐喻意象赏析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