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路径研究

2019-10-12 23:46刘梦洁
艺术大观 2019年27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红色基因传承

刘梦洁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继承红色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红色基因的传承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梦想,也是建立高校学生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的基本任务之一。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作为基本点出发,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对现有的国内外媒体融合发展研究进行梳理,研究了高校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现状。针对当前传统媒体、互联网、移动传媒等融媒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关注如何将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与融媒体进行更好的结合。

关键词:红色基因;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传承

一、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不断深入融合,以大数据为内核向多产业延伸枢纽式的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我国已经进入多元发展、不断升级的融媒體新阶段。2018年,数字媒体艺术进行深度融合,在技术、内容、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落地助力媒体转型,内容的迭代升级造就新的融媒体产品范式,媒体平台的赋能激发融合活力。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将会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融媒体时代的数字媒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在创作、传播、艺术批评等行为方式上推陈出新,在艺术审美、艺术思维、艺术体验上产生重大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无论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地位还是专业学科建设中都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性。我国数字媒体的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专业性规模,形成了理论建构和学科发展协同推动的蓬勃力量。作为和科技力量结合最为紧密的交叉学科,理论构建,专业设置和师资建设的完善使高校数字媒体艺术归属明确,专业精细划分。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三网合一”等新传播方式的不断实现,与动画、游戏和交互媒体的跨界反映出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的复杂性。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如何扩张和发展?如何不断更新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路径来适应新的时代语境?如何体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义?综合多重考虑,研究者认为,在媒体融合的国家战略发展背景下,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理论意义与价值

在融媒体背景下,通过对红色基因的内涵进行解读,运用调查、分析、归纳等手段,进行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发展路径的研究,为我国(省)红色基因的传承教育研究和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创新研究累计实证资料,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在经过教学实践后,将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省)实情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方法,为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二)实践意义与价值

1.以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数字媒体教育的设计方法与原则等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构建完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理论体系为研究核心,使得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的依据,从而推进我省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创新和改革。

2.致力于寻找湖南红色基因的教育传承研究路径,将红色基因的精神通过数字媒体转换成视听综合艺术,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着鲜活性和感染力,对传承红色基因内涵,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3.利用“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体特征,在实证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系统专业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思维训练模式和方法,启发学生其他艺术学科领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融媒体背景下国内外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研究现状

在过去20年中,数字媒体艺术这门学科涌现出了多种理论研究著作,这些理论、文章和教材为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融媒体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践研究。总的来说,在发展融媒体优势的全球社会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各个学科根据自身特色,运用微视频、H5、手绘动漫等数字媒体艺术手段,不断在各个领域实践研究。媒融体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了前沿目标,为创造和激发艺术人才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创造了前提。

第二,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理论发展。《迪士尼动画史》(2009)是研究迪士尼艺术发展历程的动画史论类书籍;《数码影像概论》(2010)讲述了数码影像在整个电影发展时期所体现的新美学特征;《新媒体动画概论》(2013)叙写新媒体时代动画的形式,尤其揭示了其在特征方面的新变化;《交互与服务设计》(2017)用课程的形式为我们阐述了当今国内数字媒体在交互与服务领域方面的发展趋势。此外,《数字媒体简史》(2017)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介绍了数字媒体的发展历程,同时提及了从交互到服务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及对本学科未来发展的设想。

第三,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创新研究。李鹏飞发表在《传媒教育》杂志中的《中外比较视野下数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7)指出,媒介的变化使得数媒艺术的传播平台和受众多元化,教育分级制是人才培养的主流趋势。刘颖的《现代艺术语境下的现代数字媒体艺术教学》(2016)对于我国数媒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做了论述,对高校数字媒体育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二)高校红色基因的教育传承路径研究现状

由于红色基因是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也成了我国特有的研究成果。在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模式和路径的研究上,相关的论文较多,郑红军,郭宏翔在《军队政工理论研究》上发表的《院校传承红色基因模式的探索与思考》(2018)中指出,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统一,积极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途径。温金英,张爱萍在《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探析》(2015)中提出,要在课堂,网络教育,社团教育,创业教育中展开工作。

(三)红色基因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现状

将红色基因与数字媒体艺术关联起来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体系不完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本土漫画艺术创作群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红色电影《智取威虎山》,从对角色的性格塑造,动画情节的运动冲突到动画创作思维上,创新了红色基因的传播方式。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米高峰认为,红色基因得以立体化、互动性、多维度的艺术传播。董长雨在《高校思想宣传“动漫化”实践途径研究》(2018)中提出了高校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动漫化”实践途径策略和实践要求。

(四)綜合评述

以上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内外在媒体融合的多元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有大量成熟的成果,在红色基因与教育传承的研究上也得到了理论上的建构,应用上的策略分析。

但同时,在现有的成果面前,我们也看到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缺乏融媒体的实践研究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关联性研究,大部分的研究内容聚焦于新闻学和传播学,数字艺术领域内的研究相对不足。第二,高校红色基因的教育与传承研究方式单一,多以“灌输”模式为主,尽管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实现将红色精神进行可视听化的传播,目前高校红色基因教育仍是以思政教育课堂的讲授为主,学生的认同感不够。第三,在整个研究中,很少有将红色基因与数字媒体艺术关联起来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内容

(一)融媒体背景下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研究

通过整理分析文献和调研,对融媒体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对现有的红色基因传承和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研究进行梳理,归纳经验。通过分析、归纳、比较等对融媒体背景下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关联性实践研究。

(二)红色基因在高校的传承意义及方式研究

根据研究需要分别针对国内几所高校教师与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剖析红色基因的深度内涵和传承意义,综合分析教育模式与社会环境对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的影响,主要从师资条件、班级结构、课堂形式、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现有的模式和方法。

(三)红色基因融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梳理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体系和红色基因教育传承理论体系,同时,构建红色基因融入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体系,尝试进行指导理论创新研究。

(四)红色基因融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在整体调研基础上,分析原有红色基因融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教育方式,以及有益的经验,进一步总结提升,结合路径探析研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手段研究等,在适应我国人才培养方向的前提下,寻找将红色基因融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五)红色基因融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实证研究

结合前述创新理念和研究进行红色基因融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对研究内容框架,研究理念等进行建设,利用融媒体生态多形式打造生动活泼的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数字媒体艺术话语载体,拓展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实践并检验理论研究。

五、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将形成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3篇,核心论文2篇,研究报告1篇,对每阶段研究成果进行全面阐述:《红色题材数字作品德育功能的开发研究》;《湖湘红色基因传承与动漫创作研究》。

预期效益:形成的理论成果将广泛引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形成的具有红色育人价值的儿童德育数字媒体作品将会通过政府文化宣传、教育科普等渠道普及传播,达到红色育人以及推广地域红色文化发展的作用。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艺术红色基因传承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