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9-10-14 03:25杨书宏
人人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应用效果质量控制

杨书宏

【摘 要】目的:对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2例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15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热源反应在血液净化过程中,由于药液中含有热源,患者在0.5-1h内出现冷颤、高烧、出汗、呕吐等症状,高烧时体温可以达到40℃左右,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的情况和感染情况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后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后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质量控制应用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在提高治疗与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保障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质量控制;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006-01

血液净化的主要含义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净化装置,去除其中存在的致病物质,进行有效净化,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此外,由于血液净化的操作流程复杂,治疗设备众多,存在较大的风险,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外,还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并将质量控制渗透其中[2]。为此,本文将152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2例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0.26±5.32)岁;肾病综合征22例、肾病合并糖尿病19例、肾病合并高血压26例、其他疾病9例。实验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9.31±5.05)岁;肾病综合征20例、肾病合并糖尿病18例、肾病合并高血压25例、其他疾病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后存在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主要内容有加强患者的睡眠管理质量、改善饮食方式、实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做适当的运动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具体方法如下:①将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控制制度进行创新与完善。首先,制定感染管理机制,主要内容有消毒隔离制度、治疗环境管理制度以及人员管理制度等;其次,制定病例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帮助医护人员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方案;最后,血液净化中心的综合管理制度,要求医护人员详细、准确登记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根据信息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对于复用室和透析室也要严格管理和监护,防止出现仪器设备损害等情况。②成立高素质的管理小组。在实际治疗中,要根据科室人员组成和实际情况,成立高素质的管理小组,组内成员由护士长和优秀护士组成,按时开展检查工作,如患者的恢复情况、血液净化后有无高烧、感染情况等,检查频率以3次/周为宜。除了日常的检查工作外,管理小组还要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分析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展。③加强感染控制力度。由于血液净化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感染性,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加强感染控制力度,保持血液净化环境的安静和整洁,同时还要了解患者试剂使用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保证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和合理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热源反应、感染情况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热源反应和感染情况发生概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热源反应和感染情况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为97.3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08%,对比后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血液净化患者是高危人群,要想提高治疗效果,推动患者的康复进程,就要实施有效的血液净化护理工作[3]。而血液净化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还要提高其中的护理质量管理有效性。在实际护理中,将质量控制进行运用与实施,在降低患者热源反应和感染情况发生概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实现最初制定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综上所述,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凸显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及重要作用,进而保障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梁新蕊,徐庆华,赵君花,等.专业小组质控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成效[J]. 中国血液净化,2014,13(04):350-352.

[2]姚仙娥.质量控制在血液凈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01):229-230.

[3]高海娥,王丽萍,肖秀丽.环节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7):1787-1788.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应用效果质量控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