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阅读实现质的飞跃

2019-10-14 02:08董渤
北京文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纸质文字

董渤

电影来的时候,戏剧院老板在呼吁大家来看戏。电视来的时候,电影导演在唾骂电视的种种不是。当互联网来的时候,电视节目曾与网络节目水火不相容。但到了最后,还不是好好在一起了?

媒体痛批国人的低头族现象由来已久,且擅长从各个方面拿欧美日韩“先进人”与我等“劣等人”进行对比——欧美国家地铁里几乎无人玩手机,而是把脑袋埋进了书卷里;日本的书店人头攒动,已然成为街头潮流,而国内书店却门可罗雀;美国图书馆昼夜通明,国内图书馆却朝九晚五……一不留神就扯远了,勇于批评和自嘲是可取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妄自菲薄。以欧美国家地铁里低头族比较少见为例,缘由不在他们多鄙视手机,而是他们地铁里的通信基础设施薄弱,根本没有信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阅读方式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并且在内容上的宽度和广度也大大超越了传统阅读。不禁发问: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

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对书写文化充满了焦虑,而今天的二进制让人们又面临一次文明与技术革命的洗礼。就阅读载体而言,在传统的纸质阅读之外,还有手机、PC、iPad、Kindle等。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都能够实现内容的准确呈现,但对数字阅读的诟病不绝于耳,它被扣上了碎片化、肤浅、过目即忘等帽子。显然,大众的第一印象没有参照《阅读学原理》,主观性强。吉林大学的马捷、张光媛等人,用实验法科学验证了手机与纸媒条件下“数字原住民”的阅读效果,结论是在进行新闻与小说阅读时手机与纸质阅读效果不存在差异,读者的学历、沉浸状态、性格和文本类型影响阅读效果。这一结论似乎拔高了数字阅读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阅读正在侵蚀纸质阅读的市场,传统报刊饿殍遍野,或转型、或等死。全国的图书馆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数字图书馆的上线,甚至博物馆都在做线上VR体验。那数字阅读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用二进制代替祖传的四大发明——印刷术,可以把出书成本降低到几乎为零,网上书城的电子书价格可见一斑。二进制也颠覆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数万本书籍的内容都可以容纳在一条芯片上,并且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瞬间找到书目。一些数码设备在保持数字阅读的优良性能外,还尽力还原纸质阅读的感官效果,比如Kindle,可批注、可标签。其实,数字阅读由来已久,只要将文字以编码形式转存到电子产品即可实现,过去的老式手机保存一些TXT文本,在闲暇之余观赏是常见的事情。而让数字阅读实现质的飞跃的是互联网的加持。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文字内容的生产方式,如同数吨TNT炸药把文字生产这一火山的口子给炸裂,生产力急速狂飙。网络文学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野蛮生长。囿于出版审核、出书成本等传统书籍出版的限制因素,一大批草根作家把文学作品发布在早期的贴吧、博客,待市场小成气候后多家网络文学平台拔地而起,成为网络文学背后的操盘手和掌舵人。而一些“水手”们,譬如宁财神、南派三叔、唐家三少等都是迎合读者的市场化“写手”。网络文学更像是私人定制的文学消费品,文学创作的品类在短时间内扩大,成为传统文学的重要补充。众多的90后甚至80后都是网络文学的拥趸,在晚上爬上床后打开手机,沉浸在电子书的世界里。这一批新鲜且生命力旺盛的数字读者,成为网络文学改变影视剧、电子游戏的重要受众。数字阅读和互联网没有颠覆文字内容向视听内容的转变式生产方式,而是加快了速度。文字、声音、影像、电子游戏、交互式新媒体产品等不同形态的内容形式,乘着新媒体的春风在短时间内积聚,并迸发出核聚变的能效。

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平地而起的文字内容网络平台比如豆瓣、知乎等,和传统纸媒转型之作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新媒体产品,深谙互联网的传播秉性,以社交聚合读者,以交流生产内容,豆瓣、知乎都是基于互动、问答、互评形式的文字生产平台。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定位,将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時常策划一些类似读书分享会、作家交流会之类的线上交流。比如三联生活策划了一档关于20世纪11位世界顶级小说家作品的文学精品课,邀请了11位原作译者、学者和作家进行作品、作家解读,以图文、音频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并有偿出售。鉴于三联在新媒体端的苦心经营,这次精品课的策划和执行非常成功,可以说是传统纸媒的转型示范。而这种“付费+社交式”的数字阅读方式也将会成为主流。阅读将不再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是读者在互相交流中寻找同性,搁置不同。对认同的肯定、对分歧的包容,这是新媒体时代数字读者具备的特质。

电影来的时候,戏剧院老板在呼吁大家来看戏。电视来的时候,电影导演在唾骂电视的种种不是。当互联网来的时候,电视节目曾与网络节目水火不相容。但到了最后,还不是好好在一起了?所以,你说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呢?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碎片化的阅读连在一块儿就会浩如烟海。时间久了,七尺绸缎也能织成万里彩虹。后来,其他名著我也通过这种方式阅读了一些,比如《百年孤独》《战争与和平》等。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纸质文字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指导小学生纸质阅读的研究
调查
文字的前世今生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热爱与坚持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梦中的文字
电子疲劳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