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高职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

2019-10-14 16:46莫艳丽高秀红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主动性学生管理激励机制

莫艳丽 高秀红

摘 要: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有效激励,能增强管理有效性。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随后,重点对激励机制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激励机制;主动性

引言: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明显的进步,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教育管理工作呈现出了大众化趋势。如何在全面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地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成为了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应用激励机制,则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一、高职学生的群体特征

(一)主动性较低

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刚入学期间,身处于陌生的环境,会存在一定的紧张情绪。此种情况下,学生们不能积极投入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的积极性也较差。一部分同学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此类问题都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现状与未来的发展。另外,一部分刚进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知之甚少,掌握的知识也较为片面,学习目标不明确,也导致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较低[1]。

(二)自律性较差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深入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根据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态。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自律性较差的问题,学生们不能根据学校的规定以及对自我的期许,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部分学生没有主动性,也没有结合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出科学的学习计划。此类问题都加大了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需要引起教师、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

(三)自信心不足

高职院校在校生大部分都是因为高考中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而进入到高职院校中学习。学生们高考失利,容易引起严重的自我否定,思想不积极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与情绪波动。目前,社会各界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的认知与理解并不科学,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有着一定的误解。社会的误解与普遍存在的偏见也会严重地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学生们的信心不足,在学校生活中容易随波逐流,如果不能得到科学管理与帮助,对于学生们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激励机制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传统的学者管理方式不利于充分地激发出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导致了在管理过程,学生们不能充分地参与到实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工作成效较为并不明显。采用激励机制管理模式之后,将激励理论与高职院校和学生的管理工作相互结合,可以为常规的管理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容,转变传统管理模式的固化问题,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益。同时,激励机制在学生管理观念工作中的应用,还能提高学生们对于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在此种模式下,学生们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各项管理工作中。比如,在学生管理工作阶段,适当地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具有激励作用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们参与到管理,推进各项管理细节顺利发展。当代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工作中,若想更好地引导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健康发展,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都需要借助激励机制。在实际的应用中,正确地运用激励机制与管理方法,能够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学生们之间良性竞争的氛围,进而让学生们保持更为积极和健康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与工作动力。

三、激励机制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创新激励模式发展理念

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是激励机制应用的首要前提。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情况,不断地创新工作与发展的理念,树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的视野,最后提高对于学生的管理水平。比如,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特征,提供多样化的管理理念,并在实践中对理念的应用效果加以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反馈以及管理工作实际成效,对管理方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创新。不同学生群体拥有不同的性格,在对学生们进行管理中,也应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激励。在此过程中,增加学生们对于院校管理工作的认同感,有利于全面提高激励机制的应用效率。

(二)建立学生中心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构建和落实中,始终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是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发展需求,作为管理工作落实开展的重点内容。比如,我国某地区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日常学生管理中,结合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当中的有关内容,紧密围绕着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诉求,为学生们提供了相应的激励。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了学生们的日常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等方面,为学生们制定多层次的奖学金评定与管理工作办法。同时,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宿舍、学校社团、班级与专业的日常行为评优管理与奖励机制,全方位地覆盖到学生们日常生活、娱乐和学习的多个方面,提高了学生们在高职院校中生活和学习的幸福感。该院校建立以學生为中心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不断进步[2]。

(三)采用多样化激励手段

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教师在为学生们提供教学管理中,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多样化的管理方式,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激励手段,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比如,我国某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内部管理中,制定了科学的奖惩机制,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此种方法是最常见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方法,能从根本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强化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实效。教师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学生们产生了积极正向的引导,并且在班级内部进行成功宣传,引导学生们实现全面发展。

(四)优化科学目标激励内容

除了上述两项管理工作方法之外,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发展需求,对管理目标与内容进行优化,使管理模式更加科学。比如,我国某地区的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管理中,提出了目标激励法。根据学生们在学习中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目标指导。在管理中,还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进展,不断地对教学管理目标进行优化调整,确保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再比如,教师将优秀班级设定为全班学生们共同的目标,能够提高班级内部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们在为优秀班级目标奋斗中,也能实现良性互动。在新生入学参与军训中,教师可以和军训教官共同为学生们制定“优秀军训班级”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下,新入学的学生们能够消除陌生感和距离感,积极参与到各种有利于集体目标实现的活动中,为班级获得更多的分数,实现班级目标[3]。

总结: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任重道远,相关领域的教职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深入系统地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和实践等方面的需求与特征,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适应性更广泛的教育管理方法。同时,教职员工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奖励机制,以多元化的手段进行激励,以此提升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以及各类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稀元.激励方式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1):136.

[2]苏娜.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8(11):267.

[3]赵洁.激励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之作用的案例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5):172-173.

猜你喜欢
主动性学生管理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