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9-10-16 12:48郝文东张云清薛亚妮王国芳张彩莲
中成药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征阻塞性淋巴细胞

郝文东, 张云清, 薛亚妮, 王国芳, 张彩莲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陕西 延安7160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主要累及肺脏,可伴全身炎症反应,易合并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病率和死亡率因空气污染、全球人口老龄化等原因逐年增高[1],预计到2020 年将跃升至疾病谱死因的第3 位[2]。急性加重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复发作可使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致残率高,生活质量差,死亡率明显升高,西医治疗包括氧疗、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等措施;中医认为,痰热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重要证型和病机[3],而且中医药治疗具有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特点,规范应用于疾病防治[4]。目前,鲜有苦参素注射液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报道,故本研究观察该制剂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TNF-α、IL-10、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 年2 月至2017 年2 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并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3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7例。其中,观察组男38 例,女29 例;有吸烟史43 例;年龄50~76 岁,平均年龄(61.2±5.4) 岁;平均每年急性加重次数(2.1±0.15) 次;病程4~20 年,平均病程(5.8±3.9) 年,而对照组男40 例,女27 例、有吸烟史47 例、年龄49~73 岁,平均年龄(58.7±6.7) 岁;平均每年急性加重次数 (2.0±0.14) 次; 病程3 ~18 年, 平均病程(6.1±4.2) 年,2 组病程、年龄、性别、每年急性加重次数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5];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6],痰热阻肺症见发热喘息,咳嗽痰鸣,胸膈满闷,咳黄色稠痰,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辨证痰热阻肺证型;③医院伦理委员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②意识障碍,咳痰无力,有窒息风险;③由尘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真菌感染、哮喘等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④无自主呼吸,低血压休克,颜面部皮肤破损,面部手术或畸形;⑤不能配合方案进行治疗;⑥严重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障碍;⑦对研究药物过敏。

1.5 给药 对照组给予氧疗、祛痰、解痉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上海六合堂生物科技项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54264),0.6 g(2 mL,0.2 g/支),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滴1 次/d,连续10 d。

1.6 指标检测 ①在治疗前、治疗10 d 后,由呼吸科专业技师进行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查(肺功能仪由德国耶格公司生产),测定FEV1%pred、FEV1/FVC、PaO2、PaCO2;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治疗前后对气短、咯痰、咳嗽、肺部湿性啰音进行评分,应用等级症状资料积分法,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分;③治疗前后采用BD FACSVia 流式细胞仪检测T 淋巴细胞 亚 群CD4+、 CD8+、 CD4+/CD8+,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法(ELISA) 检测TNF-α、IL-10 水平,试剂盒购于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7 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治疗10 d 后,气短、咳嗽、咯痰、双肺哮鸣音明显好转,肺功能FEV1%pred、FEV1/FVC 指标显著改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减少≥2/3;有效,气短、咳嗽、咯痰、双肺哮鸣音有所好转,肺功能FEV1%pred、FEV1/FVC 指标有所改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减少≥1/3;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FEV1%pred、FEV1/FVC 指标无好转甚或较前恶化。总 有 效 率= [ (显 效 例 数+有 效 例 数) /总 例数] ×100%。

1.8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3.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总有效率比较[例(%),n=67]

2.2 肺功能、血气分析、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后,2 组FEV1%pre、FEV1/FVC、PaO2显著升高(P<0.05),CAT评分、PaCO2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 组肺功能、血气分析、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67,1 mmHg=0.133 kPa)

表2 2 组肺功能、血气分析、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67,1 mmHg=0.133 kPa)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CAT 评分/分 PaO2/mmHg PaCO2/mmHg FEV1%pre/% FEV1/FVC/%对照组 治疗前 24.5±0.26 49.8±13.9 48.6±9.1 50.1±14.1 48.2±10.2治疗后 20.1±0.32# 52.0±14.6# 44.5±11.3# 56.9±14.3# 50.6±11.2#观察组 治疗前 25.2±0.25 50.4±14.1 49.7±10.4 49.8±14.0 47.9±10.4治疗后 17.9±0.37#* 59.9±15.1#* 41.2±12.5#* 65.7±15.5#* 56.3±12.5#*

2.3 症状体征评分 治疗后,2 组肺部湿啰音、气短、咳痰、咳嗽症状、体征评分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2 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分,n=67)

表3 2 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分,n=6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肺湿啰音 咳嗽 气短 咳痰对照组 治疗前 2.21±0.58 2.09±0.53 1.95±0.47 2.17±0.61治疗后 1.33±0.20# 1.63±0.49# 1.56±0.49# 1.58±0.57#观察组 治疗前 2.19±0.47 2.13±0.50 1.98±0.51 2.23±0.59治疗后 1.06±0.37#* 1.12±0.37#* 0.84±0.35#* 0.99±0.41#*

2.4 炎症介质、T 淋巴细胞 治疗后,2 组IL-10、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TNF-α、CD8+水平显著下降(P <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 <0.05),见表4。

表4 2 组炎症因子、T 淋巴细胞比较n=67)

表4 2 组炎症因子、T 淋巴细胞比较n=6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IL-10/(ng·L-1) TNF-α/(ng·L-1) CD4+/% CD8+/% CD4+/CD8+对照组 治疗前 40.8±6.14 15.9±2.28 27.37±3.16 38.54±5.31 0.81±0.38治疗后 44.5±7.86# 12.7±1.95# 34.60±3.32# 30.41±6.25# 1.16±0.36#观察组 治疗前 38.5±6.93 16.6±2.37 26.96±4.10 39.15±4.85 0.78±0.41治疗后 53.7±9.18#* 10.5±1.70#* 37.13±3.64#* 24.54±5.93#* 1.43±0.4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死亡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也对公众健康形成严重危害,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8]。该疾病因反复急性加重期而住院治疗,并大量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使临床抗感染治疗变得非常棘手[9]。

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喘证” “肺胀” 范畴,急性加重期其病机大多为痰热阻肺。苦参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之功效,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现已分离出前者多达20 余种,具有药理作用的是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素)、槐果碱、槐胺碱、槐定碱,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0],苦参素具有抗病原体、抗炎、抗过敏、平喘、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溃疡等作用。

细胞免疫主要由T 淋巴细胞参与完成,分为CD4+、CD8+两大亚群,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清两者水平时能间接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功能状态,通常认为前者主要发挥促进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而后者发挥抑制作用,当两者比值升高时,可认为机体免疫功能较好,反之则提示免疫功能欠佳[11]。IL-10 是由Th2 细胞、B 淋巴细胞等分泌的1 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下调细胞因子,能抑制Th1细胞增殖,同时可以抑制其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IL-10 可抑制IL-6、TNF-α 等促炎性细胞因子合成与释放,从而发挥重要的抗炎作用[12]。TNF-α 是一种由T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 细胞等合成分泌的细胞因子,正常水平下能调节免疫应答,发挥抗感染、肿瘤细胞凋亡、组织修复等作用,但当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后其分泌和释放明显增多,则会导致机体细胞、组织的病理损伤[13]。

本研究结果表明,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干预10 d后总有效率、症状体征评分、肺功能 (FEV1pre%、FEV1/FVC)、血气分析(PaO2、PaCO2) 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用常规治疗),提示它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氧分压、降低PaCO2;血清CD4+、 CD4+/CD8+、 IL-10 明 显 升 高, 血 清TNF-α、CD8+水平明显降低,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它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理想,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PaO2、降低PaCO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但本研究因实验条件、经费等因素限制,未能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及动物实验,今后将从蛋白组学、组织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水平作深入研究,可对苦参素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体征阻塞性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