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2019-10-16 06:43邹玲玲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心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辽宁鞍山114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邹玲玲 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心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辽宁 鞍山 1143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定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8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7月~2018年10月,分组原则以治疗方式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44例,常规感染控制治疗)、试验组(44例,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91%)显著较对照组(75.00%)高,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试验组治疗前1周SpO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治疗3周后两组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气情况,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较为常见,主要由病菌感染引起,大部分患者痰液引流不畅,存在堵塞气道情况,进一步加重肺部感染情况。针对重症肺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应以肺内大量黏稠分泌物清除、气道阻塞解除为主要内容,常规治疗以药物抗感染处理为主,虽能缓解患者气道阻塞和感染情况,但长期效果欠佳,且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有效清除气道阻塞物,调节患者血气状况,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价值进行了探究,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定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8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7月~2018年10月,分组原则以治疗方式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44例)、试验组(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31~70岁,平均(45.93±3.21)岁,病程3~13d,平均(8.24±1.41)d;试验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32~70岁,平均(46.31±3.55)岁,病程4~13d,平均(8.95±1.31)d。全部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12.0×109/L,X射线胸片显示肺部炎症未吸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存在差异,但P>0.05,不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进行抗感染、化痰和吸痰处理,并进行营养支持、人工通气辅助治疗,持续治疗7d;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组织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明确患者病史,并做好器械准备,使用本院纤维支气管镜(日本Olympus),经由气管导管或鼻部进镜,抵达病灶肺段和亚段位置,将痰液吸出,采集气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随后进行灌洗治疗,灌洗液为100mL生理盐水(0.9%)和8万U强大霉素,温度控制在37°C左右,对病变肺段进行分次冲灌洗,每次用量在10~20mL范围内,若患者伴有霉菌感染情况,则使用碳酸氢钠(3%)进行灌洗,灌洗结束后进行负压吸引,反复多次吸引后,想病灶位置注入5~10mL抗生素,给药后缓慢撤离纤维支气管镜,1次/d,每次时间控制在3~5min,持续治疗3~5d。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比较,标准:显效: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X射线胸片检查显示病灶吸收;有效:体温恢复,临床症状改善,X射线胸片检查显示病灶部分吸收;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前两者占比之和[2];②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使用血氧仪进行监测,记录不同时段数值,并做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前者表示形式为n、%,采用χ2检验,后者表现形式为±s,经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91%)显著较对照组(75.00%)高,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详见表1。

2.2 两组SpO2水平对比

试验组治疗前1周SpO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治疗3周后两组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详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44,n/%)

3.讨论

重症肺部感染病情较为危重,病情进展较快,临床病死率较高,对临床治疗提出了较高要求,通常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气道堵塞情况较为严重,存在大量黏稠分泌物,同时患者身体功能不佳,排痰困难,且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佳,常规抗感染治疗药物很难达到最低抑菌浓度,治疗效果欠佳,感染无法有效控制。为了进一步清除分泌物,提高病灶部位药物抑菌浓度,保持呼吸顺畅,临床重视治疗方式创新,其中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效果突出[3,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SpO2水平较对照组高,提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具体分析如下:①灌洗治疗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操作目标性较强,可准确达到患者病灶位置,及时且彻底清除气道中的分泌物,保持患者气道顺畅,缓解气道阻塞情况,进而促进患者通换气功能恢复,避免造成痰液阻塞-炎症加重-痰液进一步滞留的恶性循环状态;②对患者进行反复冲洗和吸引操作,保证管腔中痰液引流充分,强化局部冲洗效果,同时在灌洗过程中对病灶进行局部刺激,患者反复咳嗽,促进痰液进一步排出,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态,促使病灶吸收;③灌洗治疗保证抗生素直接作用于病灶,切实提高了病灶部位抑菌浓度,直接杀灭细菌,进而更利于局部炎症的吸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5]。

综上,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气情况,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表2. 两组SpO2水平比较(n=44,±s,%)

表2. 两组SpO2水平比较(n=44,±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试验组 82.45±2.89 95.61±3.88 18.043 0.000对照组 82.34±3.15 89.75±3.12 11.086 0.000 t 0.1717.807——P 0.8650.000——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