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观察

2019-10-16 06:43冯丽阜新市中医院耳鼻喉科辽宁阜新12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鼻甲鼻窦等离子

冯丽 阜新市中医院耳鼻喉科 (辽宁 阜新 123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探讨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慢性鼻-鼻窦炎疗效。方法:纳入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病例选自2016年8月~2018年6月,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2组,其中以鼻内镜鼻窦手术+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同时,开展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0%,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鼻腔鼻窦功能评分与嗅觉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同时,采取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还可缓解疼痛,改善嗅觉功能。

随着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临床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中也逐渐得到应用,并且发挥着很大的优势。该技术利用低温消融(40~70°C)对组织进行切除,有效地减少了疼痛,并且恢复周期更短,术后鼻腔通气良好[1]。基于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00例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不同手术方案的疗效,探讨了内镜鼻窦手术+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临床价值,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本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病例选自2016年8月~2018年6月,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2组,其中以鼻内镜鼻窦手术+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鼻内镜鼻窦手术+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33例和17例,年龄16~56岁,平均(42.8±4.4)岁,病程1~11年,平均(3.3±0.4)年;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31例和19例,年龄16~56岁,平均(43.0±4.6)岁,病程1~12年,平均(3.2±0.5)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比较显示年龄、性别和病程都无显著差异,P>0.05,表示两组之间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患者于手术前7d在空腹状态下口服30mg/次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次/d,手术采用鼻内镜系统与手术器械进行,行全身麻醉,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逐次开放,最后行双侧下鼻甲骨折外移术。

观察组患者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同时,联合实施低温等离子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鼻内镜鼻窦手术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对该组患者实施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低温等离子治疗仪为德国STORZ公司生产,患者在全身麻醉后通过鼻内镜下将钩突切除,然后打开病变鼻窦,依次处理中、下鼻甲,在病变组织清理干净后,使用低温等离子系统进行消融,并切除明显息肉样变,同时进行止血处理,使用等离子刀头对肥厚中鼻甲组织进行处理,最后行双侧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手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低温等离子治疗仪具体操作:利用DNR(多昵尔)低温消融技术,采用40~70°C较低的温度切除病变组织,可有效地避免周围组织的损伤,治疗中,DNR治疗弹头首先通过数字智能识别功能采集患者病变组织的基本数据,计算机通过数据分析后会生成相应的指令,在组织局部形成不带电的离子化物质的空间(即等离子),等离子高度吸收能量并按照计算机程序指令对病变组织产生低温分解效应与RL(感抗)热效应,让组织蛋白质迅速凝固,并让血管收缩和封闭,达到治疗目的。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鼻塞、黏膜水肿等全部消失,下鼻甲正常,鼻内镜检查显示窦口开放理想,判定为治愈;上述临床症状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鼻内镜检查显示下鼻甲部分减小,判定为显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窦口狭窄,判定为无效。计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2]。

疼痛、鼻腔鼻窦功能、嗅觉功能。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数越高疼痛越重;采用SNOT-20评分对患者术后的鼻腔鼻窦功能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表示有更好的功能;采用Lund-kennedy量表评价术后嗅觉功能,得分越低表示嗅觉功能越好[3]。

并发症。鼻腔干燥、粘连、萎缩性鼻炎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的资料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对比和分析,两组手术患者的术后疗效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嗅觉功能、鼻腔鼻窦功能等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表示,对应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置信度区间9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比对照组的有效率更高(χ2=5.505,P<0.05),见表1。

2.2 疼痛、鼻腔鼻窦功能、嗅觉功能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鼻腔鼻窦功能评分与嗅觉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提示观察组手术效果更佳,见表2。

表1. 治疗后患者疗效的比较(n=50)

表2. 术后患者疼痛、鼻腔鼻窦功能、嗅觉功能比较(n=50,±s,分)

表2. 术后患者疼痛、鼻腔鼻窦功能、嗅觉功能比较(n=50,±s,分)

Vas评分 SNOT-20评分 Lund-Kennedy观察组 0.8±0.2 6.7±3.2 1.1±0.7对照组 1.3±0.3 10.4±2.4 1.6±0.8 t 9.806 6.541 3.326 P 0.000 0.000 0.000

2.3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仅出现1例鼻腔干燥,发生率2.0%;对照组出现鼻腔干燥、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例,发生率4.0%,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临床上的慢性鼻-鼻窦炎发病率较高,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塞、头痛、嗅觉减退、脓涕等,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内窥镜手术具有高分辨率,可以在直视下对深部病变实施手术,并且对于清除裂缝与凹陷中的病变也有显著的价值,并且手术操作视野清晰,对组织损伤少,出血少,可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慢性鼻-鼻窦炎逐渐得到应用,低温等离子是一种用于软组织微创手术的有效手段,可通过黏膜下组织减容,从而扩张气道腔径,具有创伤小、无瘢痕等优势,通过术后的对症治疗也可显著减少鼻腔干燥与出血的发生[4]。本次研究也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8.0%,比对照组显著更高,而术后疼痛、鼻腔鼻窦功能与嗅觉功能则均比对照组更优,手术后也无严重并发症(仅1例鼻腔干燥)。

综上所述,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低温等离子鼻甲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疼痛,改善嗅觉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鼻甲鼻窦等离子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2种不同中鼻甲成形术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和鼻窦炎病变程度关系探讨*
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骨角度变化的CT分析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