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019-10-16 06:43敬刚开原市骨科医院辽宁开原112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四肢螺钉钢板

敬刚 开原市骨科医院 (辽宁 开原 112300)

内容提要: 目的: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通过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后临床效果更加优良,安全性高。

在骨科中四肢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骨折后患肢会出现剧烈疼痛而无法行走,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增加家庭负担。该病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终身残疾[1]。而四肢骨折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车祸,其次是坠落、摔伤等,该病自愈率非常小,临床治疗通常以手术方法为主。现阶段,医疗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治疗方法也逐渐改善优化,其中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科学、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与常规手术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本文主要选取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患者效果更为满意,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5~68岁,平均(42.5±5.9)岁,肱骨骨折14例,股骨骨折18例,胫腓骨骨折15例。交通事故伤21例,坠落伤11例,摔伤9例,其他4例。观察组47例,男性29例患者,女性18例患者,年龄36~70岁,平均(42.8±5.7)岁,肱骨骨折12例,股骨骨折19例,胫腓骨骨折16例。交通事故伤24例,坠落伤13例,摔伤7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引发原因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了解骨折位置以及具体病情,再给予初步牵引固定,确定手术时间。对照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即先根据骨折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钢板,确定切口位置行一切口,复位骨折,再进行骨膜剥离,于骨折后部放置固定器;骨面钻孔,固定钢板,螺钉拧入。操作完成后使用X射线查看骨折复位是否正确,再缝合伤口。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即根据骨折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钢板,术前行硬膜外麻醉处理,确定切口位置行一切口,将皮下组织逐层剥离,避免骨膜受损,于肌层下骨骼表面处将锁定加压钢板置入,经X射线透视查看位置是否正确,确定后拧入螺钉进行内固定。操作完成后使用X射线查看骨折复位是否正确,再缝合伤口。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本次治疗效果采用Johner-Wruh标准[2]进行评定,分为四个等级,优:步态、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骨骼复位状况良好;良:步态、关节活动均显著改善,骨骼基本复位;可:步态、关节活动有所改善;差:各项体征改善不显著。优良率=(优+良+可)/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计量数据±s进行t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术后优良率97.9%高于对照组83.0%,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4.3%,25.5%,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47,n/%)

表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n=47,±s)

表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n=47,±s)

平均住院时间(d)治疗组 9.42±0.24 7.28±0.56 5.34±0.19 9.18±1.14对照组 13.28±0.95 0.69±0.47 8.66±0.30 14.82±1.08 χ2 28.54 45.27 62.74 23.81 P <0.05 <0.05 <0.05 <0.05组别 肱骨骨折愈合时间(周)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周)股骨骨折愈合时间(周)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47,n/%)

3.讨论

骨折是指骨骼的连续性、完整性被打断,患者不能自理,给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随着我国工业和交通事业迅速的发展,因器械、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引发的四肢骨折病患也越来越多,四肢骨折的发生率也居高不下,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复位骨折后使用钢板进行固定,而骨折的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跟手术方法也存在一定关系。相关报道

指出,骨折愈合时间的长短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以及骨折周围组织血供状况等,以上因素对骨量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骨折的愈合时间[3]。在临床中钢板螺钉内固定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因为完成骨折复位后需使用塑形石膏进行固定,无法改善骨折周围血块,且增加压力,容易造成骨折部位供血不足,进而不利于骨骼愈合,此外,因手术切口较大,对伤口愈合时间也会造成影响[4]。锁定加压钢板是新型的内固定器材之一,具有的优势较多,如:①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抗扭转和抗弯折方面能力更高;②于术前复位断骨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骨折区域血流更加通畅;③与微创手术标准接近,手术创伤小,可尽量避免骨膜受损,保证骨折部位的完整性[5];④该术式可尽量避免肌肉、周围组织坏死,且降低对血运的影响。可避免钢板带来的损伤,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优良率97.9%高于对照组8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25.5%,同时,观察组的肱骨骨折、胫腓骨、股骨骨折的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这说明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并能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加快恢复速度,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猜你喜欢
四肢螺钉钢板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四)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跟踪导练(四)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跟踪导练(四)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