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境中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

2019-10-16 03:00朱奕晴
关键词:中考试题情境

朱奕晴

摘   要:2019年浙江省各地的中考试卷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都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和关注。试题摒弃碎片化、机械性考查,以真实情境为依托,以能力发展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人文精神。这具体表现为:注重言语形式的多样考查,回归文字文化的学习规律,关注传统文化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的言语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迁移运用能力。

关键词:中考试题;传统文化知识;情境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并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反映在中考命题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情况,更应该引导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进行迁移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2019年浙江省各地的中考试卷,都不同程度地对传统文化知识予以了关注,其表现出的特点,值得我们思考与总结。

一、突破碎片化知识桎梏,关注言语形式考查的多样性

《2019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试目标描述为:“掌握《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说明》附录 4)中的文学常识和教科书涉及的重要传统文化知识。”从目前来看,考试中普遍存在静态的事实性、碎片化知识单一考查的现象,学生以死记硬背、单纯记忆为主要学习方式,缺乏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深入体察和感悟。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非常不利。基于以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的知识积累,应立足于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助推学生积淀言语经验,如教材中涉及的对联知识、成语知识、传统节日、敬谦词、汉字文化、书法艺术等都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这些富有意义和价值的传统文化能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如果单纯记忆古代人名称谓、天干地支、地理方位等知识,以简单粗暴的堆积方式呈现,徒增学生负担,忽视了学生个体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失去了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减少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言语规律,发现内在联系,并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以致用。如绍兴卷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为兰亭景区的上联“雅集鸿文传百代”选择一则合适的下联。学生答案的生成过程,需要考虑:对联的内容,是否与地点匹配;对联的词性,是否上下联一致;对联的平仄,是否仄起平落。只有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才能筛选出合宜的下联。

对联往往富有地方特色,能凸显鲜明的地域文化。温州卷“寻找‘最美对联”一题,要求给“永嘉上塘殿戏臺”“文成刘基庙”和“江心屿文天祥阁”选择相对应的对联。此题以对联的形式,把当地文化特色、经典人物形象有机融合,学生需要在三则对联中比较分析,并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整体了解和把握作出判断。从表面上看,这道题目在考查学生是否积累了相关地点的对联知识,但其本质是考查学生的文化常识积累和自主梳理、推断、对应的能力。同为考查对联这一形式,绍兴卷和温州卷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绍兴卷关注的是对联的内在知识,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运用性考查;温州卷则以对联这种言语形式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其中,在凝练的文字之美中,感受文化味,亲近家乡的传统文化,也深入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可见,要突破碎片化记忆、机械化训练的“知识积累”桎梏,就不能停留在对文化的知识性传授上,而需要从单一的知识考查走向综合的能力考核。这也需要命题者积极思考,善于开发各类资源,丰富考查形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同时,在题型上也要尽量减少是非判断的客观题,实现从层级叠加的知识量变到网状组织的能力质变。

二、创设真实丰富的情境,回归文字文化的学习规律

目前,大多数试卷都趋向于设计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创造性转化或发展,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着眼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以实现文化品位的提升。如金华/丽水卷从中国古代窗户、门楼中的图案装饰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常与“松”一起出现,能表现主人高洁、坚贞志趣的固定文化内涵的事物。此题的一大特点是对古代器物、衣物或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的关注,基于真实的情境,拓展学生的文化积累。即使学生不了解“岁寒三友”,联系日常积累的古诗文如《咏梅》《竹石》对梅、竹的歌咏,融会贯通,也能推导出合适的事物。这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联结原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语文课程评价不仅发挥选拔、诊断、反馈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语文学习,有效提升自身对于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感知力。”[1]78试题的设计,要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文字,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文素养解决现实面临的问题。如杭州卷第6题:

根据下图,推测“杳”字的意思。

此题基于汉字独特的造字特点,即以象征性的符号表示意义,通过推究汉字的成因和本源,体会其演变的过程和造字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学生储备的汉字、词汇等知识并不少,却难以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汉语言文字传达出来的内涵和深意。有研究表明,“从语言学习的本质来看,语言本体价值要远高于语言规则”[1]77,因此,回归汉语言文字的本质,对语言文字有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思考,关注知识建构的方式,也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杭州卷这一试题既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之美,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推导、探究汉字形成的规律,使传统文化在心中生根发芽。不过,笔者认为,如果能让学生探究生字“杲”,排除部分学生对“杳”字本身的积累,此题所达到的价值和意义可能更佳。

无独有偶,湖州卷要求探究“国”字的含义,需要考生参考其甲骨文的造字结构,并结合《字源解说》和《说文解字》进行解析。此外,嘉兴/舟山卷考察“冥”“暝”“瞑”三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判断筛选,也致力于深究汉字的本源意义,回归汉字学习的本质规律,着眼于运用中的理解和掌握,在比较、分析、综合中实现其价值。从学生本位的角度来看,传统知识的考查正不断走向真实性评价,即考查积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检测不仅仅是一次评价,更是一种学习指导。它提供了学习的策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提供的支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立足言语表达实践,实现开放多元的有机融合

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试题,倡导围绕情境设置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综合性问题或任务,这是当前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也应该挣脱单一知识点的固化考查,以避免导向僵化的教学。

(一)关注内容的有机整合

整合不是单纯的叠加或拼凑,而是需要根据知识或能力的逻辑联系,建立彼此的联结,使学生在整合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方法中实现融合与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突破传统的单点单向考查,改变原有的知识体系,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以嘉兴/舟山卷的下列试题为例:

小嘉翻阅报刊,发现《嘉兴日报》《南湖晚报》上的很多标题颇有文化气息。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你认为蕴含传统文化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A.唯有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对八十一难

B.院士专家桐乡行,“望闻问切”助发展

C.叶落归“嘉”——吴云心的桑梓情

D.“网红”只是激动一阵子,“心红”才能幸福一辈子

此题将新闻标题与传统文化知识相整合,以标题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在整合中既突显新闻标题凝练概括的特点,突出文化品位,与宣传新闻事件、弘扬传统文化相契合,又通过联结证明文化知识并不孤立存在,让传统文化在现实的沃土上焕发新的光彩。文化的鲜活性、生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突显。该题的巧妙之处还在于用主观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避免出现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理由的阐释,体现了命题者关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已达到哪一层级。等级赋分的评价方式,也更加合理客观。这就在传统文化与新闻事件之间搭建了桥梁,实现了语言、文化的深层对接。

只有紧紧围绕传统文化的本质,关注民族文化传统与当下现实生活的内在关联,才能让文化不只是静态的存在,从而展现其特有的魅力,并真正考查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感受、体悟、应用等关键能力。

除了与现实生活关联整合,古诗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是不胜枚举。台州卷关注古诗句中的节气知识,并将其和汉字书写、成语积累等基础知识整合,以此考查学生对古诗句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失为一种新思路。但略显遗憾的是,语段材料中已提供对芒种这一节气的知识,与选项中“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直接吻合,读懂表面意思,就可做出此题。而其他选项中的“梅花”与“秋风”又不存在干扰能力,学生无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即可选出正确选项,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因此,在选择语言材料時,既要考虑是否具有积累的价值和意义,防止过难过偏,也要在建立联系时关注内在的逻辑体系,防止出现为整合而整合的现象,这样才更能促进学生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的言语实践

积累传统文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继承、发展、创新的发展之路,最终指向运用。学生应该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任务中驾驭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实现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因此,仅仅阅读静态的语言文字材料感受文化、理解知识,就只能停留在粗浅地把握和认知上,要触及学生心灵、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还应该设置相对开放的任务或情境,给予学生开展过程性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宁波卷的“拓展关联知文化”活动,充分展现了这一特点。

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以和为贵”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画线的字。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

①作:          ;②善:          ;③过:          。

【任务二】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把【任务一】中的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该题首先立足教材,将统编教材八年级“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专题、有关“演讲”的“活动·探究”单元和九年级写作知识“议论要言之有据”有效整合,基于古代经典中对“和”内涵的不同论述,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其次,饱含经典文化的语言材料,学生不仅要初步理解语意,感受其文化魅力,而且要有所突破,以此解决实际问题,即要具备灵活运用、发展创新的能力。试题如果只聚焦于知识层面的辨识与记忆,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感悟能力,其封闭性不言而喻。而宁波卷巧妙依托写作任务,以言语实践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古文今用”,调动学生多种经验,将原本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紧贴学生的真实写作现状。最后,命题材料提供了这样的写作指导:要选择合宜的材料保证与观点的一致性,建立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并列的分论点需要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心论点。这些都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写作,学会寻找充分合宜且有意味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并运用语言有逻辑地表达。这种对言语实践的真实运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学习的过程性指导,有助于解决问题、自主探究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提高迁移运用的能力

将原有的知识融入新的认知结构中,通过迁移解决新情境中的相应问题,是实现知识从简单复现到自主构建的重要一环。从浙江省各地中考卷中“传统文化”知识类试题的尝试和革新,可以发现,近几年命题者一直在努力加强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关注,促进语文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迁移与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如衢州卷,基于《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任”文化,与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飞向太空港》《红岩》相联系,结合相关名著中的人物故事,阐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任”的理解。显然,此题是将传统文化与整本书阅读相融合,突破古今阅读形态和文化形式的界限,将原有的知识储备迁移到名著阅读中,作为阐释人物、理解意义的证据。这是读者与阅读作品所建立的一种文化联系,拓宽了阅读视野,其思维层级和阅读要求都比较高,也有助于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可见,迁移运用能力作为高层级要求,需要学习者本身拥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个体阅读经验、人文素养等,不仅要能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要能从中汲取智慧,使之成为阅读、写作的强大后盾。这种多元开放的考查形式,为民族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阅读经验、精神世界建立了联系,并实现了有机融合,给命题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必将成为中考命题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倩.变考知识为考应用——以近五年中考语文评价的变革趋势为例[J].语文学习,2019(3).

猜你喜欢
中考试题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初中历史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方式分析
护患情境会话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