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教学对策

2019-10-17 07:11肖敦林
考试与评价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解质教学对策概念

肖敦林

【摘  要】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化学教学内容需要实验来验证,在研究电解质相关知识时,应做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化学知识,研究实验原理和过程,从而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学习知识迁移和应用。本文对高一化学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教学设计进行阐述,并提出教学对策,旨在提升化学教学质量,促进高中化学不断发展。

【关键词】 高一化学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概念  教学对策

前言: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强调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丰富的内容,通过概念理解和实践验证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知识,开展多方面教学,使学生形成概念体系,灵活的应用知识,从而提升化学学习能力。

一、做好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开展认知结构研究

在开展高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做好教学方案。首先,简要复习物质分类内容,不同类型物质其研究结果不同,可以先从物质导电性着手,研究化合物分类,之后开展探究式实验了解盐、酸等化合物溶液具有导电性,而蔗糖以及酒精等化合物溶液无法导电。通过探究化合物导电性来导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其次,教师向学生介绍比较常见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使学生在后续理解概念和推导电离方程时能够有理论依据。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学设计不仅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还需要结合学生实践,掌握其对知识的理解度和认知度,如果学生无法完全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那么很难开展后续的强弱电解质教学,也无法将难容电解质和酸式盐等内容导入教学中。在学生没有掌握概念时导入新内容,会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感到迷茫,增加学习负担,混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二、高一化学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教学策略

(一)开展电解质实验教学

由于化学教学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较难,因此,教师应采取一定措施使概念转变为具体化和形象化。实验教学是學生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导电性实验,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溶液的导电性,从而为概念理解奠定基础,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内容。通过实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如下实验:1. 开展溶液导电性实验,如:蔗糖、酒精、HCl、NaCl以及NaOH等溶液,引导学生思考溶液导电性;2. 开展NaCl晶体的导电性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现象的本质,从理性角度了解导电的原因。通过实验可知:NaCl溶液具有导电性,但NaCl晶体无法导电。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并结合酸碱盐电离知识,理解NaCl溶液导电而晶体不导电的具体原因。由于NaCl晶体中的Na+以及Cl-无法自由移动,因此无法导电。而NaCl溶液电离后Na+以及Cl-可以自由移动,因此具有导电性。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来导入电解质概念,了解物体导电原理,从而掌握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利用多媒体学习工具来搜集实验资料,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二)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本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剖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明确电解质是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如熔融或水溶液条件下,可以具有导电性。化合物本身电离的阴离子和阳离子能够导电。虽然,在教材中并未明确说明,但是在概念中已经隐藏此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重点理解。例如:SO3在溶于水后,该溶液具有导电性,其原因是SO3和H2O反应后会生成H2SO4具有导电性,而并不是SO3自身电离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具有导电性。由此可以推理出:SO3是非电解质,而H2SO4是电解质。

举例说明可以使学生更快速的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学会加工迁移、灵活应用知识的方法。例如:KCl晶体是化合物,其本身不具导电性,在其熔融状态或者融水状态下,能够电离K+和Cl-离子,因此,可以推导出KCl属于电解质;再例如:Na2O在和水反应后会产生NaOH,其在水中可以电离出Na+以及OH-离子具有导电性,而并不是Na2O在水中所电离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导电,由此学生可以快速的分辨电解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和实例分析,向学生讲解概念,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快速理解概念。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迁移的应用。化学教学不仅需要构建学生认知结构,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知识迁移的灵活运用。学生应深入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上的概念,并进行拓展研究,采用多样化方法加工概念信息,从而用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引导和情感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实验来了解概念原理,认识到电解质的导电本质,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学习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云潮.高一化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教学探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

[2] 钱杏慧.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研究——以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学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2017.

[3] 周蓉.高中化学课程中电解质相关概念教与学的研究[J].扬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电解质教学对策概念
“离子反应”常见考点例析及规律总结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016年贵州高考电解质溶液试题赏析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