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你是木匠还是园丁?

2019-10-17 03:13Echo
妇女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普幸福快乐园丁

Echo

我的前任老板S,是个高挑的金发碧眼美女,事业有成,有三个孩子。她给娃制订的计划是:三个孩子将来都要当医生,而且是拿手术刀的外科医生。在北美,医生是非常好的职业,收入高,受人尊敬。S的三个孩子上的都是有着良好口碑的私立学校,经常参加各种学术竞赛,成绩优秀,稳步走在成为医生的康庄大道上。

同事小C,出生在肯尼亚,是印度裔“佛系青年”,孩子9岁,上的是公立学校。他信奉生活应该随遇而安,不认为付高价让孩子上私立学校有什么好处。虽然每周也会送孩子去打棒球,但完全是因为孩子喜欢,并没有计划把孩子培养成棒球明星。

艾莉森·高普尼克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在儿童发展方面出过好几本书,最近的一本书是《园丁和木匠》。她在书中对比了两种养娃思路,一种是木匠模式,一种是园丁模式。S和小C正是这两种父母的典型代表。

木匠模式,可以理解为米开朗基罗雕琢大卫的过程,脑子里先想好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然后按照蓝图一点一点雕琢。而园丁模式的养娃思路,顾名思义,是给孩子提供阳光雨露,让孩子自然生长。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也尽量听从孩子的想法。

做木匠的好处,显而易见。市面上有各种虎爸虎妈的成功之路,让人眼花缭乱,社会也的确更奖励在某方面有特殊技能的人。

园丁模式的好处呢?没有成为第一的压力,家长和孩子都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孩子因为不用上那么多兴趣班,有了更多的时间在河里摸鱼、在树林里探险,有在自然和社会里历练出的韧劲,更能适应变化。

這样看来,似乎园丁模式和木匠模式各有千秋。但我和高普尼克教授一样,更倾向于园丁模式。

我认为,园丁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大多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父母放手让他们勇敢尝试,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去激发内在力量,这都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技能是什么?未来学家众口一词——创造力。

我认同园丁模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认为孩子的幸福快乐高于事业成功。社会即便奖励有特殊技能的人,我也不愿自己的孩子去做报酬丰厚但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我更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爱不是改变那个人,而是提供他们生长需要的条件;爱的目的不是塑造那个人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归宿,哪怕这归宿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期望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少一点,对自己的要求多一点,更努力,看得更远更清楚,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园丁式父母。

猜你喜欢
高普幸福快乐园丁
多彩社团活动 幸福校园生活
音乐迪斯尼·欢天喜地过大年
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螃蟹当园丁
我是小园丁
亨利园丁和小怪物
园丁vs采花大盗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