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特征分析

2019-10-18 07:25胡智芳徐娅楠杨燕高红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危险因素

胡智芳 徐娅楠 杨燕 高红

[摘 要]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特点。方法 在我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晚期妊娠妇女中,选择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并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为观察组(68例),根据年龄、孕程配对,选择无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妊娠妇女为对照组(68例)。并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观察组分为杓型血压组及非杓型血压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心率变异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心率变异性相关参数均低于对照组【总体标准差(SDNN),(66.63±13.17)ms∶(104.35±14.69)ms;标准差均值(SDNNin),(31.58±6.43)ms∶(46.00±8.59)ms;差值均方根(rMSSD),(13.92±4.41)ms∶(24.77±7.61)ms;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百分比(pNN50),(0.63±1.44)%∶(5.85±4.63)%;三角指数,(14.29±4.05)ms∶(19.54±4.16)ms;高频谱功率(HF),(52.79±30.23)ms×ms∶(229.74±164.38)ms×ms;低频谱功率(LF),(152.67±62.60)ms×ms∶(320.37±129.40)ms×ms;超低频功率(VLF),(510.09±190.61)ms×ms∶(807.56±226.71)ms×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杓型组心率变异性相关参数SDNN、SDNNin、HF、LF、VLF低于杓型组(P<0.05)。SDNN与孕龄、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合理监测有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4-0322-03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常见合并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在全球范围内,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5%~10%,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2,3]。因而识别和积极防治妊娠高血压疾病,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意义重大。本文拟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特点进行分析,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间在我院心电图室行HOLTER检查的孕妇中,选择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并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晚期妊娠妇女(孕28周以上且明确诊断)为观察组(68例);按照年龄和孕程作为配比条件,选取同等数量的无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妊娠妇女为对照组(68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杓型血压10%~20%,非杓型<10%),将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排除标准:非窦性心律(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临时和永久起搏器植入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者;贫血;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所有患者检测前均未接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阿托品等可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

1.2 方法:采用调查表收集一般情况,包括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龄、孕次,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动态心电图用深圳博英动态心电图分析仪采集,计算机自动分析。计算心率变异性分析指标为: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n)、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百分比(pNN50)、三角指数、高频谱功率(HF)0.15~0.4HZ、低频谱功率(LF)0.04~0.15HZ、超低频功率(VLF)0.003~0.04HZ。动态血压用美国SunTech Oscar2仪器采集。肥胖定义为体质量指数≥28kg/m2。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4.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用(x -±s)表示,两组比较进行t检验;分类变量用百分数(95%可信区间)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心率变异相关系数的影响因素,所有变量采用进入法作为纳入条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特征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比较:见表2。

2.3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杓型组与非杓型组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比较:见表3。

2.4 妊娠晚期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因素:见表4。SDNN与孕龄、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收缩压标化回归系数最大(P=0.00)。HF、LF也与24小时收缩压呈负相关。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造成围产期母婴死亡的重要因素,早期发现和预警对于减少和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害意义重大。有研究者稱妊娠期交感神经活动占据明显优势,而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这种优势更为突出[4]。本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各相关参数均低于正常妊娠期妇女,非杓型血压组心率变异性各相关参数多低于杓型血压组,24小时的血压水平与心率变异性呈负相关。研究表明,亚洲人群中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低于白种人,原因在于白种人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优势更明显[5]。Hossen[6]利用了频域分析方法成功地区分了先兆子痫产妇与健康产妇,先兆子痫产妇VLF与LF显著降低。基于这一特征,有利于早期识别及预警,并有针对性地建立预案,对于缓解病情,避免发生严重状况(如子痫),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本文提示,尽管血压水平升高,但如果24小时动态血压的“杓型”节律依然保留,其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仍然优于血压波动形态呈非杓型血压的患者,与针对非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研究结果相似[7]。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提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更为严重。同时,可造成靶器官损害,累及心血管系统[8,9]、胎盘供血,乃至引起早产和危及早产儿[10]。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必要监测动态血压和心率变异性指标。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动态血壓水平与心率变异性呈负相关,说明血压水平越高,心率变异性下降越明显。部分原因是由于长期血压高,大动脉顺应性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递质大量释放,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下调,心率变异性下降;此外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受损,受压力反射调节的心率变异性降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粘附,血栓素A2分泌促前列腺素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减轻了对交感神经的抑制,加强了对心脏迷走神经中枢和外周迷走神经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受压力反射调节的心率变异性;心肌缺血对心室壁的机械-化学感受器是一种强刺激,通过心-心反射活动改变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均衡性,心率变异性降低[11~13]。心率变异性的减低可增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加重,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而迷走神经张力的减弱,提示其对抗恶性心律失常的防御功能减弱,从而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加。由于目前妊娠高血压疾病仍机理不明,因此,心率变异性的这些特点,可作为评估妊高症患者预后的一个无创性指标,有其潜在的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疾病可影响心率变异性指标,尤其是对于血压正常节律消失的患者。提示合理的心率变异性监测可以帮助实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0):721-728.

[2]Patey N, Seely AJ, Faure C, et al. Can monitoring fetal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usi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alysis signal incipient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of the neonate[J]. Pediatr Crit Care Med,2016,17(4):165-176.

[3]Fehlert E, Willmann K, Fritsche L, et a1. Gestational diabetes alters the fet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during a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a fetal magneto-cardiography study[J]. BJOG,2016,13(4):335-343.

[4]Murphy MS, Seaborn GE, Redfeam DP, et a1. Reduc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altered cardiac conduction after pre-Eclampsia[J]. PLoS One,2015,10(9):1-11.

[5]Hamer M, Batty GD, Stamatakis E, et al. Hypertension awarenes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 Hypertension,2010,56(3):547-550.

[6]Hossen A, Barhoum A, Jaju D, et al.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preeelampsia from normal subjects using wavelet-based spectral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J]. Technol Health Care,2017,25(4):1-9.

[7]沈安娜,郑德仲,胡兆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与自主神经功能及心肌能量消耗的相关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5):713-717.

[8]Mandawat MK, Wallbridge DR, Pringle SD, et 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ventricular hypertrophy[J]. Br Heart J,1995,73(2):139-144.

[9]Kohara K, Hara Nakamura N, Hiwada K, et al.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negatively correlates with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Am J Hy pertens,1993,8(2):183-188.

[10]Lu CQ, Lin J, Yuan L, et al.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outcomes in early and moderate preterm infants[J]. Pregnancy Hypertens,2018,14:68-71.

[11]鄢卫民,黄海燕,冉玲华,等.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的预测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1):5308-5309.

[12]刘志红,王红宇.高血压并冠心病者心率减速力与HRV的相关性[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20(6):409-410.

[13]席延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DC与HRV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5,24(3):185-186.

猜你喜欢
心率变异性危险因素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关于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
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心率变异性是自我调节的生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