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装饰语言在当代中国画中的表现与运用

2019-10-18 09:18覃丹丹
艺术评鉴 2019年17期
关键词:肌理中国画装饰

覃丹丹

摘要:当代的中国画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寻新的语言形式,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新颖独特的画面去阐释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于是,富有现代形式美感的装饰语言理所当然地被运用到绘画作品中。装饰语言在中国画中的运用,提高了当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意趣,使艺术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构图、造型、色彩、肌理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装饰语言在中国画创作中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装饰语言   中国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037-02

当代的中国画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下,通过当代的中国画家不断的探寻新的表现语言和形式美感,推动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其中,装饰语言的大量运用,既增加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也使中国画艺术的视觉效果变得更为多元。

装饰性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构图、造型、色彩、肌理等几个方面。

一、构图的装饰表现

当代装饰性的构图方式与传统的中国画构图形式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对于具体空间与场景的画面布局不再受到限制。把那些看似零碎的甚至无关联的素材加以整合归纳,在安排上通过主次、内容等方面使其成为构成合理、手法统一的有机体。同时,为达到烘托意境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主观意象的强调,将具有意图的形象组合在一起进行意境上的渲染。

山水画家卢禹舜的系列作品《八荒通神》,通过宏大的场景营造和精心设计的布局,尤其强调对物象的主观化处理,使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的这种图式的视觉形态独树一帜,在中国绘画史中很难找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使作品呈现出神秘、深邃、博大的个性气质。

现代中国画的构图也将西方绘画构图中常见的满构图、方构图及平面构成的因素吸收进来。这点可从工笔画家张见的作品《晚礼服》等作品中可窥见一斑。他的作品擅长于以线色交融,亦擅长于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图式与中国传统元素作一个跨越时空的对接与融合,这使他的作品画面不仅具有视觉装饰性,同时具有文本的阅读感。

另一方面,当代的不少中国画家在中国画的构图方式上摆脱了传统中国画的构图形式,在画幅的形式上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一些画幅形式,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如何家英的作品《秋冥》中,何家英没有采用传统中国画的长条形制,而是借用了西方宗教绘画中常见的穹顶式弧形构图,以此代表浩渺的苍穹,与冥想的主题形成呼应。

二、造型的装饰手法

传统中国画的形式美感中,对于物象的表现不考虑透视,不追求写实的结构,相比起“形似”,更注重画者个人感受根据对表现对象的特点大胆夸张取舍后所描绘出来“神似”。中国画艺术发展到今天,在对象的表现上更为大胆开放。尤其是对西方現代造型艺术的借鉴,在造型的表现上更趋向于以平面装饰化的手法表现对象。这种平面化不是简单的平涂或是忽略对象内部的层次变化,而是把对象的特点提炼出来,加以突出,忽略掉真实空间中的光影和色彩关系。通过归纳等手法,或是利用造型基本元素中的点、线、面对自然中的物象形态进行艺术整合,使所表现艺术形象的内在特点更为突出,鲜明,更具有典型性和特征性。

艺术家们的装饰平面化造型手法,往往通过更为巧妙与精到的细节处理,以获得画面表现力和想象力的增强,给画家带来无限的创作自由。

重彩画家唐秀玲擅长在画面中提炼出点、线、面的形式意味而省略细节变化,通过果断大胆地把人和物概括为单纯的平面图型,并有意夸张,以突出画面的节奏感。她的作品《金沙滩》《丽日》《走过四季》都使用了这样的处理方式。

三、色彩的装饰运用

在设色上,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主张“随类赋彩”,即要不受客观物象的束缚,不受现实世界中物象自然变化的影响,强调物体的固有色,或是把自然色彩加以变换,摆脱对自然色的依赖,以理想化的手法和具有个人化情绪的色彩自由运用在作品中。因而,为追求营造画面的意境,传统中国画在色彩的使用上追求单纯、简洁、雅致的画面效果。这就使得传统的中国画本身就极具装饰性。在传统中国画的用色中,虽然也强调作者本身的感受为主导,但是用色上比较单一、比较纯粹。

在当代中国画的设色中,当代中国画家以更理想化的手法和具有个人化情绪的色彩自由运用在作品中,尤其是对民间美术、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色彩上的借鉴,使得他们在色彩的使用上也更为大胆,色彩不再单一,更为丰富,也更强调作者的个人主观意识与情感,自由灵活地追求超于现实限制的装饰效果,使其具有更强的审美性及趣味性,以全新的视角对色彩的表达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民间的年画在色彩使用上风格独特,使用颜色多为纯度很高的红、绿、黄等颜色,追求色彩的对比,视觉效果绚烂强烈。

胡永凯的作品中的色彩使用正是对中国民间艺术和西方现代绘画的吸收和借鉴。胡永凯的作品在平面化的色彩组织中,力求通过把人物置于压缩了的彩色空间中,以局部的丰富肌理与色彩的不断渲染形成一种独特的厚重感,这使得他笔下的女性呈现出一种西方绘画的感性和东方绘画的含蓄。

重彩画家胡明哲,在颜色的运用上借鉴了许多日本画和西方绘画大师的构成形式与色彩理论。她的作品如《寻梦》描绘着一位捧书横卧正似睡非睡的少年,以红白蓝三色为主。画面中对红蓝色使用的对比搭配与鲜灰对比度的把握,白与灰色造成的层次感,横式的构图中巧妙安排的几何图形,正是这种平面化的装饰色块与秩序化的色层,令其作品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现代表现意识与构成观念。

四、肌理的装饰手段

肌理的使用也使中国画的装饰语言获得极大的丰富,并使现代中国画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中国画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更加注重材料的美感与当代大众审美取向的融合,积极引入各种材料,根据自身的艺术感受和所要表达对象的特色,选取各种不同特性和质地的材料制作出独特的“肌理”艺术效果。中国画材料方面的拓展使用也使中国画的装饰性有的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如颜料由传统的中国画颜料扩展到矿物质颜料、丙烯等,纸也由单一的宣纸拓展到皮纸、纤维纸、布等。

如女画家陈子的作品使用了非传统的材料如皮纸和矿物质材料,她的一系列作品如《花语》《流年》等以随性的方式制作出富有肌理感的底层,再以近似传统白描的方式作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用充满艺术魅力的线条对人物进行勾勒描绘,并辅之以少许的浸染和涂绘,在繁简对比强烈的画面中,创造了一种清新、纯净、极简的艺术境界。

当代中国画的肌理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少艺术家们在处理画面效果时,常常根据创作的需要,采用了特殊的、综合的技法进行艺术处理,在画面上添加一些能够突出装饰纹理的表现,如积水、撞色、喷洒、揉纸等来加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以达到画面的丰富层次,使画面效果更加具有装饰趣味,增加美感。

在罗寒蕾的作品中就有这样大量的肌理运用,或通过拓印,或通过打磨,喷洒,亦或是对纹理的描摹等。其作品《别迟到》《旅途》等均使用了不少手法进行肌理制作,她的作品中对肌理的运用能很逼真细腻地反映出现代人物的服饰之美,也使画面的细节更丰富耐看。

画家唐勇力受到敦煌壁画启发而创出的“虚染法”和“剥落法”,他的作品《敦煌之梦——祈悟》,充分利用矿物质颜料进行多层渲染,又利用矿物质颜料的剥落效果,将壁画绘制的特殊效果使用在创作中,使画面关系虚虚实实,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画家郑力的作品《书香门第》以揉纸的做法,利用熟宣被揉捏后漏矾产生的不规则的冰裂纹,使画面形成斑驳有趣的底层,烘托出园林特色和书卷气,斑驳的肌理既增强了画面感,使其具有很强的古典气息又体现出一种自然的层次感和现代意味。

五、结语

中国画的艺术创作应是多元的,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要体现出时代精神。装饰语言作为现代绘画中视觉美感的表现形式之一,也越来越受到艺术家们的重视。我们在继承传统装饰性语言形式的同时不仅要敢于打破传统,在中国传统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还需继续多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使中国画的艺术表现语言在体现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语言魅力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使其发展更为丰富,表现领域更为宽泛,更具有时代精神特征,也才能使中国画艺术得到创造性的发展,更具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装饰语言的使用或许能使作品更加贴近大众的审美情趣,使觀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获得更多美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林木.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

[2]周巧云.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肌理制作现象[J].艺海,2007,(03).

猜你喜欢
肌理中国画装饰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DIY装饰沙漏
DIY节日装饰家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