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途径探讨

2019-10-18 09:21张蕾
新一代 2019年16期

张蕾

摘 要:随着高校教学体系不断成熟,高校管理工作中,教师承担的作用日益突出。要想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需要从人文关怀理念切入,端正教师的工作理念,实现个人管理工作的最大价值。本文从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究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的实施思路。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师德教育;价值最大化

随着高校体系不断成熟,人事管理成为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会直接影响高校教学活动的质量。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推进高校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思路,是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基础。必须充分分析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实现其理想效果。

一、高校人事管理中存在的問题

文革以后,高校经历了系列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在推动高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事制度改革复杂性,文革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仍存在许多问题需待解决。高校人事管理理念及管理思维需要系统化融入到管理工作机制中。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整体工作意识淡薄,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部分高校教师参与教学活动中,教书育人中更多的是应付的态度,使得学生与教师岗位身份存在极大冲突。对教师工作态度进行有效监管考核难度较大,目前高校人事管理更多从客观视角对教师的工作状况进行考核,教师的工作意识是一种师德的表现,更多需要通过融入必要的思想引导[1]。

参与学术研究是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客观需要,高校教师没有认识到科研工作是其重要的岗位需要。目前教师参与学术研究活动缺乏积极性,多数教师未形成应有的学术严谨思想,严重影响了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很多学校未形成相匹配的人事管理体系,柔性管理机制不完善,使得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不能将人力视为资源进行开发投资,在管理实践中表现为以事为本强调事务性工作的完成,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研究,管理中强调制度控制,忽视教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调动,及对价值实现的追求。人力资源利用注重当前师资指标,缺乏长期规划。

目前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仅用客观标准对其衡量不够,要想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必须充分注重师德教育,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最佳效果,通过人事管理创新发挥高校教职工积极性。

二、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思路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是充分发挥学生工作积极性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体系创新发展,传统人事管理机制的弊端逐渐凸显。高校人事管理缺乏对教师情感内涵的关注。随着高校管理机制创新,丰富师德理念融入,能够实现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

要想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首先要通过人文关怀理念提升教师归属感,当前教师存在较大的生活压力,高校人事管理体系未得到应有的完善。缺乏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怀。要想实现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必须注重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教师的各项权利要予以必要的关注,通过提升对教师的关注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其次,充分注重完善教师师德教育理念,师德教育要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特点出发,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使用机械的数据模式,未能对教师师德状况进行全面准确认知,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开展中,要想实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提升,必须将师德教育纳入人事管理工作中[2]。

再次,充分利用激励因素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利用激励机制要把好考核关,通过严格的考核使教职工客观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工作,不足可以让教师反思产生的原因,确定改进措施。成绩可以及时得到领导的肯定,制定各项奖励制度等激励措施,重奖科研等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激励教师潜技术转化等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及教学质量。人事管理工作要提高无形激励效果,人事管理工作者代表学校行使具体管理职能,在理论修养等方面树立良好的形象,管理者必须加强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

最后,充分重视优化教师学术研究理念培养,高校教师要认真对待学术研究活动。学术研究不仅是应付具体检查,更是演进的学术态度,要积极引导教师正确对待学术研究活动。要对人事管理体系进行创新,结合当前时代发展要求,创新高校人事管理机制,发挥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教师在高校教学体系管理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其科学严谨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校人事管理活动中,很难对教师师德状况形成有效管理,教师的工作态度受到很大影响,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融入人文关怀要素,优化师德教育活动,才能实现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瑜.高校人事管理与思想工作相融合的新模式探析[J].法制博览,2019(18):288.

[2]张晓凡.人文关怀 师德教育——谈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途径[J].中国市场,2017(10):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