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2019-10-18 09:21焦堂艳
新一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语感培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焦堂艳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语言类学科,语感是指一个人对文字天生具备的敏锐直觉。语感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敏感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感能力的提升能够让学生迅速地掌握语言学习的要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语感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感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的学习,旨在加强学生的实际识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与识字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个人的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语感和学生热爱语文这一基础科目的思想感情。”小学阶段是进行语感培养的最好时期,只有重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一、深入情境,熏陶语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选择精彩的范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教师精彩的范读,也能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加强语感能力。如学生在学习《四季之美》一文时,我通过一组表现四季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四季之美,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已经初步体验到了四季的美与美在哪里。

二、反复阅读,积淀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积淀,这些知识的积累也是我们学好母语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母语教学中,离不开大量的背诵和熟读。语感也是在学生大量的阅读和背诵中逐渐形成的,但从深层次讲,这些阅读与背诵的内容也需要学生自己去消化和感悟,切记不可流于形式。教师不能单纯地通过填鸭式教学,将文章表达的意境及意义全部灌输给学生,只让其在获悉了这些信息后,反复的阅读和背诵。我们在通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应以成人的思想去填充孩子的世界,而是使孩子在熟读精读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语感。例如《槐乡五月》一文就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通过错落有致的句型结构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读者营造出十足的画面感。而文章叠词、象声词的恰当运用,更为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一篇适合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的佳作。学生不仅能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字的美感,通过多次阅读,更能感受到槐乡美丽的景致。

三、朗读品味,领悟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它是有直觉的特征。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例如《荔枝》一文中: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出这段话写出了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的美好感受和为儿子的孝心而欣慰。“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在妈妈的眼中那分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她怎么忍心把它吃掉;而一个“托”字,把妈妈对这种世间尤物的爱怜,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孩子似的那种激动和喜悦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了作者心中隐隐的酸楚。

四、比较阅读,深化语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比较法,指导学生比较文章中的用词和用句,体会词和句在不同文章中以及不同作者笔下都有哪些精妙之处,以此让学生对语言和文字有更直观的感受。而比较阅读法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例如同义词或近义词比较法,在不改变原句语意的情况下,替换一下句中的关键词,使学生们对该词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此外,还有删改比较法,即删改文中的部分字词或是改变文中的标点符号,以此来改变文中话语的语气。每一次改变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阅读体验,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阅读,比较改变前后文章或是句子的不同,以此通过阅读培养语感。在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雪儿》一文中,有以下语句“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这一句中“飘飘悠悠”一词,表现出白云在天空中的优美姿态,也表现出作者与雪儿相处时的心情是愉快而兴奋的。教师可以先指導学生阅读原文,待学生们在反复阅读,对“飘飘悠悠”一词有深刻印象及基本感悟时,再将这一词去掉,让学生们再次阅读和感受这一句用词的奇妙之处。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删改比较法,将文中的省略號改成叹号,让学生们感受标点符号的改变,对朗读语气产生的影响。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许多作者渴望中的美好想象,教师也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象,仿写文中的语句,让学生们感受到,原来标点符号也代表了作者无限的遐想,标点符号也是会说话的。

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语文能力培养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上,通过多种途径将阅读课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单调变为多彩。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语感培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