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以美育人”课程开展路径探析

2019-10-18 09:18宋帅文
艺术评鉴 2019年17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美育高职院校

宋帅文

摘要:中国有着悠久的美育传统,审美教育延传至今仍是当今社会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美育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隐性课程,如何有效的与技能类课程并进推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美育对于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并针对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有效推进美育的途径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   美育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138-02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确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蔡元培先生同时也坚信,培养一个人在物质层面的提升固然重要,但是精神上的培养也不能忽视。作为在中国首位提出“美育”概念的蔡元培先生,毕生不遗余力的倡导美学,他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闻名世界。

虽然有种说法是“千百年间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曾真的理解什么是美。大画家吴冠中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有很多。”换言之,现在有很多人缺乏的早已不是文化知识,缺失的是对美的感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那么对美的教育也应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教育中来。

蔡元培先生倡导的美育,不是单纯的用艺术的知识去浇灌受教育者,而是将受教育者的理想、品格、素养等提升到一定的境界,将美的原理与各行各业相结合,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应重视起美育的力量,而对于艺术设计相关院校来说,艺术设计是美的摇篮,是实现美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更应探求美与教学的共生关系,通过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用美的眼光去进行创造。

一、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生审美现状

进入高职院校进行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学习的学生大多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对于线条明暗的把控,对于物体颜色的搭配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严格说来,会绘画并非等同于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在我国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很多艺术考生为了能考取好成绩,将一幅幅作品进行了公式化处理,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下,学生的技能虽强,但是眼光却单一狭窄,忽略了美的广义。而且很多高考指导教师以分数的高低作为总结学生能力的唯一的途径,使得美育只停留在了表层。因此当高考生进入高职院校接触设计专业之后,他们找不到参照的模板,把握不住美的定义,误把流行的、受人追捧的“网红文化”视为美的标准与趋势,致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停滞,在美的轨道上越走越偏,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与技能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重视高职院校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他们形成高级的审美,是当下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美育实施现状

虽然美育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在当下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美育处于一个混乱无力的状态。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师对于美育的主观意识不够。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在倡导课改,但是大多只改变了考试的形式,而没有真正的改变评价的标准。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手绘作品的绘制技巧,软件作业完成的程度,缺乏对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引导,只是单纯的重视技能表现的培养。这也导致学生为了获取高分,专心研究表层上的表现,而忽略了自己審美层面的提高。二是美育的标准模糊。随着网络的越发发达,学生从网络上可以轻易的获得很多作业的参照,教师也无法完全把控学生作业的原创性,加上很多教师本身的审美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很多学生拼凑甚至是照搬应付完作业之后,一旦侥幸逃过教师的审查,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倾向于通过捷径来完成作业,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降低对自己审美提升的要求。三是美育的途径单一。常言道美源自生活,和生活相脱离的授课方式必然会影响美育的开展。然而很多艺术设计专业院校,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对学生进行常规的授课方式。教师与学生仿佛隔海相望,站在讲台上结合书本课件进行授课,虽也能将美育贯穿于知识点,但是学生接收到的只是枯燥乏味的讯号,无法上升到熏陶的作用,更无法对美有深刻感悟。四是美育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当下的社会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去极大的便利,但同样使得多数人心浮气躁,一味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有些教师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抛弃了很多古代或是早期的优秀作品作为案例,错失了用古人的高尚情操熏陶学生的机会,而选择一些哗众取宠的“网红”的案例带进课堂,不免会让学生从案例中被一些浮躁的社会设计风潮带偏。

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施美育的可行措施

上述问题不是高职院校美育的个例,而是普遍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一现状,首先教师自身要提高对美育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研究美育可实施的路径,将美育付诸于教学实践,同时学校也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将美育与各个学科相结合

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培养,高职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虽然培养学生实际技能非常重要,但是也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木心也曾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因此,美育的开展不仅仅是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更是全员教职工共同努力的方向。全体教师应在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美育的理念与实践并行,实现“科科审美”,将美育真正渗透到智育的方方面面。

(二)開展多样的美育课堂

艺术源自生活,对美的感悟也源自生活。俗话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应学会从自然中获取更多的感悟。纵观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性,学生学习的真正课堂不应受限于传统的教室,真正的教师也不仅只是讲台上的某个人。院校应鼓励并提供多种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的机会,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高职院校应结合不同的时间点合理安排学生的特殊课堂,比如春秋季节,组织学生外出写生,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中,用画笔或相机记录细微的美好,从而实现美育潜移默化的浸透。再比如组织学生走进美术馆观看展览,向大师致敬,向优秀的作品致敬,近距离的去感受大师人格与作品的双重魅力。或是每年毕业季,各大院校都有优秀的毕业展,很多优秀的作品会向公众展出,这是非常好的机会帮助学生看到自己与同龄人之间的异同,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看到差距,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与正面的危机感,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三)制定多元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评价机制,注重的只是学生在试卷上得到的那个具象的分数,这只能成就一小部分技能型人才,无形中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于艺术设计这样的专业而言,学生更多的可能展现于方方面面,因此院校更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尤其是把审美力放进评价的标准中,不仅更加公平化,也可以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更能激发学生对于美的正确的追求。学校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艺术家”,尊重学生的天性,并适当的进行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追求美、学习美。此外,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反馈也应从具体的分数升华为对审美的探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审美观去审视自己的作业,肯定自己的优点,改良自己的不足。

四、结语

相比于大多数技能类的课程,美育显然是一门隐性课程,因此很多时候被忽略,不被重视,但是美育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尤其在当下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内心如初的纯净,坚持对真正的美的追求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的学习既是为技能打下基础的阶段,更是形成高尚审美观的重要时期。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应该从提升自身审美能力,高度重视美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严格把控美育的纯度,走出一条兼具技能与美育的教学之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摆脱低俗,获得本质美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文静子.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6,(07).

[2]张文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美育结合的实践探索[J].艺术科技,2014,(07).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美育高职院校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育教师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