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应该解决的几对矛盾

2019-10-18 09:21李旺平
新一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解决策略矛盾

李旺平

摘 要: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的正面教育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一些矛盾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探究其根源,探索解决的良策,逐步解决和弱化此类矛盾。这样,对我们从事更成功的教学实践大有裨益。相信,会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以此为契机,对此类矛盾进行更深、更广泛的探索。

关键词: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矛盾;解决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因此,课堂教学有其复杂性,而其中所总含的诸多矛盾却是制约课堂教学向深、广、新发展的严重桎梏。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类矛盾做一探讨,以引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一、教学设计的模糊性和教学目标的清晰性之间的矛盾

20世纪的后期,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地上应运而生,它的深远意义已触及社会各阶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每一位教师在领会该《决定》的同时,理应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其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始终把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又是伴随着教学目标的具体设计而实施的。因为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学生个性差异、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原因,教师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总不可避免地忽视某一方面,总以自己的思维习惯来定义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兴趣、能力高下,总把主观的东西带进课堂里去,以致出现忽视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水平的现象。比如:我们在上课时,已经成型的教学设计,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注意的转移或学生接受水平和心理特征的不同,有必要在课堂内随时进行调整,改变某些教学环节,以适应学生思维跳跃快,注意力转移快的特点。这说明教学设计本身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它和实现目标的确定性之间形成一对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弱化这对矛盾,就有可能使我们实施的教育方式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新要求,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驾驭课本的能力、捕捉学生心理的能力都要加强;老师和学生要有更多的交流,增进理的能力都要加强;老师和学生要有更多的交流,增进了解;掌握更多的学生学习心理动态,把学生的动态发展特征纳入到教学设计中,以发展、运动的理念来备课。

二、事实上的应试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

推行素质教育是促进我国社会进步的根本,而学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成败,所以,学校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模式至关重要。可是目前还有许多学校还在“一切为了分数”的思想指导下努力推行应试教育,以升学率来衡量一个老师的教学效果,加上社会上一些家长对“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解不深,对老师也仅要求在“分高则行”的层次上,学校和老师则为了迎合家长“期望”,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根本目的,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仅培养“应试的能手”,完全抛弃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实实在在地搞应试教育。从教育目的来说,这完全是现代教育的异化,是不重视人的综合发展,是惟智主义的恶性膨胀,是形而上学在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复燃。可是,它仍然在教育环境中有片沃土,尤其在农村更为普遍。虽然提倡素质教育,却在事实上推行应试教育。二者的矛盾存在,说明目前教师

的教育思想还有待提高,还没有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解脱出来。为了培养适应高科技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尽快解决这一矛盾现象。

三、课堂教学的正面教育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之间的矛盾

课堂教学,总是引导学生个性品质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总渗透着思想道德的教育,不管语数外,还是政史地等各学科都在教学大纲中提出了相应的思想教育的目标,并贯穿始终。比如:用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来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心理;或者用历史上的奸恶邪毒之人来警示学生,牢记教训。并且各個学校都把思想教育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从小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埋下善良和正直的种子。

纵观所有的中小学课本,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兴趣、爱好及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鼓舞,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充满爱心的性格趋向,塑造高尚、进步的健康人格,但是,现在仍有许多老师把思想教育局限在抽象的道德说教上,不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所以学生始终有一种排斥心理,有一种不相信不信任的态度,如此这般,思想教育则难矣。而与此相反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便捷足先登,占领了学生脆弱单一的思想领域,把各种不良的风气及社会落后愚昧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可往往在课堂上老师千叮万嘱的健康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的事实教育下轰然倾倒,学生的心理倾向走向了正面教育的反面,心理完全失衡,令社会和学校为之惋惜。但是能不能避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答案是否定的。

人是社会的人,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人的活动范围和交际对象在逐渐扩大,耳闻目睹的事总比抽象的说教要具有说服力,古人言“耳濡目染,不学以能”,说的也是此意,加之学生性格的不稳定和可塑性,都大大增强了学生错误思想倾向的可能性。所以现代教师在现代社会中所肩负的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逐步使学生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经得起风吹雨打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赵敏,江月孙.学校管理学新编[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23.

[2]郭继东.学校组织与管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6):56.

[3]谢祥清,杨曼英.素质教育教[M].湖南师大出版社,2007(12):67.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解决策略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