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用于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9-10-19 08:24夏越超东北国际医院普通外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9期
关键词:开腹根治术进展

夏越超 东北国际医院普通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用于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8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2018年10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对照组(39例,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9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较对照组(89.74%)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显著较对照组(15.38%)低,P<0.05。结论: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理想,且较开腹手术安全性更高。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体发病与环境、饮食和遗传因素相关,我国发病率较高,且早期存在隐匿性特征,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目前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为公认有效治疗方式,且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应用不断推广,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较开腹手术具有明显微创优势,但腹腔镜根治术技术难度较大,是否能达到根治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究[2]。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经验,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8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2018年10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4~69岁,平均(51.73±2.89)岁,ASA等级:Ⅰ级:12例,Ⅱ级:20例,Ⅲ级:7例,肿瘤部位:胃角、胃窦:19例,胃体:10例,贲门:1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35~69岁,平均(52.41±2.79)岁,ASA等级:Ⅰ级:11例,Ⅱ级:20例,Ⅲ级:8例,肿瘤部位:胃角、胃窦:18例,胃体:10例,贲门: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接受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手术方式采取常规胃癌D2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仰卧,行头高较低截石位,头部抬高20~30°,两腿分开大约30°,给予患者全身麻醉,采取常规三孔法,创建二氧化碳气腹,压力控制在10~12mmHg,置入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状况,随后沿着横结肠将大网膜切开,沿着胃大弯处向贲门方向清扫淋巴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明确胃短血管分支数保留情况,随后向幽门区清扫,再将胰腺被膜切除,沿着小弯侧对小网膜区淋巴结进行清扫,对胃左右血管进行结扎,清扫结束后确定腹上区正中位置,设置辅助切口,完成吻合操作,全胃切除性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远端胃切除性Roux-en-Y残胃空肠吻合术。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估比较: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残胃无异常情况,病情基本稳定;②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病情恢复,但未到显效程度;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前两个等级患者占比之和[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统计十二指肠残端出血、吻合口出血、残胃无力。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行χ2进行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89.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39,n/%)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显著较对照组(15.38%)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39,n/%)

3.讨论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确诊后均发展至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且病死率较高,目前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尚未统一,但大量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证实,无远处转移进展期胃癌患者应接受D2范围标准的胃癌根治术治疗,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及技术要求,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尚未形成统一方案,临床应用情况仍需进一步探究,在提高疗效的同时确保患者安全[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较对照组(89.74%)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显著较对照组(15.38%)低,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目前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日益成熟,且临床学习曲线明显缩短,腹腔镜根治术开展可行性增强,使得腹腔镜根治术微创优势得以进一步体现,对患者创伤较小,且超声刀凝固作用理想,在淋巴结清扫时不易出现肿瘤细胞自淋巴管脱落情况,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控制优于开腹手术。同时在具体治疗开展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遵照开腹手术治疗原则,必须保证对肿瘤及周围组织整块切除,且严格遵照肿瘤操作非接触性原则,保证淋巴结清扫彻底性,以此确保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但是为了确保患者安全,临床治疗时还应充分考虑气腹影响情况,本次研究中气腹压控制在10~12mmHg,患者未出现心肺方面并发症,提示此标准安全性较高,与以往临床经验相符,若在治疗中此标准下出现心肺功能减退情况,可适当降低气腹压,维持在8~10mmHg范围内[5]。

综上所述,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理想,且较开腹手术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开腹根治术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