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DCA方法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

2019-10-19 08:24孙海艳周永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9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科室阶段

孙海艳 周永帅

1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医学工程科 (陕西 西安 710032)

2 空军军医大学 教保处 (陕西 西安 710032)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应用PDCA方法的作用和效果。方法:以本院ICU科室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管理前阶段,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管理后阶段,分别选取时间段报告医疗设备质量控制100件,对比管理前后的设备维修管理现状。结果:管理后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规范化水平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能显著提升管理的规范化和整体水平。

现阶段医疗机构生存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身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水平,对于提升竞争力方面产生着重要作用,甚至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发展[1]。但是,医疗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体系庞大,制度执行的力度和难度都很大,导致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整体水平比较低[2]。因此,务必积极进行医疗设备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本文对PDCA循环模式在本院实施效果进行探讨,以本院管理前后的100件为对象,整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ICU科室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管理前阶段,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管理后阶段,均选取医疗质控设备100件为对象,管理前包括呼吸ICU 44件,重症医学56件;管理后选取的重症医学科59件,呼吸ICU 41件。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管理前,主要是实施随机抽签方法,对科室内设备应用情况进行质控管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如下:①P计划阶段: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疗设备质控管

理的规范化程序和工作制度,从质控、状态标签悬挂、一级、二级保养质控方面着手,严格执行新的管理规范制度,并且制定人员培训的相关制度,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务必积极参与质控培训工作,考核合格之后才能顺利上岗工作;②D实施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由质控小组严格按照制定的规范和规章制度,监督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并且检验制度实施的力度,观察执行过程,合理对科室设置的质控资料进行配置,使得资源位置结构更加合理化,全面加强监督和调查的力度,让科室人员都树立一种质控管理意识,人人参与、人人监督。③C检查阶段:每月设备科汇总各科室上交的质控数据,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和整改整个项目管理的执行制度,不断解决新的问题。④A处理阶段: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整理,丰富工作经验,将有效的经验及时以报告形式,向全院反馈;发现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进行下一个循环。

1.3 观察指标

比较管理前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执行率,包括质控、标签悬挂、一级、二级保养项目的执行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χ2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如性别、百分比等,平均年龄、病程数据比较采用±s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PDCA循环之后,管理后的医疗设备质控执行率高于管理前,状态标记悬挂执行率、一级、二级保养表填写执行率均显著较管理前提升(P<0.05),详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执行率比较(n=100,n/%)

3.讨论

医疗设备的质控管理工作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着医院的市场地位和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探索新型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是一个的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3]。本文实施的PDCA循环管理方法,一共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计划阶段,然后依次是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和行动阶段[4]。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扣,周而复始,属于一种全面的、科学的质控管理手段,在全面管理模式实施前,所有决策的制定都是在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开展,结合应用方法和技术,进而使工作程序合理有序,改善管理水平,最终提升医疗设备整体管理水平[5]。

在本次研究中,科室引进并实施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之后,最终整体质控执行率均得到提升,设备保养表填写及保养管理维护工作的执行率也提升,工作人员均认真执行标签张贴、标牌悬挂等工作,使整个医院的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治疗较管理前得到了明显提升,效果非常理想。表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理想。在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设备维修管理时,一定要求工作人员认真积极参与到培训工作中,并且严格执行管理规范制度,发挥自身的作用,全面树立一种质量管理的意识,从而做好监督工作和执行工作。首先,就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医院必须建立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于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时的辐射管理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保养的项目,对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等进行相关的规范,保证医疗设备中的管理工作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还应该完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设备的信息管理档案,并且对设备的维护进行预防性管理,及时进行设备参数和性能的检测、校准,对于临床应用的效果和风险等进行评估。根据医院情况可以建立医疗设备的风险评估系统,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每一个类别的设备,进行量化确定风险级别,根据风险管理系统进行重点设备的重点管理。在指导医疗设备维护方案的建立时,注重定性走向的设备风险分析。其次,关于设备的维护,应该形成规范的维护计划,将维护保养工作始终贯穿在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长期工作中,一定要对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问题进行预防维护,按照不同类别的设备和特点,制定不同的定期维护的计划和方案,分别由工程师进行定期检查和巡检,按照表格内的要求和内容进行检查和记录,医学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可分为一般性保养和维护,还有特殊性的保养和维护。在制度、方案和计划执行阶段,一定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能全面做好质量控制,加强定期维护,从而能全面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和认真落实,为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逐渐推行PDCA循环程序,不断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设备管理维修工作中,能提升整体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科室阶段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提高建筑机电工程项目安装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熔铸“祥龙文化”品牌 提升五精管理水平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