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田园城市的理解

2019-10-19 20:20李春丽
建筑与装饰 2019年12期
关键词:乡村城市规划

李春丽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无限制的膨胀,导致许多城市问题愈来愈严重,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再次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以期从中探寻到解决当今城市病的些许办法,可是其中却产生了许多误解。本文从《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最易让人产生误读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能为学习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者提供些微帮助。

关键词 田园城市;社会城市;城市规划;乡村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Garden City

SiChuan Univercity of Arts and Science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unlimited expansion of city scale, many urban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Howards 《The Garden City of Tomorrow》 has once again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 in order to find some solutions to the urban diseases of today, but many misunderstandings have arisen.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most misreading aspects of 《Tomorrows Garden City》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study of Howards Garden City Theory.

Key words Garden City; Social City; Urban planning; Countryside

引言

1898年10月埃比尼泽.霍华德发表了其传世名著《明日:一条真正通向改革的和平道路》,时隔四年后的1902年该书以《明日的田园城市》命名再版,此书名一直沿用至今。此书的出现,代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理想生活环境的描绘与探索。今天,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依旧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虽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并未真正实践成功,但是现在却有可能由于情况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达而出现转机。正如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倡导者弗雷德里克.詹姆斯.奥斯本在该书1946年版序言中所说的:“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一张将近50年(如今是121年)的蓝图。令人惊讶的不是它的边缘已经褪色,而是它的中心依旧清晰、醒目。”由此可见,今天我们再次研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依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

1“花园城市”与“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原英文为“Garden City”,而garden的中文意思则可表示各种园地,可以是:花园、果园、菜园、苗圃等等,因此有些学者就把“Garden City”翻译成“花园城市”,并说成是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如果仅就“Garden City”译成“花园城市”这无可非议,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翻译的正确性,但如果把霍华德的思想表述成“花园城市”思想,这就有点偏离霍华德的学术观点[3]。

纵观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全书,虽然在田园城市中设置有林荫大道和中央公园,但是却很少看到霍华德用大篇幅对城市花园或绿地进行描述,全书的重点也并非放在对园林绿化的处理手法上,也没有计划给住户提供大面积的花园,仅就田园城市的用地规模以及居住人数就可以算出,田园城市其实是一座居住密度相当高的城市。而且刘易斯·芒福德曾在《城市发展史》中说道:“田园城市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它有花园和绿地:它与别的城市全然不同的创新之处在于它通过一个组合体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加以合理而有序的处理。”由此可见,将霍华德的理论描述为“花园城市”难免让人联想到有花有水园林般的城市,这就会对霍华德的本质思想产生极大的误解。而霍华德的本质目的是创建一座城市——乡村结合的城市,打破旧传统中城市、乡村分离的格局,从而解决现今城市中出现的人口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以及贫民窟等问题,由此,我更愿意用“田园城市”来表达霍华德的理论,因为“田”字更容易让人想到“乡”[4]。

2“三磁铁”理论

译注

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描绘了著名的“三磁铁”图,他认为“乡村”“城市”属于两块不同类型的磁铁,而人类是磁针,这两块磁铁对人類都有吸引力,但是由于城市相比乡村具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发达的经济、更繁荣的文化以及更多的生活方式等优点,它对人类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于是许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而给城市带来许多问题,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以及贫民窟等等城市病,而乡村却变得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这些社会问题使霍华德想到必须寻找到第三块磁铁“城市——乡村”磁铁,它具有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点,同时又规避了城市、乡村各自的缺陷。因此,它会具有比城市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城市人口的重分布,解决上述的社会问题。在“三磁铁”图中心处,霍华德提出了中心问题:他们何去何从?由此可见,霍华德关心的是人民,而这里的人民:至少是劳动人民。可见,《明日的田园城市》要建设的是人民大众的城市,没有贫民窟的城市,土地公有的城市,他关心的是普通老百姓,而不是统治阶级的利益[5]。

3“田园城市”与“社会城市”

在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对田园城市的用地规模及人口数量有明确的描述:城市用地1000英亩,农业用地5000英亩,人口32000人:其中30000人在城区,2000人在农村。由此可见,田园城市其实是一座人口密度相对比较高的城市,即平均每人城市用地面积为135平方米,而农业用地是环绕城区的永久性绿带。1919年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与霍华德协商,给田园城市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从其定义可知,田园城市是一座规模不大,乡村结合的新型城市,对城市人口数量有严格规定,若人口数量超过32000人,则超过人数需由新建立的城市来接管[6]。

霍华德的终极目标并非田园城市,而是规模更大的城市群,即为社会城市。社会城市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多个田园城市组成的城市群。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对社会城市的用地规模及人口数量也有详尽的描述。其描写到:一个面积12000英亩、人口53000人的中心城市和若干个面积6000英亩、人口32000人的田园城市,共同组成一个有永久农业带分隔的总面积在66000英亩、人口250000人的城市群,即为社会城市。各城市之间有放射交织的道路、环形市际铁路;从中心城市向各田园城市放射的地上道路、地下铁路、环形市际运河以及从中心城市边缘向田园城市放射的可通向海洋的大运河,这些交通网络将社会城市连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有利于各城市之间资源、能源、人员等等的互通[7]。

现今,许多人把卫星城市误解为霍华德的社会城市,其实二者有本质的差异。社会城市中中心城市与各田园城市之间有农业带作为永久分隔,无论中心城市或田园城市如何扩展都不能占用农业用地,从而限制了中心城市及田园城市的无限制扩张。而近来的卫星城却没有这一强制性规定,因此也就出现了随着各卫星城得逐渐发展扩张,最后卫星城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块大饼似的城市,因此卫星城与霍华德的社会城市只是形似,拥有本质上的区别[8]。

4田园城市的未来预期

田园城市作为城市规划史上的里程碑,它的理论思想渗透到后来的许多城市规划中。如今虽然时间已过去100多年,但霍华德的理论思想在这21世纪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甚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理论思想可能会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进而成为现实[9]。

首先,21世纪高速发展的信息通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地依赖于网络,从而有些工作也就可以不用聚集在一起而只需在家中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通信手段即可完成,因此繁忙的高速公路可能被同样繁忙的通信网络所取代,新城对老城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再则,21世纪便捷的地上地下交通网络,使得无论到任何地方都变得高速便捷,因此即使有人需到较远的地方工作或娱乐也变得非常方便,从而对人口的重分布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再是,21世纪新兴高科技产业相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对能源、土地以及劳动力的需求都大大减弱以及对资源的利用不再受到空间以及城市规模的限制,因此以此作为支柱产业的田园城市很可能实现自给自足的理想。然后,21世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对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需求愈加强烈、对生活、生产环境更加注重,这就为兼具城市生活优越性以及乡村生活优美性的田园城市的建设注入了民众力量。最后,近些年中国政府一再强调“城乡一体”“消除城乡差距”的战略举措,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2018年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可见田园城市建设可拥有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及资金支持。综上所述,天时地利人和,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田园城市的建设终将不再是梦、不再是理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10]。

参考文献

[1]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9.

[2] 金经元.我们如何理解“田园城市”[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4):1-12.

[3] 金经元.《明日的田园城市》的人民性标志着城市规划的新纪元[J].城市规划汇刊,1998,(6):1-4.

[4] 费移山,王建国.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个世纪的追求[J].规划师,2002,(2):88-90.

[5] 黄光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J].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2,(3):63-70.

[6] 李敏.从田园城市到大地园林化——人类聚居环境绿色空间规划思想的发展[J].建筑学报,1995,(6):10-14.

[7] 孙施文.田园城市思想及其传承[J].时代建筑,2011,(5):18-22.

[8] 吳良镛.中国传统人居理念对当地城市设计的启发[J].世界建筑,2001,(1):82-85.

[9]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J].规划师论坛,2001,(6):5-8.

[10] 王志章、赵贞、谭霞.从田园城市到知识城市:国外城市发展理论管窥[J].城市发展研究,2010,(8):25-30.

猜你喜欢
乡村城市规划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
那些“搞城市规划的人”到底是谁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