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灰补层助力油井高效生产

2019-10-19 12:46姜元元
石油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含水固井油层

摘要:锦612块由于构造不落实、储层发育变化大等问题,由于高含水井地处锦612块高产能井区,对于区块产能建设意义重大,有必要立刻对该井开展地质研究,分析其出水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理。

关键词:地质研究;锦612块;固井质量;测试;大修;挤灰;

一、油藏基本情况

锦612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上台阶,开发目的层为沙一+二段的兴隆台油层。含油面积1.98km2,石油地质储量442.98×104t。油層高点埋深:-920米,为普通稠油油藏。

兴Ⅰ油层组基本不含油。

兴Ⅱ油层组为主要含油目的层,油藏埋深-890.0~-1080m,含油井段长7.0~33.0m,向构造低部位及储层发育较差部位减薄。

兴Ⅱ1砂岩组因储层不发育,油层发育较差;兴Ⅱ3砂岩组基本为水层;兴Ⅱ2

砂岩组油藏埋深-920.0~-980.0m,油层厚度6.0~23.3m,平均13.9m;

兴Ⅱ2砂岩组各小层中,以兴Ⅱ21、兴Ⅱ22小层油层最发育,平均油层厚度大于4.0m,其次是兴Ⅱ23小层,平均油层厚度为3.0m,兴Ⅱ24小层油层发育较差,平均油层厚度为1.5m(表1)。

平面上,油层分布受岩性和构造控制。主力目的层兴Ⅱ2组各小层油层大面积连片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其次表现为构造高部位油层厚度较大,向低部位减薄。

兴Ⅱ24小层,油层分布受沉积储层控制明显,仅在锦612-12-18断块中部局部集中发育,以该区为中心,油层向四周减薄,大部分油层不发育。

兴Ⅱ23小层,以锦612-12-18断块中部的锦7-15-15、锦7-15-17一带最发育,油层厚度大于5m,局部井区达7m,向西部、北部和东部减薄,在锦612-大H101导附近增厚至2m以上,区块其余部位,油层厚度不足1m。

兴Ⅱ22小层,锦612-12-18断块中部锦7-15-15~锦7-17-15一带至锦612-大H101导一带油层最发育,油层厚度大于5m,向西部和北部减薄,北部锦612-12-18井以北,油层厚度小于2m。

兴Ⅱ21小层,各断块油层最发育,锦612-12-18断块的锦7-15-15~锦7-17-13至锦612-12-18一带油层厚度大于5m,以该区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减薄,油层厚度一般为2~4m。

二、部分油井出水严重

锦7-15-19井为锦612区块兴隆台油层2018年1月份投产的新井,开井一周后即高含水,日产液15.6吨,含水近100%,5月即因高含水停井。由于该井地处锦612块高产能井区,最高日产油可达10吨,对于区块产能建设意义重大,有必要立刻对该井开展地质研究,分析其出水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理。

锦7-33-29井为锦612区块兴隆台油层2017年12月份投产的新井,于2019年2月份高含水生产,日产液14.3吨,含水近92.2%,3月初实施固井质量测试。由于该井地处锦612块高产能井区,最高日产油可达9吨,对于区块产能建设意义重大。

三、油井高含水研究

锦612-12-18块兴隆台油层为纯油藏,没有边底水,同时根据水分析数据,该井出水为地层水,非蒸汽吞吐排水期注入蒸汽回吐。

井筒内未发现套变、套漏等问题,该井出水非井筒内问题导致。

在排除地质因素、井筒内因素的可能后,怀疑其他层位的地层水由套管外窜入井内,发生管外窜槽,所以对该井复测了固井质量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油层段附近界面胶结差。

由于油井固井质量差,导致上部水层中的地层水沿井筒外部下窜,并于射孔井段窜入井筒内,同时由于油水粘度差异大,一旦有水入侵,将导致原油无法采出,最终导致高含水.

针对管外窜槽现象,采用创新的射孔分割油、水层,全井段挤灰的方式,阻隔上、下层系地层水的入侵。

四、解决方案

1、锦7-15-19井全井段挤灰重新射孔

依据治理措施,针对固井质量的问题,实施油层段上部射1m孔、下部射1m孔、全井段挤灰封堵措。为保证单井产能,采用140枪防砂射孔补原井段,注汽生产。

该井2018.9大修完成,复测固井质量后发现油层段上下井段一、二界面胶结良好,挤灰封堵成功。2018.11射孔注汽,2018年末下泵生产,日产油迅速上升,措施后日产油可达10吨,预计可增油量2000吨。

2、锦7-33-29井全井段挤灰重新射孔

依据治理措施,针对固井质量的问题,实施油层段上部射1m孔、下部射1m孔、全井段挤灰封堵措。为保证单井产能,采用127枪防砂射孔方式,而后注汽生产。

2019.6该井大修挤灰完成,2019.7射孔注汽,2019年8月初下泵生产,日产油迅速上升,措施后日产油可达3.6吨,预计可增油量700吨。

五、结论

本次针对锦7-15-19、锦7-33-29井的治理,成功提高了区块产能,完善了井网,同时也对该块其他油井的综合治理起到积极作用,研究及治理办法也可借鉴使用,对同类油藏有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姜元元(1985-),女,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现在中油辽河油田公司锦州采油厂地质研究所从事开发地质工作。

猜你喜欢
高含水固井油层
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研究
HD高含水油田水平井适应性评价研究
高含水油田聚合物驱注入工艺全要素评价分析
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
石油固井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描述及综合挖潜对策
锦45块老区边部潜力再评价及配套挖潜技术研究
固井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及运用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