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独体字书写规律新编探索

2019-10-19 07:44邓朝
家长·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硬笔书法

邓朝

摘要:任何一件事情在长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规律,只不过根据探索者的需要,有的简单易懂,有的错综复杂。但无论怎样,编写者都是根据自己在某件事情上投入精力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关键词:新编规律;上短下长;左短右长

喜欢写字的人都是一样的,当完全地、系统地写会了中国汉字的每一个字之后,就会想到:把中国汉字,根据他们形状的不同如正方形结构、长方形结构、菱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等,进行分类,以便学习者在书写的过程中,更快、更好地掌握,写好中国汉字。

一、新编规律指导思想

1.练字口令式训练重要性。本人是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目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7年。作为一名有体育经历的人,深知口令在偌大的田径场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教师的哨声、口令是统一明确的,经过一个时间段的训练,同学们会井井有条、整整齐齐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那么,我认为练字也是一样的。只要教师在教学生写字的过程当中能具备像体育课教学一样口令式的练字方法,这一班学生就能快速地掌握楷书的基本写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写好字。

2.拆思维是形成规律的敲门砖。中国汉字最基本的笔画就是“点、横、竖、撇、捺、钩、折、提(挑)”,因此,再复杂(笔画多)的汉字,用拆字的思维去分析,均是这些笔画构成。规则的编写,必须在古帖中找到踪迹。在面对教学对象书写能力的不同时,我们可以调整古帖中原本的书写方法与结构之美,告别刻薄的死规定、生搬硬套。可以将古帖中的笔画之美、结构之美,分步骤地完成,也就是先引导初学者在一段时间内,训练完成规定字的结构后,再进行笔画美感的训练。

3.利用规律指导练字的主导地位。要引导初学者对字的“笔画长短、位置关系”有规律性的新认识与新理解。使书写出来的字,完全可以用规律去检查、验证,得到不難看的结果。只有这样,我们的规律才有意义,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初学者、中小学生练字的作用,才能完全将“规律”成为数以千万的小学生写好字,走向“硬笔书法”的一个重要启蒙教育。

二、新编规律探索与论述

1.观察“二”“三”“工”“土”“干”“王”“里”“耳”“井”“开”“川”“正”“中”“丰”。总结出这些字都是“横”、“竖”笔画组合而成的。根据“横”画出现时的长短与所在的位置,我们不难发现:上面短而下面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要求同学们掌握“上短下长”的规律。如:“王”字,书法字帖的要求是“中横、短横、长横”,而我们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写成“短横、短横、长横”(注:特殊的字如“士”字等极少数字,在这里不可应用规律,其余均可)。

根据“竖”画出现时的长短与所在的位置,我们也不难发现:左边短而右边长,因此我们也完全可以要求同学们掌握“左短右长”的规律。

2.观察第①组“人”“入”“全”“金”“会”“今”“令”“个”“食”第②组“木”“未”“水”“永”“冬”“条”“登”“圣”“春”“卷”“祭”第③组“文”“欠”“交”“义”“又”“久”“攵”(反文旁可用此规律)。总结出这些字“撇”“捺”会同时出现,根据“撇”“捺”角度关系、位置关系、高低关系。角度:基本夹角在90°左右,可以索性规定为90°,来进行初期教学;位置关系:“撇”“捺”一般在字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出现。(注:“撇”“捺”出现在上中部时,一般是字最宽的部分。

因此,“撇”“捺”书写规律可以综合总结为:“撇捺直角一样齐”。

以上为本人对“横、竖、撇、捺”组合的基本论述。后续我会将本人的心得再次发表进行更新,与社会同仁共同探索。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独体字‘书写规律研究”(项目编号:GS[2019]GHB1728)研究成果。

(责编  侯 芳)

参考文献:

[1]庞英华.当代小学硬笔书法教育中的规律性研究[J]. 艺术科技,2019(10).

猜你喜欢
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慈善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幽幽墨香,点点绿意
新冠疫情下小学硬笔书法线上教学思考
《满江红.贺新中国70寿辰》(硬笔书法)
彭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