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民间永不朽

2019-10-19 07:07聊城市茌平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关键词:李夫人花样汉武帝

聊城市茌平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剪纸,就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镂空图案,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剪纸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民间技艺,一幅好的剪纸要做到“方如青砖、圆如明月、线如发丝、尖如麦芒”。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勤劳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通过镂空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无疑是剪纸的雏形。我国最早有关剪纸的记载来源于“剪桐封弟”的故事,周成王以梧桐叶剪成圭的形状,把唐作为封地封赐给叔虞。也有学者认为剪纸起源于汉武帝时,汉武帝爱妃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思念不已,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用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晚上用白布围上后借灯烛照亮,请汉武帝远观,李夫人的影像剪得栩栩如生,汉武帝看后非常高兴。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该从东汉蔡伦发明纸以后开始算起。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剪紙作品是上世纪60年代前后在中国新疆丝绸故道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的剪纸,据文献记载,其创作年代应该是南北朝时期。

剪纸按地域可以分为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北方剪纸粗犷大方,南方剪纸精巧细腻。一般来说,北方剪纸造型古朴,生活气息浓郁,朴实夸张,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剪纸艺人多用大块面来表现剪纸作品。而南方剪纸以小巧精致为美,讲究细腻写实,剪纸艺人能在巴掌大小的纸上镂空刻出千百刀。郭沫若先生曾将南北方剪纸的风格特点说得非常清楚:“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北方剪纸以陕西剪纸、山东剪纸最为有名。陕西剪纸在中国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国古代民间传统纹样,如抓髻娃娃、蛇盘兔等。山东剪纸的鱼戏莲、四季平安等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南方剪纸以江苏金坛刻纸以及广东、福建等地的剪纸较为有名,福建等地刻画山禽家畜的作品较多,广东一带以礼品花为主。

剪纸按表现题材可以分为民俗剪纸、吉祥图案、戏曲传说故事等。民俗剪纸多表现“二十四节气”“年俗”等主题。吉祥寓意的题材如“福寿三多”“四季平安”“事事如意”“连年有余”等,这些剪纸多以谐音、喻意、象征进行表现。其中“福寿三多”即佛手、桃、石榴,佛手谐音“福”,桃子喻意“寿”,石榴象征“多子”,这三样组合在一起,也称“华封三祝”,典出《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请祝圣人,使圣人富,使圣人寿,使圣人多男子。”戏曲传说故事题材的则多以民间传说为主,如《白蛇传》《八仙过海》《福禄寿》等。

剪纸按色彩可以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单色剪纸按照折叠方法又可以分为:对称剪纸、二方连续剪纸、团花剪纸等。多色剪纸可以分为:染色剪纸、拼色剪纸、填色剪纸、衬色剪纸。其中,单色剪纸以团花剪纸最为常见,团花是剪纸的一种常见的布局格式,通过这种布局剪出来的剪纸呈圆形花样或四方花样,也有的呈长方形花样,这种花样四面均齐,通过对角折叠几次,巧手的剪纸艺人只需要剪出团花的八分之一,打开之后便可呈现一个完整的圆形或正方形团花。我国最早出土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剪纸      “对猴团花”“对鹿团花”“忍冬团花”,即为团花格式。由此可见,团花是剪纸中最为古老的一种布局方式。说到多色剪纸,我们不得不说一说河北蔚县的染色剪纸,这种剪纸先以白色宣纸刻成,然后用品色加酒进行染色,熟练的刻纸工人一次可以刻出上百张剪纸,染色工人一次可染5至7张剪纸。

剪纸按用途可以分为:张贴用、摆衬用、刺绣用、印染用四类。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上作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灯笼花等。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祭品、供品,如喜花、馒馒花、脸盆花等。刺绣用即用于衣饰、鞋帽、枕头,如鞋面花、枕头花、帽花等。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多用于被面、包袱、围巾等。

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的剪纸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对剪纸艺术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是探寻中华文化之根的需要,更是完善和丰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完整内容的要求。

猜你喜欢
李夫人花样汉武帝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汉武帝好推理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花样人生
树为何名
花样美式
古老的皮影戏
花样折纸
花样雕塑
你还敢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