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瓶花三部曲浅析

2019-10-20 14:21甘达徐寅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6期
关键词:花艺

甘达 徐寅岚

摘 要:明代中晚期,高濂的《遵生八笺》、张谦德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集中出现。将三本著作放在一起,解析它们在花道、花艺和花技方面的意趣异同,以便读者更好去阅读理解原文,思辨取舍。

关键词:花道;花艺;花技;瓶花;传统插花

1 三本著作概述

万历十九年(1591)的夏天,西子湖畔山满楼的主人高濂编撰完成了《遵生八笺》十九卷,刊行于世。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钱塘人氏,早年在京中任职,是礼部鸿胪寺的属官,掌管朝会、庆典、外交等礼仪事务。归隐西湖后修筑藏书楼广收古籍,尤以宋本居多。不论诸子百家、诗文传记、稗官野史、三教九流兼收并蓄。同时他爱好博杂,凡琴棋书画、花香酒茶、文房收藏、园林布景、种养饮馔、内丹外引、占卜风水无不涉猎,最终编撰出这本集大成的雅道丛书。后人将《燕闲清赏笺下卷》中的《瓶花三说》一章单列出来作为花道研究的参考,殊不知书中更有其他章节,如《书斋清供花草六种入格》《插瓶花法》《高子拟花荣辱评》《高子草花三品说》《高子花榭诠评》《高子书斋说》也涉及插花内容,更有各类花谱也值得传统插花的研究者借鉴。从《遵生八笺》的自序中看,高濂写作的初衷是遵循天生地养人事,无论富贵贫贱,都应自得自尊,知足常乐。这些清赏玩好,都是修身养性的手段,真正心悟体行雅道的人,应该得鱼忘筌,逍遥象外,如同出尘罗汉、住世真仙一般。另外屠隆、李时英在序言中盛赞《遵生八笺》是心有所寄,摄生有道,善莫大焉。

《遵生八笺》刊行四年之后,万历二十三年(1595),家住苏州昆山的张谦德将《瓶花谱》付梓,那年他刚满18岁。张谦德,后改名丑,字青父,号米庵、蘧觉生、梦蝶斋徒。其父张应文是江南著名收藏家,与王世贞相交莫逆。《瓶花谱》的自序比较简短,也没有他人题序。自序大意如下:像瓶花这类幽栖逸事,特难理解,能了解的人只有亿分之一。当年画家金润还未成年之时也写过关于瓶花的书,虽然我年纪小,聊作数言,其中的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定[1]。从《遵生八笺》和《瓶花谱》刊行的时间和地域看,张谦德写作之时很可能读过《遵生八笺》,他也深知旁人会对此书心存疑问,所以有此一说。

《瓶花谱》刊行四年后,万历二十七年(1599),时任北京国子监助教的袁宏道编撰了《瓶史》。每隔四年出版一本,瓶花三部曲的聚首真是无巧不成书。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他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倡导诗文创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对于禅宗净土的修行实践,他也有精深独到的阐述。正如他在自序中说,雅人逸士抛却声色犬马,寄情山水花竹,这是争名逐利者所不爱的,因此不会带来祸害。瓶花是山水花竹的缩影,少了莳花浇苗的辛劳,多了案头清赏的雅趣,是“取者不贪,遇者不争”[2]的暂时快心事。《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在题序中说:按石公所论,花寄身于瓶得以保全,从此不受风雨侵袭,免遭俗汉粗妇侮辱,花便成了幽居瓶中的隐者,石公真是爱花以德啊。

总体来说,瓶花三部曲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上作者的心得感悟编撰汇集而成。只是张谦德的经验和阅历较少,所以编撰的内容较多而创作的内容较少。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遵生八笺》是一部包含了瓶花艺术的博杂精深的鸿篇巨制,而张谦德的《瓶花谱》以及袁宏道的《瓶史》都是关于插花的专著。

2 花材、花器及养护宜忌

本节所讨论的是插花的技巧,包括花材的选取和养护、花器的选用、插花用水和其他禁忌等。

2.1 花材的分类

关于花材的分类,《瓶花谱》基本沿用的是宋人张翊《花经》的内容和形式,稍做增删,将花材分为九品九命,共68种。但只是罗列花名等级,而没有花材的分类和特征,容易引起歧义。例如,一品中的“滇茶”,二品中的“黄白山茶”“茶花”,三品中的“蜀茶”,都是山茶属花卉,对选材的指导意义不大。

《瓶史》中没有陈列花材,只是说春季用梅、海棠,夏季用牡丹、芍药、石榴,秋季用桂花、莲、菊,冬季用蜡梅。然后指出这些花卉中的珍贵品种,如“梅以重叶、绿萼、玉蝶、百叶缃梅为上”[3]。这似乎在花材选用上过于保守,他给出的理由是宁缺毋滥,虽有其他四季花材,“终不敢滥及凡卉”,实在没有佳卉之时,宁可插些翠竹、松柏。另外在《使令》一章中,袁宏道提出花材主次分类,并形象地比喻为正妻和侍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蜡梅以水仙为婢”这样的搭配沿用至今。

《遵生八笺》中将牡丹、芍药、兰花、菊花、竹单独作谱,详尽说明品种特征以及种植养护之法。此外还有多达124种花草条目,每种都有状貌或花期或别名考异,清晰明了,基本涵盖了明代广泛种植的花材。另一章节《高子草花三品说》将花材分为三类,上乘有各色兰、牡丹等31种,可供琴书清赏。中乘如戎葵、水仙等78种,正宜妆点四时。下乘为史君子、满天星等33种,可以填补花林疏缺。這样的主次分类有独到之处。

2.2 花材的插作养护

关于花材的插作养护,《遵生八笺》中提到几个技巧:①用沸水灌瓶插牡丹、芍药、戎葵、凤仙花、芙蓉花这类柔枝花卉,紧塞瓶口,花叶能保鲜不憔悴。②将栀子花折处捶碎擦盐,然后入水,花不会黄变。③荷花用乱发缠绕断口,再用泥封窍,先将其放入瓶中,然后加水,不易腐败。④海棠花用薄荷叶包裹根部,数日不谢。⑤插竹枝,先在瓶底放一撮泥。⑥肉汤去油后用来插梅花,可以开花甚至结果。⑦冬天用锡管盛水插花,避免瓷瓶、铜瓶冻裂。另外,在水中投放硫磺可以缓解瓶水结冰的问题,白天放置在南窗,夜晚移近卧榻,也是一种办法。

对应上述第一点,《瓶花谱》中多了一项用沸水插竹枝的表述,这确实会令竹叶的青翠延长数日。

关于上述第二点,《瓶花谱》言:“薝蔔花初折,宜捶碎其根,擦盐少许。”按李时珍记载,明代蜀人误将栀子花认作薝蔔花,此处的表述与《遵生八笺》是一致的。

关于上述第三点,《瓶花谱》称“荷花初折,宜乱发缠根,取泥封窍”,但没有提及荷花先入瓶再加水的这个细节。

上述第四点和第六、第七点的处理办法,《遵生八笺》与《瓶花谱》内容基本一致。《瓶史》对前六点都未提及,只是一笔带过第七点:“冬花宜用锡管,北地天寒,冻冰能裂铜,不独磁瓶,水中投硫黄数钱亦得。”

上述第五点竹枝加泥的办法,《瓶花谱》未提及。

2.3 文房花器的选用

在文房花器的选用方面,《瓶花谱》提倡“宁瘦勿过壮”“宁小勿过大”的原则,高度最好在四寸到一尺之间。《瓶史》则要求花器的精良应与花卉相称,戏谑地说好比玉环、飞燕不应安置于茅屋中歌舞,嵇康、阮籍、贺知章、李白不应邀至路边摊饮酒一样。在花器质地上,张谦德与袁宏道的论述基本一致,都首推古铜瓶,其次是汝、哥、官、钧、定、宣德、成化等瓷瓶。原因是先秦的铜器入土千年,其微环境(土气)非常适合养花。而使用名窑瓷器的原因是,这些窑口生产的瓷器大多素雅可玩,符合文人的审美情调。

《遵生八笺》也持相近观点,进而针对长颈鼓腹(如纸槌瓶)、整体瘦高(如花觚)、小巧圆润(如蜜食罐)等不同花器给出了花枝比例和搭配建议。更难能可贵的是,高濂最后补充说明,这些宜忌是对于家中富藏古瓶旧瓷的人而言。平常人家随意在水瓶甚至是墙缝插上一枝或满把也是可以的,只要有爱花的心就可以了,何必在乎什么样的器具。

2.4 插花禁忌

关于插花禁忌,三者十分相近。《遵生八笺》中说:“瓶忌有环,忌放成对,忌用小口瓮肚瘦足药坛,忌用葫芦瓶。”《瓶花谱》深入阐发:成对有环的瓶一般用于祠堂神龛,不适合清供,还有暗花、茄袋、扁肚、瘦足等样式也不适合文房插花。大体因其富贵庸俗或不够端庄容易倾覆。《遵生八笺》还说:“忌香烟灯煤熏触,忌猫鼠伤残,忌油手拈弄,忌藏密室,夜则须见天日。”这一点是文人插花的普遍共识,《瓶花谱》与之说法基本一致。《瓶史》还提出花下不宜焚香,因为花自有真香,不可与熏香混合。他还调侃当年韩熙载提出的花与香的配伍,无异于竹笋夹肉,是庖厨俗事,非雅士所为。关于插花用水,《遵生八笺》指出:“忌用井水贮瓶,味咸,花多不茂,用河水并天落水始佳。忌以插花之水入口。”《瓶史》中列出了京城周边适宜或不适宜插花的泉水和井水,最好是储备梅雨季节的雨水,大缸内放入烧尽的煤渣,可经年不坏。《瓶花谱》中也以为雨水最佳,其次江湖水,不宜用井水。

3 审美意趣及哲学思想

在瓶花的审美方面,三者如出一辙,因为瓶花的审美基本遵循传统工笔画或写意画的意趣。《遵生八笺》提出的“上茸下瘦,或左高右低,右高左低,或两蟠台接,偃亚偏曲,或挺露一干中出,上簇下蕃,铺盖瓶口,令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若直枝蓬头花朵,不入清供”,被《瓶花谱》照单全收,然后另有补充:“小瓶插花,宜瘦巧,不宜繁杂。若止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屈曲斜袅者。欲插二种,须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者,或两枝彼此各向,先凑簇像生,用麻丝缚定插之。瓶花虽忌繁冗,尤忌花瘦于瓶。须折斜欹花枝铺撒小瓶左右,乃为得体也。瓶中插花,止可一种两种,稍过多便冗杂可厌。独秋花不论也。”对此张谦德提出要“熟玩名人写生画迹”,方可脱俗。《瓶史》中没有具体评价标准,只说不宜太繁或过简,最多两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瓶花的整齐在于参差不齐、意态天然,这才是真整齐,好比李白、苏轼的诗文不拘对偶,率性而天成。

对于如何欣赏瓶花,《瓶史》中提出:“茗赏者上也,谭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赏花与品茗相得益彰,不宜高谈阔论,更不宜饮酒寻欢。另外,“寒花宜初雪、宜雪霁、宜新月、宜暖房;温花宜晴日、宜轻寒、宜华堂;暑花宜雨后、宜快风、宜佳木荫、宜竹下、宜水;凉花宜爽月、宜夕阳、宜空阶、宜苔径、宜古藤巉石边”,对赏花的时间和空间氛围提出了具体要求。袁宏道多次提到“取花如取友”这类观念,将花比作佳客、逸士,奉为花神,并非停留在口头表述,而贯穿于折花、插花和赏花的整个过程,这是《遵生八笺》和《瓶花谱》没有论及的。

《遵生八笺》中有一章《高子拟花荣辱评》,列举了花卉遭遇的荣辱之事各22条,对花事中的雅与俗做出评价。与之类似的,袁宏道在《瓶史》中《监戒》一章中也罗列了“花快意”14条和“花折辱”23条。虽说瓶花是雅俗共赏之乐事,但少不得对世间流俗的批判,如“庸僧谈禅”“吴中赝画”。最后袁宏道做出反思,时下“辱花者多,悦花者少”,应该虚心检点,这样才能近于花道。近现代有人认为这些条目是不切实际的矫情,但考察古人的思想,不应脱离其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了解这些条目,不是要去照抄沿袭,而是学习古人对花的敬爱之心,这也是花道的重要内涵之一。

关于“我是谁”“为什么要插花、赏花”这类问题,《瓶史》做了很好的回答。喜欢瓶花的都是幽人韵士,放弃声色犬马的享乐,不与天下争名逐利,因而寄情山水花竹,流连其间不会带来嫉妒和祸害。高濂从养生怡情、修道静心的角度出发,提及遵生的意义,但并未单独就花道做出阐述。《瓶花谱》中没有涉及此类问题。

4 小结

综上所述,《瓶花谱》主要论及的为技艺,以及部分关于花艺的审美意趣和方法论的内容,但几乎没有涉及花道的哲学思想。行文简练,就花论花,没有过多的主观论断以及文史典故,适合传统插花初学者阅读理解,辩证地借鉴其中技法。《遵生八笺》是一本养生专著,杂糅三教的思想理论。高濂同时指出这些雅事包括花事,既是住世安生的途径,也是出世长生的法门,这就上升到了“道”的高度。之所以罗列条目,考据细类,不過是为增广见闻,拨乱反正罢了。读此书之人如果心悟躬行,始终一念,会明白所谓的清赏雅玩不过是梦幻空花罢了。因为高濂涉猎博杂,学识精深,所以《遵生八笺》特别适合进阶花艺师勉力读懂吃透,以便全面了解瓶花的花材及养护,插作与构图、空间与环境,还有与花道息息相关的茶道、香道、琴道、书法、绘画、收藏和园林等内容。而袁宏道的《瓶史》则融入了禅宗美学思想,将文人插花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是花道师必读的经典。袁宏道“取花如取友”的观念背后的哲思是“物我同一”,本着这样的精神,花,不仅仅是陶冶性情的工具,插花,也就成了参禅悟道的法门。《瓶史》本身的文学性极高,每一段都值得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思辨阐发。无怪乎东邻之国奉《瓶史》为圭臬,创立发扬“宏道流”。

希望每一个有志于复兴弘扬中国传统花道的人都来品读明代瓶花三部曲,思辨践行,去芜存菁,阐发新义,从而将花匠精神提升至花艺精神,进而提升到花道精神,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张谦德,袁宏道.瓶花谱瓶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袁宏道.袁中郎全集[M].上海:世界书局,1935.

[3]高濂.遵生八笺[M].成都:巴蜀书社,1988.6.

猜你喜欢
花艺
鹃子 人生拐弯处一片花海
姹紫嫣红开遍,喜迎新年花市如火
《花艺之旅》新书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浅议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花艺课程的必要性
我们终究要走的都是一条平凡之路二十二due+due花艺工作室
一花一世界
崔春香 四季中的花艺人生
探讨花艺软装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云南花艺培训悄然兴起
花卉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