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探讨

2019-10-20 05:17刘旭
世界家苑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水质监测环境工程监测

刘旭

摘要: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污染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当前全世界都已经认识到了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并且都非常积极的开始了保护工作。 在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中,水质监测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良好的水质监测能够为水资源保护提供有效参考,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下面笔者就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水质监测;环境工程;监测

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提出,为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敲响了警钟。环境工程中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影响至关重要,水质监测作为环境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环保的作用意义重大,掌握好水质监测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 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

1.1 环境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进程发展的加快,环境问题愈加凸显,环境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状况。建国以来形成的传统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污染等等。自2015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环境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重视。

1.2 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水质监测,是指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以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余氯、化学需氧量等为参照指标进行监测,并通过和标准水质进行比对,以此来判断出水源是否遭到污染。在我国环境工程发展进程中,水污染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生活垃圾乱丢乱弃,工业污水随意排放,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化肥残留等等,这些都是造成水质污染的重要源头。不仅污染周边环境,影响美观,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治理水污染问题。水质监测作为治理水污染的重要手段,通过专业的数据对比,问题分析,能够充分了解水污染的源头,水污染的现状、扩张速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为治理水污染问题提供数据资料和经验,帮助专业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设计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最终有效改善水质问题,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 水质监测的相关环节

2.1 制定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具有专业资质和技能的人才能从事这项工作,在开展水质监测的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我国标准的水质监测流程去实施,尽最大可能的避免产生误差,从而影响做出专业的判断。为了做好充足的准备,降低不可控因素对水质监测的影响,提前制定完备的监测方案尤为重要。在制定监测方案时,首先要明确监测的目标和目的,然后确定监测的对象,其次要设计出监测网点,完成以上步骤之后,需要选择监测的技术、仪器等,最后要整理好监测报告的相关要求,这即为完整的方案制定过程。

2.2 收集相关资料

制定出水质监测的方案后,则需要正式开始按照流程实施相关步骤。首先,对要进行监测的水源地做好充足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水源地的地貌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等资料,如降雨量、水位、流向和流速、蒸发量等。其次,要收集水源地附近的城市分布和排水情况、工业布局、确定有哪些污染源以及排污能力。再次,要了解水源地附近是否有相关的自然资源,如有无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的分布情况及周边的土地使用功能等。最后,纵向资料的整理也很有必要,比如近几年这片水源的水质监测情况,水环境相关研究情况等。

2.3 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第一,设置监测断面:包括河流的监测断面,湖泊(水库)的监测断面。

第二,确定采样位置:首先需要对前期收集整合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要保证监测断面的布局设计既有代表性,又能比较全面准确的概括空间布局和变化的规律,既要比较居民区、工业区的不同,也要比较饮用水源区、风景游览区和水利设施区的不同,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设计时要注重灵活性。

2.4 确定采样的时间和频率

根据不同的水源位置和功能,采样的时间点和频率也会有不同。例如,在对甘肃省天水市自来水资源的质量检测环节中,进行了如下的规范:

第一,对水质要求更加严格的饮用水源地:尽可能保证每个月进行一次水质监测,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自行决定,目的是最大可能的保证饮用水源的的安全问题。

第二,普通河流:无论是大河流或是小河流,都需要保证每年不少于6次的采样频率,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最好每个阶段采样2次;如果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区附近的河流,则采样频率应保证在每个月进行1次,全年不少于12次。

第三,湖泊和水库:如果有专门的监测站点,那么应该保证每年不少于12次,平均每月进行1次采样;如果没有专门监测站点,那么,只要保证一年不少于2次的采样频率即可;但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湖泊和水库,则需要适当增加采样频率,灵活调整时间。

第四,底泥:要求每年至少1次采样,时间最好在枯水期。

2.5 形成监测报告

经过一系列监测步骤的实施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运用科学专业的手法计算出数据值,与水质监测的标准数值一一比对,最终得出哪些数据符合标准,哪些数据不符合标准。数据分析结束后,需要根据标准的报告形式,补充报告内容,形成具有专业参考性的水质监测报告书,为防治水污染提供经验和参考。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的数据必须保证准确性,误差范围要完全符合水质监测的标准,保证监测报告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综上所述,水质监测是环境工程当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水资源保护的效果,因此需要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视度。这是由于水质监测工作可以为环境保护工程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使环境工程可以顺利开展。因此在进行水质监测工作的过程中,要想提升监测工作的效果,需要從监测技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使水质监测工作的各个细节得到完善,最终促进水质监测准确度的提升,满足水质监测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彭绍娟,董琰瑜.浅谈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01).

[2] 金亮.城市生活废水处理及环境保护的影响[J].当代化工研究,2019(05).

[3] 孙晓东.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与进展[J].化工管理,2018(15).

(作者单位:江苏裕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水质监测环境工程监测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对话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的探讨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环境工程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2014—2016年北戴河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基于生物传感器的饮用水有毒物质检测
浅谈重铬酸盐法与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