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2019-10-20 19:53杨莹
数码设计 2019年13期
关键词:应用题小学数学

杨莹

摘要: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学科,数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应用题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有许多的小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常常解不出答案。所以,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137-01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students' learning career. Mathema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word problem is a key and a difficult point, there are a lot of pupils to word problem understanding is not very thorough, often can not solve the answer.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word proble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d problem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word problem.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Word problems

1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模式固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数学学科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学科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模式单一,甚至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容易导致小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不会独立思考,不会主动学习。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不懂得激发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小学数学学科应用题的解题的过程中只追求答案标准化和规范化。如对于鸡兔同笼等题型,教师只是让学生总结出计算公式,导致学生在遇到隐性的同一题型时不懂得变通,形成了固定思维,不能灵活地运用该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1.2学生解题思维理解能力差。小学数学应用题号查学生对数学变量代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对数学符号所表示变量的数学意义感觉有些抽象性,理解和代换有困难,对所学习的数学数据与数学符号间不能进行很好的知识迁移,综合分析能力弱。分析问题不全面,没有形成分步和全面综合的解题思路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解题中一方面没有利用好上一步已经解答出的结果,作为一下个问题的条件来进一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综合分析问题的不周密和不全面,仅仅考虑了一两种可能出现的结论,遗漏了其他可能的情况。

2 改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具体措施

2.1分步理清题目结构关系。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内容逐步深入,需要学生认真审阅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层层剥离题目中的条件,分析不同的情况,以及不同情况下得到的不同的结论。在多种条件的应用计算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逐步审题计算,理清楚结构关系,并将关键的数字标记起来,这样才能快速的运算,得出正确的结果。例如,在一家水果店里有60箱水果,其中有18箱橘子,其他的均是苹果,试问苹果比橘子多多少箱?教师要先把总量提出来,分类计算,可以利用减法来计算,同时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计算结果写在黑板上,看解答的步骤是否正确。教师可以把每个组的计算结构都看一遍,了解小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这样分步审题,可以清晰理解题目中的信息结构,方便计算和应用。

2.2创新教学方式。针对小学生来说,其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注意力都不强,因此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形式。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等新兴的科技教学辅助工具,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结合,运用直观模具、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以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为直观的印象。

2.3画线段,寻找变量关系。小学数学应用题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课堂教学,从实际出发采取画线段图的方式来理解题目。行程类问题中的相向问题;同向问题和追击向题,初步调练时课可以画出一部分线段图,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补充。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加应用知识比拼,合理分工,明确计算和整合的任務。这个环节过关后让学生独立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独立完成线段图的制作并解题。两线段图是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教师示范后由学生按照教师的轨迹来练习,课后可以设置一些这样的题目提高学生绘图解题的熟练程度。

2.4结合生活教学。数学应用题本就源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可利用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数学现象应用于数学课堂之上,以此降低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时的枯燥乏味,进而加深学生对学术知识的印象以及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为例.小王去小卖部买零食,一盒方便面5元,一根火腿肠3元,小明买了3盒方便面,4根火腿肠,面小明手中有50元钱,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题目,里面用到了乘法以及减法的运用,教师则可利用这一类贴近生活且学生常常见到的案例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2.5利用图标,强化思维训练。图标方法应用是指在解客问题的过程中,用图表和符号来解释,借助这种方式来表现数量关系和关键信息。学生要自主思考想象,逐句分析问题,把题目中的数字提取出来,建立一个公式,分析可能存在的条件。例如,在行程类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审题,清楚所问的问题,标出速度,时间、路程相关的数据,再让学生根据公式或者公式的变形式进行计算,把数字带人公式得出结果并检验答案的正确性。教师以分步、找变量,选公式、解答验证教学的步骤,可以使小学生树立强烈的探索意识,建立起完善的思维体系,有助于构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模式。

综上所述,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进行,教师要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题的教学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提供帮助,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蔡宝川.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29.

猜你喜欢
应用题小学数学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