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招标教会我的事

2019-10-21 06:55柳琪琛
求学·文科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招标人投标人投标

柳琪琛

2016年1月,那大概是我人生中感到最寒冷的一个月。我离开上一家公司一个月之久,投出的求职简历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也是在这个月,我失去了我最亲爱的外婆。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感觉到很无助和迷茫。不晓得是不是外婆在天上的眷顾,不久后一家招标公司的面试通知让我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从零开始做招标代理

大学时我主修物流管理专业,对招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只言片语的解释。可这家公司依旧愿意给我一个机会从零开始做起,代价是三个月的试用期只能拿一千出头的薪水,我欣然应允。

招标,就是当招标人发出招标通告后,我们将需要采购的商品明细公之于众,邀请投标人参加投标的行为。简而言之,招标是一场公开透明的买卖行为,而我的工作就是做招标人与投标人的中间人——招标代理,帮助招标人完成招标工作,促进买卖行为的顺利完成。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了解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那些在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对我的帮助微乎其微,我必须从最基础的招标工作流程学起。那时候,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办公桌前翻阅动辄上百甚至上千页的项目成果文件,学习制作招标文件、开标表格,熟悉行业法律法规……我甚至连公司里基础的文件复印工作也包揽下来。

不过,身体虽累,心里却十分满足,因为对我来说,每天都会有所得,有所进步。渐渐地,我在工作当中的迅速成长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每一个项目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负责项目的机会离我越来越近。只不过我没想到,试用期还未结束,机会就来了。那是个几百万的大项目,我这初出茅庐的“菜鸟”在它面前露了怯。我战战兢兢地做好每个环节,生怕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从发布招标公告到开标当天,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如履薄冰,但也心怀感激,因为同事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可即便这样小心翼翼,我还是出了错。一个习惯性的举动,差点让我的努力付诸东流。那次招标的标物是苗木,每位投标人都提交了苗木样本给我们,以供评标时评定分数使用。那天评标结束后,我和几个新来的同事一起打扫评标室。他们问我那些苗木样本怎么处理,我看着那些已经开始枯萎掉叶的苗木样本,漫不经心地说:“当垃圾扔了。”后来我才知道,投标样本应该与投标文件一起保存好,丢弃样本有销毁证据的嫌疑,严重的话,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当我的领导斥责我的行为时,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而当我一个人走了七八个垃圾站,终于把那些已经枯萎的样本找到时,我才终于明白,招标中的一个小失误极有可能酿成大错,每一个顺利完成的项目背后,都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与压力对抗或者和解

经过这个项目的洗礼后,我对工作流程越发熟悉,处理工作也更加自信了。现在的我,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三年。曾经,对于未来的迷茫,来自行业的压力,以及作为“夹心饼干”(中间人)的有苦难言常常让我产生转行的念头。这时候,我就会想起外婆时常跟我说的一句话:“生活并不会一帆风顺。”也许,换一份工作可以让我暂时逃避现在的压力,但新的压力依旧会产生。我需要做的,是面对它,与它对抗,或者与它和解。

我也偶尔会在周末的午后想起那个刚进入公司,因为犯一些小错误而被同事糾正的自己,其实那时的烦恼放到现在来看,已然不值一提。时间用它的方式见证着我成长的每一步。只要付出过,努力过,我必然会在未来的某天,迎来生命当中的高光时刻。

猜你喜欢
招标人投标人投标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招标人代表参加评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招标人自主决策权的明确与保障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序贯拍卖中报价排序信息披露的研究
博弈论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当前招投标环境中投标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二级密封价格机制工程招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