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武器,正义是人心

2019-10-21 06:55张校铭
求学·文科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案源法律条文开庭

张校铭

当年我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因成绩关系选择了一个中规中矩的专业——法学。那时的我完全没有考虑过就业形势及日后的工作前景,仅凭着对于“正义”的懵懂理解而做出了选择。

我是一名律师

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是准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时期,但凡想从事律师或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工作的人,都要通过这门考试。所以大家都对该考试十分重视,以至于教室、图书馆、楼梯拐角处、广场上都挤满了法学专业学子的身影,他们要么在津津有味地背诵程序法,要么在拼命地刷题……

毕业后,经过各种权衡,我最终选择了从事律师这一职业。很多人认为律师这份工作光鲜体面,但其实律师的前期成长过程充斥着各种焦虑:没有案子可做的时候,你会焦虑自己的收入;有了案子,你又要焦虑诉讼结果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或担心案件结果不理想而被自己的当事人埋怨,或担心被对方当事人迁怒。

大概是为了缓解律师的焦虑感,上天赐予了律师这份工作最大的好处——自由!律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自由支配上下班的时间和接待当事人的时间,前提是你接得到案子。当然,只要你认真、用心地工作,相信收入一定会有所提高。

可以说,任何工作都是有利有弊的,没有什么选择是完美无憾的。

律师都能言善辩?

曾经我和许多人一样对律师行业存在着诸多误解,认为律师是背诵法律条文的机器,律师是收入极高的“何以琛”,律师是滔滔不绝的辩论家……其实并不尽然。法律条文只是律师的一种办案工具,律师更多的是要去理解其背后的精神。作為一名合格的律师,需要拥有一种法律思维,一旦遇到某种纠纷,首先要想到它属于哪种法律关系,应该受哪个法律部门调整,然后再去查询相应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经典判例等材料。

另外,律师还需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律师在开庭时会将自己设定为案件当事人,带着情绪去开庭,甚至会与对方当事人大吵起来。与其做这样的律师,还不如去做演员。律师的实质工作是定纷止争,帮助法官梳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事实及法律依据。在正常情况下,律师只需要在庭审前准备好应诉材料,梳理好庭审思路和诉讼策略,开庭时针对双方的证据材料发表一些言简意赅的质证与辩论意见,剩下的交给法官裁决即可。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律师?

常常听到有人说“做律师很难”,或是因为临场应变能力较差,或是因为当事人不依不饶,或是因为律师数量多而案件缺乏导致“僧多粥少”。有些人会发出疑问:“我真的适合做律师吗?”其实,很多时候人是需要逼自己一把的,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在从事律师这一职业的道路上,我也是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后来自己起草起诉状、答辩状等法律文书,到自己立案、接待当事人,再到自己出庭,建立自己的客户群……我也曾因为过度紧张,在向证人发问时与法官所问的问题重复而被法官严词批评;我也曾因为不会组织语言,话说到一半而憋得满脸通红;我也曾因为被蛮不讲理的当事人刁难而自我怀疑;我也曾过过因缺乏案源而没有收入的苦日子;我也曾因为看不到希望而站在十字路口茫然叹息……

但现在,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客户群,案源渐渐趋向稳定,收入也越来越高。在这里,我送给有志于加入律师行业或正在徘徊迷茫中的朋友们一段话,它出自我最为尊敬的作家路遥先生:

“青年,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置人于死命。”

猜你喜欢
案源法律条文开庭
仲裁庭开庭应提前多长时间通知当事人?
6.什么是开庭笔录?
终于开庭
实质判断如何结合法律条文——“德发案”再审判决中的利益衡量评析
浅析环境监测对环境执法的案源保障作用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案源问题
西夏武器装备法律条文与唐宋法律条文比较研究
二审劳动争议案件中的非正式开庭现象研究
税务稽查案源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情景剧教学在高校法律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