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0-21 07:04张建娣
职业·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学生培养

张建娣

摘要:在新一轮中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学校都在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在中职德育课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指出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存在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材编写不够精细、教师素养有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探索适合中职学校发展的民俗文化教育之路。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民俗文化教育 学生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挖掘,让民俗文化进入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融入道德教育。

一、中职德育课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下发《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文件,新一轮的中职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德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其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具备良好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其要求是在教学中遵循灵活性原则,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依附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和信仰,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己成为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在德育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身心和谐發展,健全其人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其道德修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现行的德育教材中有关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不少,涉及人们的饮食、居住、建筑、民间艺术和年岁节令等内容,但基本分散在教材各册、各个章节中,没有集中的专题,更没有固定的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把中国民俗文化的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甚至会直接删除这部分内容。这对作为文化遗产之一的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复兴和发展非常不利。

二、民俗文化教育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意义

1.民俗文化能丰富德育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民俗是社会活的“化石”,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及知识。通过民俗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如《经济政治与社会》中“丰富多彩的消费”讲述消费习俗的发展变迁过程:勤俭节约是古时最传统的消费习俗;近代,消费习俗出现了奢华、崇洋、趋新等特征;现在,消费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逐渐融入国际社会。通过消费习俗的变化,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

2.民俗文化能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记忆的民俗文化。教育家顾明曾说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春节、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习俗流传至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基因,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3.民俗文化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许多民俗文化先天蕴含着广泛的德育内容,他们不仅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也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演化为中华民族的“尊老、养老、贵老”的社会民俗,成为了中华民俗的传统美德。

因此,德育教学中应挖掘民俗文化成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中感悟高尚的人文情怀,将民族的精神力量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民俗文化教育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现状

民俗文化教育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现状之所以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地位及薪资有了很大的提升,中职教育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下,为提高办学竞争力,很多中职学校将大部分的教学精力都分配给了专业技术课程及技能的实训实习,即在实际教学中更偏向学生技术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淡化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民俗文化教育更是少之又少。

2.教材编写不够精细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德育教材版本很多,更替很快,编写上不够严谨、科学。有些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在教材编写时缺少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民俗内容的通盘考虑,表现在德育教材中对民俗文化的内容挖掘不深,通常都是一笔带过,缺少翔实的叙述,且编排比较随意,缺少缜密的逻辑结构,难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很难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

3.教师素养有待提升

中职德育教师综合素养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或对民俗文化这部分内容不够敏感,或对民俗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对民俗文化相关的教材与课程缺少深入的了解,或认为民俗文化的学习没有任何的意义,存在轻视心理,从而排斥学习。久而久之,教师无法用民俗文化的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学生也对民俗文化的内容在情感上、心理上产生了疏离感和陌生感。这也是中职德育课堂缺失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4.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在初中时普遍学习成绩不太好,对文化课兴趣不高。进入职校后,又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掌握一门技能就可以顺利就业,存在重技能、轻文化的思维误区。教师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偏多,教学手段也相对单一,对真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民俗内容又挖掘不够,导致学生把德育课看成是空讲大道理的说教,缺乏对课程的认同感,听课也味同嚼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教与学都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四、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应对策略

1.加大中职德育教材改革的力度,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中职学校要按照有利于夯实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打造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体系。民俗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学校应当充分重视民俗文化的教育,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原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课程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协调,适当增设一些相关的民俗文化选修课。有条件的中职学校还可以结合地方风俗人情、开设专业等实际,编写民俗文化校本教材或開发建设民俗文化资源库,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及成长愿望。

2.加强教师个人素养,全面拓展文化知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在德育课中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首先应树立“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观念,注重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了解民俗文化包含的内容,阅读大量的相关民俗研究作品,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和延伸。在当下信息社会,教师更应该当“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不断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体现在课堂上,教师满腹诗书,自信满满,在讲述一个民俗现象时能引经据典,联系古今中外,生动形象,内容翔实,说服力强,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潜移默化中会主动内化为学习意向。这对民俗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能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3.整合现实生活民俗文化现象,重视课外拓展实践

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绝不是仅靠教师传授现成知识、解释规律道理获得的,而要通过学生尽量多地参加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渐渐习得、领悟、养成的。民俗文化是从民间不断发展而来,开展实践活动,是一种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工匠”这个主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小组负责查阅资料:查阅“工匠”在中国各阶段演化的过程,也可以查阅西方国家有无相似的民俗现象。有的小组负责访谈:去访问民间工匠,也可以去访问现在的工匠大师,并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报告。有的小组负责成果展示、推荐:把前面几个小组的资料整合、校对,制作成PPT、美篇、宣传海报等,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在全班、全系甚至全院推广。教师在这期间引导他们做好活动策划,督促他们完成工作,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在成果展示时及时进行反馈评价,纠正他们的认知偏差等。

总之,民俗文化包罗万象,为教学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德育教师在结合民俗文化进行教学时,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应大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中职德育课学生培养
中职德育课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依据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等数学教学研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学校德育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