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教育的融合探究

2019-10-21 07:04陈丽娟
职业·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职德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

陈丽娟

摘要:本文从建立制度保障、加强中职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传统文化活动促进德育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教育的融合途径,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德育 融合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高度重视。当今新时代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便是在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新时代中职德育工作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中职生文化自信,提升职业素养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并继续发挥它的价值,如春节、清明、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已成为中国人团聚与追思的重要时刻。再比如古人延续下来的凝结着智慧的24节气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无不彰显着国人的文化自信。但细观今天的青少年,他们无时不在接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人热衷于肯德基、麦当劳,对平安夜、圣诞节兴趣浓厚。每到春节时刻,许多人却在抱怨无聊没意思,甚至有相当一部人不知道春节的来历和寓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正确引导青少年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和职业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内容融入中职德育,让其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从文化思想上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和品德修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可以逐步增强中职生的文化自信。

2.有助于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中职学生十六七岁,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三观教育是中职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一些难以调和的问题,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就是其中的表现形式。部分中职生有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的想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敬老爱幼、爱国爱家、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因此,在中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抵御不良风气,提高辨别能力。这有利于提升中职生自信心、归属感和道德修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懂得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在企业各个岗位上发挥自身价值。

3.有助于预防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在中职校园内屡见不鲜,给社会、学校、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而要真正解决这类现象,除了要采取多种手段打击校园欺凌,更多的还是要提早预防、防患于未然,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现如今大部分中职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于交际,有时因一点矛盾就心生怨恨,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甚至有的发展成为校园欺凌。这些都不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团结友爱”等理念融入到校园,重点灌输“人和”“心善”理念,让中职生认识到同学友爱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必能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从而让校园欺凌无滋生土壤,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教育的途径

1.建立组织框架,从制度上健全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首先,学校应成立“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小组,增加德育处、团委、教务处和校学生会等机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岗位职能。其次,在以上机构安排实施,各班级在班主任、班委带领下,成立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每周进行一次专题优秀文化传统课程,让传统文化知识普及到每一个班、每一个人,在此基础上,学校设立专项资金,使优秀传统文化各项措施、活动得以保障,从制度、组织和资金三方面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顺利开展。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师思想政治建设

在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就是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首先,可以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对学校全体教师,尤其是思政(德育)教师进行教育培训,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的岗位技能与工作能力。笔者学校在近几年中,先后邀请了同类学校德育专家对全体教师开展德育讲座,并将讲座中传达的德育理念进一步宣传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学生。其次,教师自己也应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诸如“学习强国”等APP,加强学习,补充知识,学会思考,了解国内时事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坚定思政工作的理想信念,提高价值引领的有效性。要真正做到明德至善,做学生的好老师,做青年中职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在德育课、文体课、语文课、班会课中,教师可将优秀传统文化网络资源通过云课堂等先进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加大经典论著的教学力度。近年来,笔者学校加大了德育课、文体课、劳动课的比重,并将《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质量好、收视率高、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目作为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一部分,给我们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有效借鉴。如在语文课程讲授中,除了讲授基本的语文知识,更是加大了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的渗透力度。学生们既学到了不少国学知识、法律知识,又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使传统文化教育深入人心。坚持以每年五四青年艺术节、“技能月”大赛为契机,在教育教学竞赛中增加“诗歌诵读”“书法”比赛内容;在社团活动中,开设“国画绘”“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活动形式。上述一系列活动,使教师、学生耳濡目染,感同身受,既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陶冶了师生的道德情操,培养了师生的仁爱之心。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职院校可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特征结合,将各类国学知识、传统文化常识推送至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形成常态机制,达到入耳、入眼、入心的目的,从而激发中职生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4.以传统文化活动促进德育教育

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德育处、团委和学生会在校园环境中加入了浓重的文化色彩,包括雷锋同志雕像、工匠精神代表人物、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事迹。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学校的广播站定期播放一些工匠事迹,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美丽和时代风采”。中职教育培养的目标不是简单的考高分,而是在学生学习教育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终生学习的优良习惯,促进其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自身,有用于社会。技能的学习具备明显的操作性,而人不仅要掌握生存的技能,也要“有诗、有梦、有远方”,要有支撑自身前行的精神力量、审美情怀,以及对自身、对人生、对他人、对学校、对社会正确而鲜明的认识,才能正确引导自己,激励自己,从而与之更和谐发展。目前,许多中职院校出现了学生抑郁,甚至自杀现象。究其原因,一部分则来自于部分中职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抱怨环境、抱怨学校、抱怨社会。相比于大学生,中职生初入社会压力更大,求职更难,就业更窄。他们在就业初期,经济创造能力甚至是低于同期大学生的。因此,在中职生在校期间,无论从家庭、教师、班主任、还是学校各个方面,都应给予他们全面和谐发展的长效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其精神和情怀的熏陶,是中职生在成长路上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引路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有效利用,势必会让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精神理念、道德信仰,也才会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一些迷茫,多一分坚定。

猜你喜欢
中职德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