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如何“摆事实,讲道理”

2019-10-21 05:59姜永珠
中文信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内在逻辑可信性公正

摘 要:人们常说,好新闻必须要“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就是用有说服力的事实,去报道新闻发生的事件和人物。“讲道理”又是什么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新闻传播手段的不断进化,各种知识的扑面而来、广泛传播,受众早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了解新闻的发生,一篇“好新闻”要求记者要对新闻事件给出非常透彻的诠释。而新闻中的诠释,又与文章、评论等文体对某一事件的阐述有着天壤之别。换句话说,一篇新闻里,记者不应该自己“出面”向受众进行“面对面”的说教。那么,一篇好新闻,究竟该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呢?我认为,应该详细交代新闻事件的背景,让受众自己去感悟新闻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内在逻辑 公正 客观 可信性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0-0264-01

在多年的新闻采访实践中,我深刻感悟到,有时候仅仅靠交代新闻事件的背景,还不足以把道理能够说清,怎么办?方式、方法有很多,重点介绍两种方式、方法。一种是通俗的“夹叙夹议”,这种方式大家耳熟能详,是把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和新闻稿件的评论有机地结合;另一种相对来说,对于记者的写作功底以及才识要求较高,就是旁征博引,通过记者之外的人的嘴把事实“摆明白”,道理“讲清楚”,记者不会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来说夹叙夹议。这种常见的新闻写作方式,在消息、专题、评论中,常常使用。新闻中的“议”要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一些新闻稿件是对新闻事实的播报,是新闻事件的延伸与进展,既是记者根据大量的新闻事实,对发生的时态和事件中的各种人物给出的相对客观的评价,也是受众在掌握新闻事实后,从中得到的唯一结果。下面举例说明: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并不能以偏概全,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要有探求新事物,并且以此而活学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在知识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这位发明家把原本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由于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束。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利用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会产生如何的“火花”?此后不久,布歇内尔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包含夹叙夹议的新闻稿件,在目前的广播、电視、报刊以及各种新媒体上,普遍都能看到。但是,评论是否得当?叙事够不够精彩?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客观地说,叙事精彩的不多,评论得当的也不多见。大部分的同类稿件是这样“摆造型”的:先写一段结语式样的话,再加上几个新闻事实,大家读起来,感觉好像不是新闻,而是文章。形成类似“范文”的原因有很多种,首先是一些记者凸显的自大,也就是主观采访作风,并不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去采写新闻,而是带着多年养成的经验,把约定俗成“扣”在每一个新闻事件中。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记者的写作经验和手法不够丰富,面对新闻事件、新闻背景和评论等载体,束手无策,不会将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不擅长将新闻事实的内在逻辑来诠释发生的新闻事件。

再来谈谈旁征博引。既然记者自身不应该当面对受众进行答疑解惑,一些时候,也难以利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方法去诠释新闻事件,在这种情况下,采写新闻稿件的记者就应该集思广益,广泛去汲取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引用事件周边的各方面人士和话语进行诠释。此种写作方法不单单是写作技巧问题,同时也是增加新闻可信性的必要手法。记者具有针对性地去阐述新闻事件发生前后方方面面的建议和意见,完全可以达到诠释记者观点的目的,而且效果会更加突出。美国著名小说《根》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年问世以后,《组约时报》之后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篇报道:

从去年十月问世到今年二月,小说《根》已经售出七十五万册。最近出版商又加印了一百万册,还是供不应求。前天,第五大道上一家书店的窗户被敲碎,小说《根》的存书全被偷走了。目前警方已经发现有人在兜售赃品,每册五美元,顷刻就被抢购一空。一位教授对记者说:“我为我们的祖先犯下的罪行感到差耻。应当有《根》类似的一本书经常唤醒我们,尽管后人无法对前人的功过负责。”

这位教授的感知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时代》周刊却引用另一位白人读者的话:“只有把《根》所引起的愤怒,转移到今天的贫民窟上来,那才是有意义的。”一位黑人青年说:“我们的时代是对种族歧视漠不关心的时代,我希望,《根》的问世将有助于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另外一位黑人则说:“读完《根》后,我才知道我们黑人曾经有过如此光辉灿烂的文明。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自己的肤色感到骄做。”

《根》这本书在美国图书发行历史上风靡一时,成为美国文学史上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原因何在?这条短短的新闻可以说讲得明明白白。由此,新闻对于从事新闻传播的从业人员来说,在写作技巧上是有借鉴经验的。比如说,一篇新闻报道中的部队训练改革,其实内在有许多问题要解释清除:部队为什么要进行训练改革?训练改革以后相对改革之前,有何进步和优越性?在其他部队中,存在何等的推广价值类似的这些问题,可以引用部队干部、战士、专家的评论加以说明,这比记者用“受到热烈欢迎”,“有效提高部队战斗能力”一类的套话,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多。

在当今媒介,批评类的新闻稿件比比皆是。类似的新闻稿件,更加尽可能地使用旁征博引的手法来增加公信力和说服力。下面这个例子,我觉得很说明问题。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期,北京首都剧场举行了一场文艺晚会,由中、美两国演员同台演出,纪念美国独立二百零三周年。其中有个节目是一群美国女演员穿着透明内衣大跳热舞。对此,国外媒介的报道是“在观众群体的部分中国人目瞪口呆”。“一位中国观众说:这种场面令人震惊。在当时,我们想了解美国音乐的全貌,不能通过一场音乐会来以偏概全,也不想通过一场音乐会,去批评另一个国家的文化。”法新社当时播发新闻:“当一位中国观众,被问道他对女演员穿透明内衣作何感想时,他谨慎地回答:“我听不懂歌词。”

获悉这样的新闻报道,受众的第一感受是,演出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呢?新闻稿件中没有正面回答。不过,两位中国观众的话,却令人深思。实际上,这比正面回答更富有内涵。讲道理,必须要心平气和,易于接受。强加于人的效果,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谈到摆事实,讲道理,还应该明确:有的新闻尽管反映的都是事实,实则一句看似有“道理”话也没有讲,不过新闻本身就讲了大道理。一则好的新闻,不但讲清楚了新闻的事实,还要求记者拥有高超的讲话艺术和写作技巧。当今世界新闻媒介的潮流是要求新闻稿件的“客观”、“公正”。“客观”,就是记者不会发表超越于新闻事实之外的评论,更不会直接發表个人的见解。“公正”,就是对每一个新闻事件的正确看法,都要加以报道。记者在稿件中想要表达的事实和记者的观点,最高级的写法,不是个人出来讲,而是让受众通过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段落的安排、被采访者的语言等等进行传播,这样的好处就是让受众体会到记者所采写的新闻事实是确凿的。我要着重说明,“客观”、“公正”泛指写作技巧。而新闻稿件的内容,单纯的“客观”、“公正”的是不存在的。

结语

新闻稿件中的“摆事实,讲道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方式去阐述,都要以充分、客观的事实为根本。事实不客观、不充分,“道理”无从可讲,“事实”不复存。当今部分新闻学家曾强调,要想让受众深入理解记者在新闻稿件中想要表达的道理,首先要让受众去相信新闻稿件中报道的新闻事实。做到这个结果,就要求记者诠释清除每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到有理有据。新闻的来源,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记者去直接采访、观察得到的,一种是间接从他人那听说的。两种方式、方法,都要求在新闻稿中把事实依据讲清楚。如果是记者通过对新闻人物采访得到的消息,那么在新闻稿件中,要尽可能把被采访者的姓名、身份等相关信息对外发表。有些时候,被采访者拒绝透露身份,或者记者不方便了解被采访者的身份,此种情况下,记者也应在稿件中说明消息来源,例如据“一位不愿透露身份”或者是“一位身份不明”的人士介绍。有的时候,记者为了保护消息来源或者出于其他种种因素,在稿件中表明“据可靠消息来源透露”、“据消息灵通人士介绍”之类的字样。只有把事实“摆明白”,道理“讲清楚”,才是一篇真正的“好新闻”。

作者简介:姜永珠(1963.8—),女,汉族,籍贯:吉林省长春市,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主任记者,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可信性公正
可变情报板发布内容可信性检测系统探究
基于可信性的锅炉安全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迟到的公正
在区间上取值的模糊变量的可信性分布
Five golden rules for meeting management
公正赔偿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