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姜种植及姜瘟、姜线虫病的防治

2019-10-21 04:54王爱秋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9期
关键词:瘟病病株侵染

王爱秋

生姜原产于热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生食材,不但可以调味、温中降逆止呕,还有解暑、消肿止痛等功效。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忌连作,抗旱抗涝能力差。宜选择坡地和稍阴的地块栽培,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至重壤土为宜。生姜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应及时追肥。姜瘟是生姜发育过程中常见病害。

一、生姜种植及需肥特点

1、选种种植

宜选用姜块粗壮、生长势旺、出芽率高的作种。放于恒温在35度的环境内,以利出芽。播种时一芽一种原则,株距25厘米,行距30厘米。生姜喜温湿,抗旱涝能力差。生姜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但以自然光生长最为良好。根系不发达,属浅根系作物,不能利用土壤深层水分。叶片缺少蜡质层,保水能力差,所以不耐旱。播种后及时浇灌。种姜萌芽到第一片叶展开需40-50天。第一叶展开到有两个较大分枝,俗称“三马杈”时期,需65-75天,以茎生长为主。苗期要少量多次供水,进行遮阴或地面盖草,减少水分蒸发。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大,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管理上要着重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培育壮苗,为大姜高产打好基础。

2、土壤

以土层深、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中性土壤栽培,通气良好、便于排水易获高产。连年重茬、病害严重地块,建议沟施草木灰,中和土壤中超标的酸碱,并能达到杀除土传病害的效果。

3、施肥

生姜对氮、磷、钾等需求量大。“三马杈”以后生长量大,对肥料需求量大,占全生育期肥料的85%以上。生产1000公斤根茎,需约氮肥25公斤,磷约1.5公斤,需钾约8公斤以上。氮肥供应充足时,大姜表片肥厚,叶色浓绿生长势头好,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多,有效提高产量;氮素营养缺乏时,会致使植株矮小,叶片枯黄,生长势明显减弱,块茎分枝减少,影响产量提高。磷肥能有效促进生姜块茎的生长,能有效加速茎和叶中产生的光合产物向根茎中输送,可提高产量;大姜对钾素十分敏感,钾元素能促进光合作用,虽不直接参与有机物合成,但可调节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促进糖的运转,改进大姜的品质。硼、锌等微量元素在大姜生长过程中也有很大作用。粪肥应充分腐熟,否则易造成伤根使叶片畸形。适量增施硼和锌,能促进植株增高,扩大叶面积,扩大分枝数,使大姜块茎粗壮,表皮富有光泽,有效提高品质。

大姜的施肥,种植时第一次在增施有机肥料和深翻改土的基础上,应着重考虑氮、磷、钾三元素的施用,同时注重硼、锌、钙等元素的辅施。一般在姜株25厘米高时施第二次肥,以氮为主其他为辅,可进行穴施或条沟施。穴施:在两个种姜中间打穴施肥。条沟施:注意种肥隔离,肥料在种籽侧下方6~8厘米处。一般情况下,施用量为每亩60~80千克。一月后追施第三次肥。

二、姜瘟防治

姜瘟病又称青枯病、腐烂病,是危害姜的毁灭性病害。一旦感染姜瘟病,就會很快蔓延,且无法治愈,造成很大的损失。姜瘟病发病初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姜瘟病主要发病部位地下根茎部分,少量发生于叶、茎和根部,茎部上方和根部的上半部是姜瘟病多发区。姜瘟病发病初期根茎呈腐烂状,有水液渗出,颜色发暗,逐渐变褐色,并散发特殊姜臭味,渐渐变软腐朽,掰开可见姜内部流出污白汁液,茎杆由暗紫色逐渐变成黄褐色,叶片枯萎变黄,叶片边缘呈卷曲状,最后全株死亡,所以说姜瘟病是生姜的毁灭性病害。从姜瘟病发生、发展规律来看,第1个高峰期发生在8月初至9月中旬,第2个高发期发生在整个10月,姜瘟病发病周期长达3~4个月。

1、姜瘟病发生原因

带病种姜的病菌是姜瘟主要病原菌侵染源,且姜种为上年发病已被感染地的姜块,常年连作并发生过姜瘟病的带菌的田块发病重。姜瘟病发生过的田地,没经过消毒处理,周边地块包括上游下游没有经过辐射状消毒处理,都会发生残留交叉性病原菌侵染。生姜收获后病残株处理不当,散落田间随着雨水冲刷也会引起病原菌残留侵染。常年轮作土地没经过换茬耕种也是姜瘟病顽固难治的一大原因。现分析如下:

一是温度。姜瘟病最开始发病日均温度为20℃左右。姜瘟病病原菌最适宜活动温度为25~30℃,也就是8、9月份,姜瘟第一个发病高峰期。到10月以后温度15℃以下时姜瘟病害发生很少。

二是湿度。生姜生性忌高温高湿,高湿也为病原菌侵染提供便利,湿度大直接影响姜瘟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阴雨天后暴晴,温度升高,此时土壤湿度大,环境温度和地温高加剧姜瘟病的传播和蔓延,9月下旬气温下降后,地温下降降雨减少,发病高峰期已过,此时有利于生姜生长。

三是种植制度。常年连作重茬换茬不及时,发病地块及周边地块消毒灭菌的不彻底是姜瘟复发的一大因素。

2、防治措施

①无病地留种并要精选健种,单收单藏,贮窖及时消毒。

生姜留种时要选无发病地块,包括周边及上下游地区也无发病地块。留种时单独采收,与感染病区做到严格隔离,单独贮藏,贮姜则用40%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处理。无病姜种播种后,于9月份仔细进行田间观察,看是否产生病菌感染,若感染姜瘟病则来年不能继续作为留种地。

②轮作换茬

常年连作重茬是姜瘟病一大诱因,换茬能有效解决土壤带菌发病程度。轮作年限必须4年以上,前茬以新茬地或粮食等禾木田为宜,以种植大蒜为最好,有“大蒜是土里长出来的杀菌素”的说法。地块选择最好为干燥通透,排水良好,地势肥沃地块。用钾肥作基肥,并配以充分腐熟有机肥为宜。

③土壤消毒处理:

整地前,用氯化苦进行土壤熏蒸;播种前,每亩用甲基硫菌灵1000克或武夷菌素1000克拌细土均匀撒于沟内。

④姜种消毒

福尔马林溶液是有效防治姜瘟病的药液。姜种消毒后若播种在无病菌田块中,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采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30min,再闷种3~6h(小时)。或用可杀得500倍夜+生根催芽剂700倍或甲壳素1000倍混合液(也可浸芽)

⑤用净水浇地、施用无污染肥料

生姜浇用水必须为无污染病菌的干净水,所施肥料同样为未无污染病原菌的干净肥料。粪肥要充分腐熟。即浇净水施净肥。发现中心病株后,浇水时要以喷灌为主,杜绝大水漫灌。施净肥仍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姜田施用的有机肥必须得到充分腐熟,以防残留病原菌,要堆放经过沤制高温消毒杀菌后再施入田中,也可对肥水进行药物消毒。

⑥及时铲除姜瘟病株

及时发现姜瘟病株,并铲除病株。要将病株及周边邻近的暂未发病株也要一并挖除,全部带出田外,并经过深埋处理。拔出病株后,病穴及时用姜瘟净灌施杀菌。

⑦工具消毒

生姜姜瘟发病地块所用工具全部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浸泡。以防交叉感染。

⑧生长期防治

每亩用甲霜灵。锰锌500克+甲基硫菌灵1000克+春雷霉素250克灌根或随水冲施。

用青枯立克(青枯灌点灵)10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恶霉灵+有机硅喷雾、灌根。3-5天1次,连灌2-3次。

三、生姜根线虫病(癞皮病)防治

1、发病

土壤温度在25°C时最适宜线虫繁殖侵染,高于36°C或低于12°C时停止繁殖侵染;温度低于-10°C或高于60°C时导致死亡。幼虫在根结内发育,1龄在卵内发育,2龄离开卵壳并脱离生姜进入土中,进行再次侵染或越冬。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灌溉水和雨水、带病土壤、病株及带病姜种。土壤相对湿度65%-85%线虫活动最频繁。

2、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最好与禾木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病情可显著减轻。选无病虫种姜和深翻土壤。

土壤消毒,可利用氯丙烯+氯化苦等药剂种植前三周深翻土壤30厘米,施药前应保持土壤湿润,施药后覆膜压实,以达到熏蒸杀灭线虫的目的。

3、药剂防治

应用杀线虫剂在种植时沟施0.6%阿维菌素颗粒或5%克线丹颗粒剂均匀撒于沟内,6月中下旬到8月上中旬视病情进行沟施或穴施以上药剂,灌根可用生物药剂阿维菌素+丙溴磷,在全生育期可灌2-3次,能有效抑制线虫和各种地下害虫。

四、生姜收获

生姜一般10月中下旬到11月份进行收获,必须在霜冻前完成,防止受凍腐烂。若出土土团太潮湿,要先晾晒,等晾干后再储存,但要注意避开强光。

生姜收获时去秧苗,留姜块,一般置于恒温10°环境中。广大农村习惯将姜块放于姜窖,层层撒覆细沙土以隔潮防湿,延长储存时间。只要在生姜种植过程中做好选种、种植、施肥、防病虫等几个方面工作就一定能提高质量产量。

(作者单位:262108山东省安丘市官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瘟病病株侵染
姜瘟病有效防治方法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姜瘟病的发生与降雨关系的研究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综合防治应对姜瘟病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