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2019-10-21 08:00苏占华金希计管伟雄李先伟
天工 2019年6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苏占华 金希计 管伟雄 李先伟

[摘 要]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因而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学生(学徒)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针对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提出一种三方融合的课程实施模式,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现代学徒制;三方融合

汽车维护课程是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能力进行重点培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要求学生能独立地完成汽车维护保养的基础作业项目,使车辆保持正常行驶,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及安全环保意识等。目前,普遍采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虽然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以致用,并受教学设备、工位数量、班级学生数等影响,积极主动的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大部分学生处于“打酱油”的状态,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一、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院校教师、企业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实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大专班和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与知识的传承,由校企双方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校企课程标准、考核与评价方案等,更进一步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及行业等相关部门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度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二、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实施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护技术专业在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等。课程基本上都是采用实训的模式,在校内实训车间分组进行,虽然模拟了企业的维护保养过程、参照了企业的标准要求,但是学生只能接触到实训室固定的实训用车,局限性较大。

三、现代学徒制下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改革措施

(一)汽車维护与保养技术三方融合课程框架设计

所谓三方融合是指校内课程实践、校内教学工厂汽车维护保养实践、校外企业在岗实践三方融合。课程首先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企业汽车维护保养工作过程,增加学生的维护保养基础知识,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教学工厂开展汽车维护保养服务。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具备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除了在学校课程传授之外,在企业的岗位实践中通过企业导师即师傅的指导下结合标准作业流程进行维护保养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

(二)课程标准的制定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建设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的课程标准中,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由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实践指导专家、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相关专业教师的共同参与,以汽车机电综合维修岗位标准及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的标准作业要求为依据,形成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

(三)三方融合实施过程

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实施分成三个阶段,分别如下:

第一阶段以校内一体化课堂形式,以项目化教学内容,导入企业标准作业流程作为课程考核依据。

第二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在校内教学工厂以校内教师车辆维护保养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车辆的常规维护保养工作,此阶段考核以学生碰到的维护保养项目为考核项目,由教师评定。

第三阶段以学徒制方式在企业顶岗,跟着企业师傅完成企业生产任务,此阶段采用能力考核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由企业师傅根据学生(学徒)在岗位上完成工作的情况评价不同能力达标的情况。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还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三方融合教学改革,融合了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弥补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实践技能锻炼平台与机遇,以此来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零对接。通过课程实践,为企业培养出具备扎实专业能力和高职业素养的人才。

[作者单位]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

(编辑:刘莉琴)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
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现代学徒制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