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艺术表演教育形式探讨

2019-10-21 08:00周俊梅
天工 2019年6期
关键词:基本功教育

周俊梅

[摘 要]一般来说,杂技的基本功是腿、腰、顶、跟头四个方面的基本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杂技的需要,体能、舞蹈、音乐、文化课也列入了杂技的基本训练中。我们经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在舞台上所看到的精美绝伦的杂技艺术是杂技演员基于严格的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此对杂技艺术表演的基本功教学进行分析,对改进基本功的训练做出探讨。

[关键词]杂技艺术;教育;基本功

近年来,现代杂技艺术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得到了快速发展,杂技的表演形式也得到了改进和创新,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灯光和音乐的效果将某些特技进行展现,带给观众美的体验,久而久之,部分杂技演员对基本功的训练开始忽视,在此主要是对基本功的训练做简述,对如何才能提供基本功的训练做重要的探索。

一、杂技基本功

(一)腿

在杂技基本功的训练中,关于腿功的训练是指从大胯到脚尖的训练,主要包含大胯、大腿、小腿、脚尖,关于胯部的训练主要是开度,胯部的训练是通过长年累月、循序渐进地压胯来完成的训练,大、小腿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腿部的柔软度,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压腿、踢腿完成训练的目标,促进腿脚能前后左右的进行延伸,达到训练的效果,而关于脚尖的训练,通过压脚面促使脚尖能绷得很直,在过去的训练中,不太注重脚面的训练,但现在的腿功训练中,则要加强对脚面训练的重视。

(二)腰

腰功在杂技的表演里面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腰功分为练上腰、下腰,下腰的练习中除了练习向后下腰还有左右侧体下腰,腰功的练习能展现人体腰部的柔韧度和松软度,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促使腰的相反定势能轻松的形成,能达到常人无法达成的柔软度,最终符合杂技表演的要求。

(三)顶

在顶功的训练过程中,主要分为单手顶和双手顶,指的是支撑倒立的技巧。在杂技的基本功训练中,顶功相对来说也是难度较大的,通过不断地增加腰腹和双臂的力量,逐渐让身体在倒立的状态下掌控平衡能力,在顶功练习之前首先要练习靠墙顶,增加手臂的力量和平衡力,直到练习者能自己离开墙根、自己直立行走,然后逐步在板凳上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杂技教师会根据练习者的姿势和动作提出要求。

(四)跟头

在杂技的基本功训练中,跟头分为大跟头和小跟头。在日常的杂技表演中,我们都能看出来。大跟头一般都是需要助跑、插毽子后翻出的跟头,但是小跟头不用,原地直接就能翻出。跟头功的训练基本是从毽子和跺子开始的,首先前面的准备工作是一定要准备好的,不然会直接影响到下面的发挥,导致在后面的过程中容易摔跤。跟头功的训练是以腰功和腿功为基础的,讲究爆发力和协调性,女生和男生的跟头种类有所不同,源于女生的身体比较柔软,男生的爆发力和弹跳力比较好。

二、基本功训练的改进措施

(一)增加形体,提高美感

随着现代杂技的发展,社会大众对杂技表演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杂技的基本功训练除了基本的训练之外,还要加强形体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加强杂技演员的艺术熏陶,提高整体的艺术性和美感。

(二)循序渐进地训练办法

在杂技基本功的训练中,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效果,杂技教师在学员训练的过程中要求的会比较严格,有一些不顾学员的情况要求超负荷训练的现象,这种现象会直接导致学员对训练产生放弃和厌烦的心理,对学员的成长和杂技的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杂技教师应在爱护学员的基础上,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循序渐进地让学员做好基本功的练习。

(三)新型训练班的创办

在杂技基本功训练中,当下的训练形式基本上是口传心授,但是这种方式对雜技艺术的传承是不利的,因此国家或学校可以针对杂技基本功训练创办新型的训练班,将训练内容通过教材和视频的形式进行保存和传承,推动杂技的发展,促使杂技基本功的训练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

杂技艺术来源于民间,体现了民间艺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在杂技发展过程中,向人们展示的一直是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源于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培养了杂技演员不畏艰难的品格,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对现有的训练方式进行创新,更好地传承这项珍贵的民间艺术,用可复制的教育模式进行保存,促进杂技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珣.杂技基本功顶功分项走班教学的利与弊[J].杂技与魔术,2018(3):29-30.

[2]林伟.小议杂技基本功训练[J].杂技与魔术,2016(6):57.

[作者单位]

濮阳杂技艺术学校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
基本功教育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羽毛球基本功训练问题及对策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教育漫画
曹家庄完小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
平面向量的基本功,你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