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采访——美国职业经纪人詹卢卡·马切达

2019-10-21 06:49岳亚张浩楠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岳亚 张浩楠

摘要:詹卢卡·马切达(Gianluca Macheda)是美国前哥伦比亚经纪公司的经纪人(现创办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具有二十余年丰富的从业经验。在马切达先生担任第二届哈尔滨音乐大赛声乐组评委工作期间,笔者有幸对马切达先生做了一个关于其职业经纪人职业生涯及艺术管理方面工作经验的访谈。

关键词:经纪人素养;经纪公司;歌剧演员的选择

一、马切达先生的从业经历

笔者:马切达先生您好,您能介绍一下您是基于什么样的缘由从事艺术管理的吗?

答:我的专业是法律学,本科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为歌唱家来起草合同,随后便由合同起草人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职业的经纪人,这一职业的变化与我早年间的经历其实有着密切的关联。

幼年时的我就非常喜欢歌剧,在17岁的时候,我在工作和学习的城市遇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指挥家。记得有一次我在斯卡拉歌剧院观看演出《费加罗的婚礼》,演出结束后,指挥家邀请我去后台参观,而后台中有一群演唱家正在讨论下一部剧的演出细节,指挥家就随口问我:“你喜欢什么样的歌唱家”、“哪个歌唱家是你最喜欢的”,当我回答完之后,指挥家非常欣喜,因为他发现我的品味与他相似,20年前的那次讨论直到半夜一点钟才结束。在这之后,我经常接到这位指挥家的来电,我们会在电话中讨论很多关于剧目的事情,比如说在这一段剧目当中,应该选用哪一个歌唱家来演艺这个角色等等。

随后,这位指挥家就邀请我做他的私人助理,当时我听到这一邀请后非常激动,因为艺术管理这个行业看起来是非常有意思,从业者可以到处旅行,还可以去世界顶级的歌剧院免费观看演出,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在经过一年之后,我终止了与这位指挥家的合约,原因是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批非常著名的歌唱家,我们都熟知他们是很著名經纪公司的艺人,但其实这批歌唱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由我最早发现的,行业内的人发现其实我才是真正发现这些优秀歌唱家的人,所以他们就邀请我去他们公司工作,因此我入职了现在美国最大的经纪公司——哥伦比亚经纪公司。在哥伦比亚经纪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先后在纽约、巴黎等地从事音乐艺术管理,最终在意大利开创了自己的经纪公司。

二、马切达先生的艺术管理理念

(一)选角负责人的启用

笔者:您17岁的时候、也就是20年前的那个夜晚,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晚对您今后的职业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答:20年前的那个夜晚,是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夜晚。因为在那个夜晚,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即音乐是整个歌剧制作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现在来看并非如此,我觉得未来也并不是那么的光明,我预测未来音乐制作在歌剧制作当中所占重要性比例会逐步下降。

笔者:20年前与20年后,音乐制作在歌剧制作当中所占重要性有何不同?

答:在20年前,“选角”即歌唱家的选择是由指挥家来完成的,而现在都是由导演来实行的。这是一个非常不好行业现象,因为歌剧当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音乐,歌剧可以说是“音乐在剧院中表演的艺术”,因此,音乐才是歌剧的核心,而指挥家具有发现优秀演唱家的潜能和职业特性,我认为选角应是指挥家的工作职责。

(二)艺术管理从业者的素养与要求

笔者:您是如何理解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

答:艺术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不是可以直接从书本上学到的。对于一个艺术管理者来说,一定要多去观看演出、比赛等,就以我为例,我一个月可能要乘坐20—25次飞机,这不仅仅能够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诸如比赛曲目的选择、心态的调整等,因为对艺术家的管理不仅仅是对其进行艺术上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关注艺术家们的心态变化,或者是生理变化,从而给予艺术家们正确的引导。这些知识在书本上很少见到,更多的是依靠我们的经验。

笔者:您认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答:作为一个经纪人或者艺术管理者来说,除了要多去实践、多去看演出之外,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对于所有歌剧制作、剧目以及曲目的了解,也就是应当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但是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刚才我也讲到,20年前与20年后选角的负责人由指挥家变成了导演,这也就导致了现在音乐艺术管理入行门槛的降低,你可以不用了解歌剧行业,就可以进入这个行业从事经纪或者艺术管理的工作。

就像第二届哈尔滨音乐国际比赛的这些评委们,他们全部都是歌剧行业的佼佼者,他们是“上一代”的人,也就是具备歌剧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当我们在看“下一代”从事音乐艺术管理的人,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或者比赛时,我们会发现所有人当中可能没有一个人是了解这个行业的,或者说没有一个人是了解“歌剧本身”的,他们是不具备专业素养的,这也是现在歌剧行业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不专业的人在领导专业的歌唱家。

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现在正在从事或者即将要从事演出经纪、艺术管理工作的下一代从业者们,如果你想要从事这个行业,那你一定要加强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不然的话将会产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接下来我举一个在欧洲的例子。欧洲许多剧院在选择剧目时,更加倾向于具有“猎奇”色彩的剧目,很多歌剧为了吸引眼球,他们会将色情、暴力等黑暗的元素加入歌剧之中,这其实就违背了“歌剧艺术本身”存在的意义,因为歌剧是一种综合各种“美”的艺术,观众更乐意看到“美”的东西,而不是“黑暗”的东西。

笔者:音乐专业知识有很多,比如器乐、声乐、舞台表演、形体、造型等等,作为音乐类经纪人必备的诸多专业知识中,是否有必要选择某一类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呢?

答:如果你想从事经纪人行业的话,那你就一定要选择一个专攻的方向,之前也有很多著名的钢琴家和小提琴家邀请我作为他的经纪人,但是我都委婉拒绝了。虽然大家觉得钢琴、小提琴听起来都是音乐艺术,但是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圈子,我现在的主攻方向是歌剧行业,偶尔也会涉及指挥行业,因为指挥行业其实也是歌剧圈中必须要了解的。

(三)经纪公司的选择

笔者:根据您多年的从业经验,您认为即将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新人”在大型经纪公司与小型经纪公司之间该如何抉择?

答:经过多年从业后,我发现规模较大的经纪公司并不适合音乐艺术管理。仅从名称上来看,在国外大型经纪人公司里面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booking agent”,(直译过来就是“预定经纪人”的意思),其实它就是演出经纪人部门。我认为这个词的运用是不准确的,因为它不能够准确地描述经纪人职业或者这个行业应该具有的基本职能,因为在这个“booking agent”部门里面,只强调了经纪人需要去预定演出,并没有强调管理和协调的职能,这也就弱化了经纪人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对于音乐艺术管理这个行业来说,它要求具体化,也就是每一个项目的处理方式和管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而那些大型的经纪公司往往采取“机制”运行,他们的处理方式和管理方式都是系统内流程化的东西,但是音乐艺术管理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当我在多家大型经纪公司工作数年后,离职并开了自己的经纪公司。我的经纪公司虽然很小、知晓的人也不多,但是所有和我合作过的歌唱家全部都被我“带出来了”,因为优秀的歌唱家其实不太关注或者不太在乎经纪公司的大与小,他只在乎跟他合作的这个人是否信任他、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如果你想成为演唱家的经纪人,那你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曲目更适合他,这对大型公司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演唱家们更倾向于比较小型的经纪公司,在这样的公司中,工作关系也更为密切。这样的案例举不胜数,如果你翻看20年前大型经纪公司的宣传名册,你会看到许多当时较为著名的艺术家,而这些艺术家的名字则不会出现在20年后的这家公司宣传名册上,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较有名气的艺术家在被世人所熟知后,会转到另一些小型的公司或者私人公司,這样的公司对他们的发展更加有利,因为这些小型经纪公司具有针对性、具体性的特点。

在这次第二届哈尔滨音乐国际比赛中就可以看出小型经纪公司的演唱家与大型经纪公司的演唱家之间的区别,我察觉到许多的演唱家都缺乏专业的指导,就以他们选择的曲目来讲,有的选手在同一个比赛环节当中选择了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曲目,而且这两个曲目完全不搭配。对于评委来讲,这可能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曲目的选择间接影响了选手成绩。因此,演唱家在入行的时候就需要有经纪人来指导,优秀的经纪人会在艺术家演出之后为他们叫好,然后在第二天一定会指出昨天演出时的一些问题。

笔者:经纪人或音乐艺术管理者如何帮助艺术家来选择曲目或者选择项目?是根据市场需求还是专业要求?

答:如果这个艺术家已经非常有名气了,那这个就不是一个问题了,因为或许会有多个项目来找到你,你可以有权利去选自己想做或者觉得对自己有益的项目。但是对于刚刚起步的艺术家来讲,他需要一个特别好的经纪人,因为这些经纪人能够帮助艺术家得到一些真正对他有利的项目。

至于选择项目时,是以市场为导向还是以专业为准绳,这两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可能这个项目既有市场需要的因素,也有专业需求的内核。

三、哈尔滨音乐比赛声乐组方面的相关问题

笔者:在本次哈尔滨音乐大赛声乐组的选手中,您认为,选手们更加注重选手的形象还是演唱技巧呢?

答: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更加注重选手的声音条件或者是整个演艺过程中展露出来的音乐技巧,至于选手的相貌、外形、形象等外在条件,这个是我最不在乎的一个方面。当然,如果选手的外在条件较好,肯定是会加分的。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观众去剧院不是为了看外形较好的帅哥、美女的,如果想看面容姣好的人,他完全可以去看电影、综艺或者去看电视剧。观众走进剧院是为了那些特别凄美的,或者是特别高兴的剧目,观众会为了剧中的“美”而欢呼、为了剧中的“悲”而哭泣,所以,外形条件并不是评委的关注点。

笔者: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哈尔滨音乐国际比赛半决赛中,有一位选手的外在条件很好、演唱技巧也很熟练,为什么没有晋级呢?

答:当前一般歌唱比赛,大多数都是关于男高音、女高音之间的对决,而女中音、男中音或者女低音、男低音其实在比赛当中很难获得观众的喜爱以及高的分数成绩,因为本身存在着事业黄金期的年龄差。

笔者:恕我冒昧,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声乐组选手中有一位蒙古的男低音选手,叫Amarbold,他的声音非常动听且有感染力,为什么他在第一轮中就被淘汰了?

答:我现在仍然记得那位选手,作为男低音选手来讲,他是一位非常有潜力的选手,但是他现在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还未到达事业的顶峰,因为对于男低音演唱家来说,他们的黄金期可能在40岁左右,40岁的年龄不在我们这次比赛规定的年龄范围之内,因此,我相信这位选手未来会更好。

笔者:如果举办第三届哈尔滨音乐国际比赛,如何让更多的新人知晓、参与呢?

答:第一,我认为应该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国本身,因为中国的市场非常大,在中国也有非常多特别优秀的选手,挖掘中国本土的选手并且让他们参与进来是大赛组委会应该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第二,要提高整个比赛的专业水准,在预选赛的时候就要提高质量和“准入门槛”,然后聘请真正国际化、具有国际眼光的“大咖”来担任评委工作,这样就能保证入围选手的演唱水平和质量。

第三,从根本上讲,建立专业的音乐院校是解决的这一难题的最佳选择,在建立专业的音乐院校之后,聘请真正国际化的教师过来授课,这样的话,学生一出去参加比赛,评委就能得知这位学生肯定不是在中国学习的,可能是欧洲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所以我觉得应该从基本的教学入手,将教育与比赛相结合,形成有机的共同体,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选手。

笔者:感谢马切达先生的简短访问。

作者简介:

岳亚(1983-),女,江西武宁人,哈尔滨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哲学、民族艺术学;

张浩楠(2000-),男,山西长治人,厦门理工学院时尚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