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探索

2019-10-21 10:25唐红星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课程教学改革

唐红星

摘要: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对新语言教师的培训需求更加突出。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负责基础教育语文文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揭示该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原因,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革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03-01

1.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

关于高校语文教育专业新课程改革与课程改革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对于高师语文教育专业新课程改革与课程改革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高校语文教育专业新课程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所分析的问题仅涉及课程改革应涵盖的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一些要素的某些方面或方面与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并不紧密相关,缺乏对其成因的深入探究,理论基础也鲜有论述。由此可见,语文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更有针对性、更深入、更系统。

1.1存在问题。

综合上面的调查和分析,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目标的三维失衡。

目前,语文教育课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三维失衡,主要表现在:依然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目标的实现,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相较而言还重视不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偏重学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教学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则相对薄弱。

(2)课程结构不尽合理。

对照新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还不尽合理。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现代教育理念课程还存在空缺;专业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课程也至少有两类空缺:一是方法类课程,如怎样开设选修课、如何进行研究性与综合性学习、如何开发利用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等等。

(3)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部分课程内容深厚,未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其次,部分课程内容与时代和生活关系不密切,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只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决定教学内容,有的甚至讲几十年,脱离学生的生活。远离社会和时代发展。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实际、与新课改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第四,部分教材的编写或选用未能很好地体现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

(4)课程实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教育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方法发生了新的变化。整体而言,系统化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尚未凸显。中文师范生大多还是停留在“听课记笔记”、“平时忙‘四级”、“考试背笔一记”的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课程评价仍囿于甄别和选拔功能。

目前,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评价方式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专业的课程评价尚未实现功能的根本转变,也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诊断、反馈和评价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强调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评价的内容、方法、主体等还是有些单一,还不能做到真正全面地评价学生。

现行语文教育课程的弊端,是造成语文教育毕业生师资力量不足,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导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真正发挥语文新课程在培养新教师中的作用,必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对现行的语文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完善。

2.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

2.1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语文教育师资队伍教育观念滞后是阻碍该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多方面培训,使专业教师尽快更新教育观念,具备现代教育所需要的现代教育观念。各高校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培训,改变该专业教师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轻师范,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明确兼顾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重要意义,使该专业教师不但关注学术研究,而且积极关注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其次,各高校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引进和推广新的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2.2继承传统文化,发挥文化正能量。

要解决传统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制约,必须批判地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反对混浊,提倡清洁,整合创新,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能量。首先,要重新審视我国的传统文化,消除不适合现代教育的落后文化,挖掘和发扬有利于现代教育的文化。应摒弃片面强调教师权威、服从权威、以考试结果评价学生等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观念,注重人文精神教育,“因材施教”“重视人格教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提倡乐学的思想等等,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应该大力推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反浊倡廉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各种形式向教师传播良好的传统教育思想。学习方法多样,批判落后的传统教育观念,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从而消除语文教育观念的落后。

语文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子系统的整合。本研究只是通过比较浅层次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般性的改革对策,需要在各个子系统内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课程目标的完善、课程结构的优化和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下一阶段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崔允漷.追问“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J].教育研究,2013,(7).

[2]任永利.我国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新特点[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7).

[3]朱彩兰,李艺.基于双重属性的”过程与方法“解读及三维目标描述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1).

[4]崔允漷,夏雪梅.“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01).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课程教学改革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