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19-10-21 07:34庆玫丽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庆玫丽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语文作为重要的母语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同时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具有综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提升其审美能力,更担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突出学科育人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不断拓展其知识视野。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展开对在初中语文教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語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引言:

语文新课标中名曲指出: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应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素养、情感态度的同步发展,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1]。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不仅是民族瑰宝,也是促进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驱动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其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形成美好的品格、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1、简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便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阶段,独立性意识增强,但生活阅历有限、分辨意识不足,容易被外界的不良风气影响。特别是世界间联系愈发紧密,学生接触、了解外界的渠道更多,信息时代既为教学带来了便利,也对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一定挑战:有的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有的学生具有严重的哈日、哈韩心态,痴迷于明星文化等等。

面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处于重要发展时期的中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发挥语文学科文化育人的作用,对于促进青少年的未来学习、成长来说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既是民族记忆、民族精神,也抚育、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是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为此,教师应改变以往应试思维下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的“灌输”式教育,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激发中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使其在认知意识和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浅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2.1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形成榜样力量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强调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发挥好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扮演好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及合作者角色,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致力于在教学中传播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文化熏陶。例如:在散文《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解读中融入古诗词。朱自清先生对春雨的描写生动而不失趣味,但也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另一番精妙,让学生分享关于春的精彩诗句。以教学赏析形成引导,促进学生展开古诗词的阅读。

2.2以多元化创新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汇集了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名著。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单依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应注重多元化创新施教,促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走进文本之中。例如:在《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微课件教学,引入“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师生、生生讨论中,以思维导图进行文本知识架构的梳理。并可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大家阅读深受幼年鲁迅喜爱的《山海经》。

2.3充分发掘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情感

为进一步延伸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其文化自信,使其具有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注重对文本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内涵发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在《大道之行也》的教学中,联系孙中山先生曾题有“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了“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并结合学过的《桃花源记》中的“大同”等。让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并可以从“中国梦”视角进行阐释和解读。

2.4注重课外拓展教学,开阔学生视野

新课标中对中学生的阅读量做出了新要求。为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其课余生活,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涉猎更多经典读物、对传统文化形成新的理解与认识。例如:教师可组织开展班级的读书会,让学生就《诗经》、《史记》阅读中的精彩之处进行探讨、分享;模拟《古诗词大赛》,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便利,展开趣味比拼;针对某一历史人物,如在《鸿门宴》中,有的学生认为项羽是真的英雄,而有的学生则持相反意见,认为其一生困与美人和名利,注定“悲剧”,教师可将其组成不同的派别,展开辩论会等等。以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3、结语

新时期不仅为语文教学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教师的授课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3]。为培养出更多具有世界眼中国心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不断自我完善,深研传统文化,找到其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另一方面具有生本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其在走近、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能够将其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

参考文献:

[1]邓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5):24.

[2]赵强国.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3):12.

[3]张维维.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以统编本教材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2019 (5):25.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