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9-10-21 09:36程小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新课标高中英语

程小纹

摘 要:英语作为目前公认的国际语言,无论对社会交流还是个人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和文化是同生体,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象,文化是语言的内在核心,加强高中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对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此入手,分析跨文化意识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标;跨文化意识

英语作为一种社交语言,是文化重要的构成部分。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了解的基础下,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英语课程跨文化意识培养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一、高中生英语跨文化意识薄弱的方面

1.在教材使用方面

很多教师不能灵活地使用教材,这导致教学内容浅层化,不够有深度。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正在试图将英美文化融入到英语知识中去,但学生对英美文化知之甚少,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所给内容,容易对教材内容产生误解。教师为了追赶学习进度也没有对内容进行展开,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仅仅是枯燥浅层的英语语法和句式,没有深入语言文化的中心。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2.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

现在很多一线教师的讲课手法乏味、单一,对学生的教育停留在单纯的灌输上,把文化知识当作单词认知来讲,把课文当作听力来练习,没有对其中的文化进行剖析和深入展开。这里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考试制度的限制,教师没有过多的课时去普及文化知识。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高中英语教师没有海外学习经历,教学进修也参加的不够,教师本身对异国文化的了解程度有限。这给他们备课和授课都增加了难度,也影响了文化教学的展开。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进修,也是保证跨文化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

二、培养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

1.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培养跨文化意识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前提条件就是更新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提高英语教师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关注度。高中英语教学需要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英语教师参加有关英语教学的讲座,也可以组建各种类型的英语交流活动,如英语演讲、朗诵等比赛。学生和教师在参加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起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意识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为此,教师需要认识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局限性,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全面认识跨文化交际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拓宽自己的英语知识面,深入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了解英语的使用语境等,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展开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目的的引导下灵活使用英语,提高高中英语的实用性,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的目的。

2.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教材中加入跨文化的知识

新教材中加入了热身和听说部分,这是一大创新,热身相当于头脑风暴,可以让学生就问题自由讨论,开拓思维。教师可以将新的文化引入到课程中,作为背景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模块4的Unit 1这节里,讲的是伟大女性和她们的成就。在热身部分中,教材放出了很多伟大女性的图片,这其中很多为学生所熟知,如居里夫人、宋庆龄等。可以让学生前后桌为一组来讨论:你认识以下哪些女性?她们有什么伟大之处?你认识的女性中有谁激励着你?对于女性,成为伟人是否比男性更困难?在讨论过后,学生对伟大女性的认知更加了解,通过相互之间的发言也会交流很多信息。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做积极评价,对学生不了解、不熟悉的人物加以介绍。

3.合理渗透中西方文化

首先,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注意中西方文化在称呼上的差异。中国学生习惯称呼自己的老师为“王老师”“李老师”……在使用英语称呼时也会套用中国的称呼习惯,如Teacher Li等。但是,在英语的实际表达中,英美等国家不会这样称呼,英语语法也没有将Teacher等职务或是身份的词与姓氏联用。在正式的场合中,英美等国家更喜欢直接称呼姓名,特别是在美国更喜欢直呼其名,即便双方是师生或是上下级关系。

其次,教师要在交谈方式上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人在与英美等国家的人交往时,通常会由于双方在交谈方式上的差异而导致西方人尴尬,甚至会引起反感。主要是因为在交流时会涉及到对方隐私的问题。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隐私观念。

4.加强学科综合性学习

通过高中前两个学年的英语课程学习,高三学年开始将正式进入以高中生各自跨文化交际为导向的英语课程的学习。英语学科学生以文科、理科为主,而不同学科的跨文化交际英语,难度、深度和跨文化交际方向都会有所差异,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总的来说,高中生需要训练以下三种技能:(1)使用英语上课,做笔记和阅读的能力;(2)使用英语撰写文章的能力;(3)用英语进行成果展示和与他人谈论的能力。总的来说,英语培养的是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素养

跟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英语课程,是以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外语应用基础为目的的。而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更多交际英语知识是他们认识瞬息万变的国际世界的一种工具。因此,他们所学习的英语内容,应当更加倾向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换句话说,就是以英语为媒介,接触国外更加先进的理念,从而发展国际化视野,提高自己的教师职业能力。基于这一理念,针对高中生所开设的课程,就应该从自身跨文化交际出发,学习适合该跨文化交际特点的英语,更加体现语言的工具性。

结语:

高中生的英语课程模式应当将“互补型”和“阶段性需求型”相结合。首先,我们不能单独将跨文化交际英语割裂开来,在高中生的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跨文化交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将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比作建造房屋的话,那么课文英语是基石,為高中生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交际英语将作为砖瓦,为整个过程增添最后的光彩。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我们不能从一开始就学习高难度的交际英语,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课文英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关键。而在课文英语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的交际英语,又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课文英语考试和其他英语水平考试的通过率。

参考文献:

[1] 吕晓宏,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途径[J]. 聊城高中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 李广超,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无效创生”现象述析[J]. 教育导刊,2011(11).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新课标高中英语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