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综合实战中的作用

2019-10-21 07:57袁常菁
速读·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乒乓球

袁常菁

◆摘  要:弧圈球技术具有飞行弧线低、速度快、落点稳定易控制等特点。由于弧圈球技术具有较强的进攻性,成为很多运动员得分的重要手段,所以笔者将通过设置对照组,进行分类研究对比,从不同的角度对乒乓球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综合实战中的作用进行探究,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乒乓球;弧圈球;综合实战

1研究目的与意义

弧圈球技术具有稳定性高,进攻性强等特点,是目前的主流打法也是重要得分手段。在比赛中合理运用弧圈球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获胜几率。分析弧圈球技术和快攻技术的不同之处,可以让运动员更深的了解弧圈球技术,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技战术,增加获胜几率。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分组对比研究

2.1.1分组原则

根据随机变量原则,从乒乓球普修班中随机抽取三个组的学生,每个组10人。

根据每节课的主要练习任务作为分组原则,将三个组学生分开上课训练,每组学生训练要求不同,其中第一组同学每节课训练内容以弧圈球技术为主;第二组同学每节课训练内容以削球技术为主;第三组同学以快攻技术为主。三个组的同学进行为期一个月,每天90分钟的分组训练,一个月后进行比赛测试。

2.1.2比赛数据

经过一个月的练习,分别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三组和第二组进行一局制的11分制比赛,比赛数据结果如下。

2.1.3数据整理

通过对比赛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一组对第二组的比赛中,第一组胜8场,负2场,胜率为80%;在第三组对第二组的比赛中,第三组胜6场,负4场,胜率为60%。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组的胜场率比第三組高20%。我们可以得出弧圈球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获胜率,在迎战削球一类的防守型战术上,也可以打出优势来,而第三组的快攻技术在对战削球战术时明显处于弱势。

2.2技战术对比分析研究

我们将从乒乓球的五大要素中的速度、旋转、弧线以及落点这四个要素来分析比较。因为击球力量主要取决于击球者自身的综合身体素质,所以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对比分析。

首先从速度这一要素来看,在乒乓球运动中,速度这一要素是尤其重要的,较高的球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住对手,破坏对方的运动节奏。这里我们主要是指击球速度,提高击球速度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速断自己击球时间,二是缩短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其中快攻打法主要依靠在击球瞬间击球者对球施加的瞬时力量,击球者施加的力量越大则速度越快;弧圈球打法不仅依靠击球者施加的力量,同时球被击打出去后产生的上旋转使得球落台更快,也就使得球速更快。从速度上来看,弧圈球速度比快攻类打法的球速更快。

从旋转这一要素来看,快攻打法的旋转以不转球或者弱上旋转居多,因为快攻类打法更多的是击打球的中心部位,旋转较弱;弧圈球的旋转是强烈的上旋转。众所周知,乒乓球的旋转不仅可以增强击球的进攻性,还可以增强球的稳定性。在实战中快攻类打法的球在落台后球时向前行进的,但是弧圈球在落台后的行进方向确实不固定的,如前冲弧圈球会加速向前,但部分加转弧圈球在落台后会出现向左右两边拐弯,增加对手预判的难度,给对手造成一定的回球难度,降低对手的回球质量。

从弧线要素来看,快攻类打法的弧线较为简单,且容易受球网高度,球台长度与宽度的限制影响;弧圈球可以使球准确的落到对方球台上而不受球网等影响。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弧圈球的旋转能够让乒乓球表面空气形成一个环流,环流在球体上部方向与空气阻力相反,致球体上部空气流速较慢,该环流在球体下部的方向与空气阻力相同,致球体下部空气的流速较快,使得乒乓球得到一个向下的力,下沉的更快,可以有效的控制弧线的高度,提高击球的命中率。

通过对上面三个要素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弧圈球的落点相较于快攻类打法来说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且弧圈球的落点相较于快攻类打法来说更容易控制,命中率也更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弧圈球作为目前主流打法以及主要得分手段,在综合实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要重视弧圈球的训练与合理运用,只有在比赛中合理运用弧圈球技术才能有效提高获胜率。

3.2建议

灵活多变是乒乓球运动最大的特点,弧圈球技术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技战术,在比赛中运动员能够合理运用弧圈球技术就可以掌控比赛局面。所以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要加强对弧圈球技术的认知与训练,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比赛获胜几率。

参考文献

[1]张晓栋,张立新,肖丹丹.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中乒乓球运动员上肢的运动学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06):47-51.

[2]肖丹丹,苏丕仁,唐建军.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地面支撑作用力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01):57-59.

[3]肖丹丹,钟宇静,苏丕仁.乒乓球正手快攻和弧圈球技术中球拍的运动学特征[J].体育学刊,2008(04):82-87.

[4]赵国成,张樯,李郑.乒乓球正手反拉高吊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技术差异性的运动学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02):99-101+123.

猜你喜欢
乒乓球
不会掉落的乒乓球
巧取乒乓球
会沉底的乒乓球
浮不起来的球
一起找“异类”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乒乓球快速变圆法
乒乓球怎么躲开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