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关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9-10-21 07:24董媛媛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新媒体翻转课堂

董媛媛

摘要: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个性化、碎片化学习成为当前学习潮流,冲击着传统学习模式。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推进,新型的课堂模式——翻转课堂被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每个领域,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也随之面临着全新机遇,这种以微课为载体,充分融合现代新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促使线上线下学习无缝衔接。本文通过新媒体技术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其覆盖面广、学习难度与要求相对高、学生学习时间长,且英语作为一门应用语言类学科,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及时革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新型的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微课、慕课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载体,增强英语教学趣味性、内容丰富性,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现代大学英语改革,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指明了方向。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

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推动着英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以教师在课堂填鸭式知识灌输教学模式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玩手机、睡觉、聊天现象比比皆是、屡禁不止。这种单一的只是根据教材内容知识讲解灌输,内容是枯燥乏味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学生麻木接受,既不提意见又不提反馈,教师也没有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一无所知,更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一成不变、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挖掘大学生英语学习潜能,更别提培养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其次,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受到多方面的局限,包括时间与空间等,往往大班教学,教师无法充分关注到大学生个体差异,包括英语基础、学习兴趣、能力水平等,只能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统一固化的教学进度,学生被动机械地按照教师进度开展学习,无法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及学习内容。由此可知,这种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局限了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领悟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英语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自然有不同的需求,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师所讲知识融会贯通,基础差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消化吸收。但是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兼顾这种个体学习差异性,导致基础好的学生难以进一步提升,基础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英语学习越来越吃力,对英语学习兴趣丧失。

二、新媒体背景下翻转课堂模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机遇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为大学英语教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各种英语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纷纷涌现,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引进丰富多样的英语教学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英语学习素材,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主选择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最初发起是为了帮助因为各种原因错过学校教学活动的学生进行课堂内容补缺,通过用录屏软件录制演示文稿,展示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并插入教师声音讲解,制作成视频后传到网络,让缺课学生随时随地下载学习。

随后,这种视频传播教学模式备受学生青睐而被广泛传播。简而言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录制微课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课程目的、重点与难点以及有针对性的测试习题,通过网络技术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观看学习并完成在线的课程测试,了解自身学习盲点,整理学习疑点并带到教学课堂上,与教师和同伴共同探讨并解决,提高整体学习效率与质量。

(二)应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当前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对英语高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只能应试不能应用的哑巴是教学模式脱离现代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实际。只有具备国际化视野、丰富文化涵养、灵活沟通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才能让国家与世界各国合作中占据绝对优势。结合上述分析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可知,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弊端甚多,急需优化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将课程内容细化,增加趣味性,让学生知识吸收效果更理想。

1.翻转课堂与大学教师能力素质相适应。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如学历与思维都相较于中小学教师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具备丰富知识储备与语言积累以及语言学习实践经验,更易于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建立丰富的微课资源,打造翻转课堂。

2.翻转课堂与大学生学习心理与需求相符合。当前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高,能够快速响应时代变迁,更能快速根据教师任务安排,自主完成微课视频学习。

翻轉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激发其强烈的自我学习意识,打破传统被动学习状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同时,大学生新鲜事物的接受与适应能力特别强,加上对新媒体信息技术掌握运用程度可能比部分教师还高,可以借助微课堂观看学习视频、查找学习资料、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交流,表达自己想法等。

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满足大学生学习心理需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沟通交流合作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能力及文化修养。

(三)改革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发达,大数据、云计算铺天盖地而来的大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也不再过于依赖课堂,网络上触手可及的微课、慕课、名校公开课等教学资源,海量知识在网络时代被众人传播、改造、完善、更新。西蒙斯在《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引入一个知识流的概念,认为知识就像输油管中的石油,在网络环境中循环流动。

有专家指出,当今社会学习方式有三大形式,分别为学科导向的系统学习、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以及碎片化的学习。碎片化学习指的是学生利用零散的学习内容、时间以及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借助手机、iPad、平板、电脑、电视等媒体渠道获取碎片化学习资源。

新兴的社交软件,如微信、微博、QQ、抖音等,不断的文字、视频、音频推送,让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大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教材的知识获取,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学习资讯,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新媒体充斥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若不进行改革,英语课堂教学将被碎片化学习方式取代,只能形同虚设,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三、新媒體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策略

(一)课件制作

社交网络为教师发布微课等学习资源提供极大的便利,教师在了解当前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的英语基础水平,借助互联网资源制作精良的微课视频,视频课件的内容包括有课文文本的知识背景,教学要求重点掌握的词汇、句型与句式,特定的应用场景等。

制作的课件应尽量多元化及多样化,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习的学习需求,课程提出的测试问题要注意及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结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要循序渐进地递增,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教材知识,提高自己语言能力。课件要贴近学生心理特征,既有趣味性,又要控制时长,一般在十五分钟左右,让学生更便捷掌握知识。

(二)建立师生共同体

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促进者。若把课堂比喻成一场戏剧,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则是演员,教师要充当组织协调作用,为学生搭建积极有趣的学习场景,使学生能够在课堂舞台上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与教师及同伴的相互合作,构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演好自己的角色。

因此,翻转课堂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觉悟意识与行动。

首先,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前准备,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在课前就有可能提出相关的学习疑问,教师要充分做好预设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应对自如,让学生对教师更加信服。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主提出并解决,扭转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状态,形成师生共同问题探讨的学习共同体。

最后,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智力水平优势及内在潜能,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加强师生互动合作,最大程度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才能。

四、结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改革势在必行,翻转课堂教学为改革带来了极大促进作用,需要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并落地应用,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新媒体翻转课堂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