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2019-10-21 06:41林艳红
兰台内外 2019年35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图书馆

林艳红

摘 要:图书馆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图书信息资源,实现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在图书馆的整体工作体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本文对图书馆流动服务工作的作用意义和开展前提进行了介绍,并对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提升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水平,实现文化精神的广泛传播,在我国形成系统、健全的流通服务平台。

关键词: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服务体系;服务人员;服务环境

引言

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水平也直接关系着图书馆的文化传播效果,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我国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要求也显著提升,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兼具着重要的责任,与图书馆的整体建设息息相关。

一、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作用意義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精神的传播和文化内容的推广,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延续力量支撑。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是影响图书馆整体建设效果的主要工作之一,对其进行针对性强化是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日常开展的流通服务工作,不仅负责着图书的外界流通以及相关读者需求服务,还负责验收、调入数据库的图书,并按批次号登记总数册数,实现图书的上架流通。随着我国书籍数量的不断增加,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难度也显著提升,正常开展的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有助于在图书馆内部构建功能全面、覆盖完善的图书管理体系,实现了图书管理的有序性,避免了相关文字资料的丢失和损坏。此外,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还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强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相关工作模式的运行,流通服务人员能够深入地调查、统计和分析各类图书的利用情况,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定期向馆领导和采访部门反馈重要信息,促进了信息化时代中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二、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开展前提

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是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在图书馆中正常开展的流通服务工作要处理借书、还书、书库管理以及其他相关工作,具有着较为繁重的工作量。通过对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进行深入调查可以发现,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是以图书馆的书籍管理体系以及人员管理体系为基础开展进行的,凭借完善的书籍管理体系,流通服务人员能够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对数据库图书的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对书籍的架位进行合理标识,并根据实际的书籍管理情况,调整书籍的排列顺序,完成清点、修补以及对部分图书进行下架和剔除等相关工作,有助于实现图书管理的有序性。而人员管理体系则可切实地规范图书流通服务的工作人员,使其行为具有显著的合理性和规律性,不仅保证了流通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进一步实现了流通服务流程和流通服务结果的可控。

三、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开展对策

1.广泛收集流通服务信息

在图书馆的正常运营中,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对图书的流通渠道和流通手段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流通服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直接接触图书和读者,是流通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要想有效开展流通服务工作,应该从流通服务人员入手,对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进行广泛搜集,以修复流通服务工作的开展缺陷。以下对收集流通服务信息提出相关建议: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建设已经步入了现代化建设阶段,信息的集成效果显著增强,部分图书馆引进的计算机管理平台,能够对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进行全面录入,在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相关人员可以凭借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平台,获取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并建立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与流通服务工作的紧密联系,从而对读者的阅读趋向和图书的上架反馈进行精准把握,进一步提升流通服务工作的水平。另外,相关人员还可对图书馆中计算机管理平台上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的录入全面性进行增强,发挥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管理优势,挖掘数据信息的潜在内涵,进而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应用,实现流通服务工作人性化。

2.健全流通服务体系

图书馆承担着文化资料传播和浓厚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责任,在我国的建筑体系中,图书馆具有着显著的公益性特点,图书馆要想发挥文化传播的持续性效果,必须对流通服务工作进行重点强化,健全流通服务体系是提升流通服务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对现有流通服务体系进行重点筛查和管理,明确流通服务体系中的主要缺陷,以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观念为基础,健全流通服务体系。在流通服务体系中精细化分配流通服务人员的工作任务,将服务任务落实责任到个人,让流通服务人员充分明确个人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相关工作职责,以便发挥个人的工作能力。另外,在流通服务体系的健全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对流通服务工作进行分类,进而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管理,实现管理格局的严谨化,切实保证图书的管理效果,为流通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开展环境,促进图书馆整体管理体系的完善。

3.提升流通服务人员水平

对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进行充分强化,能够进一步健全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严谨化和科学化。就当前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环境而言,流通服务人员仍旧是图书管理的主力,因此提升流通服务人员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流通服务人员的水平包括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水平两方面,就技术水平而言,流通服务人员在日常的图书管理中负责处理图书的借还和图书的验收以及其他相关工作,当前,我国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渐提升,图书馆的流通服务管理应该以现代化建设为基础,因此,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流通服务人员进行精细化培训,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对流通服务人员进行重点指导,提升其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而就流通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水平而言,应该在图书馆建设良好的工作风气和严谨的工作氛围,帮助图书馆流通服务人员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在图书馆的流通服务环境中形成读者与流通服务人员的良好沟通格局,让图书馆的流通服务人员脱离单纯的书籍处理工作与读者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实现图书的有效推广。

4.构建现代化流通服务环境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图书馆的藏书数量显著增加,流通服务工作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日渐繁重,原有工作效率难以满足流通服务需求,因此应该构建现代化的流通服务环境,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当前,我国对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不应该仅限于图书馆中图书的管理,还应该扩展到现代化流通服务环境的建设上,相关人员应该立足于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和流通服务现状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例如物联网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图书馆的管理环境和流通服务环境进行深度挖掘和全面建设。物联网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应用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图书管理、上架管理等相关工作中,构建了现代化的流通管理体系,相关人员不仅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实时的获取所需的图书信息,还能够凭借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等,对图书进行快速调取和精准定位,切实改善了图书馆的流通管理效果,实现了图书管理效率的提升,有效的緩解了流通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现代化流通服务环境的建设,是科学技术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点支持,有助于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持续上升。

5.拓宽管理层面

图书馆是我国图书资源储存的主要环境,而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是满足读者精准导向、图书推荐、书籍处理等一系列需求的重要工作,就还书而言,流通服务工作需要严格检查书籍的破损情况、缺页情况,涂划情况以及核对所还书籍的书名条码是否与该书的记录相符,处理图书丢失的赔偿,严格执行还书制度、赔偿制度和超期罚款制度等,由此可见,在实际工作中流通服务工作具有显而易见的复杂性工作特点。图书馆流通服务管理工作要想取得进步,应该对管理层面进行充分拓宽,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在图书的管理上,流通服务人员不应该仅限于对原有图书进行管理,还应该对电子版图书资料的购置力度进行全面扩大,以适应当前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需要,进一步丰富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储存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另外,在管理层面上,还应该根据流通服务工作的开展效果,建立完善的流通服务管理体系,编制服务质量手册,对服务水平进行精准评价,实现人员管理的有效性和数据管理的全面性。在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实现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监管,对流通服务工作的工作质量进行切实保证,实现管理环境的严谨化和管理系统的全面覆盖,以为读者服务为第一要务,提升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渗透性。

四、结论

总而言之,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持之以恒的重要工作,在图书馆的正常运行中,流通服务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应该通过广泛搜集流通服务信息、健全流通服务体系、提升流通服务人员水平、构建现代化流通服务环境,拓宽管理层面,提升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尚晋凤.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常见问题及处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亢 琦,李扬扬.手机自助图书流通服务在国内图书馆的实践进展[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

[3]冯向春.对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J].兰台世界,2016

[4]朱 光.全省档案局长馆长会议[J].兰台内外,2015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图书馆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图书馆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新化县农用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去图书馆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