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展厅中藏品的保护策略研究

2019-10-21 06:41黄晶晶
兰台内外 2019年35期
关键词: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免费开放展厅数量日益增加,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免费开放展厅人流量较大,安全保护工作的难度系数也更高。文章基于此,从我国免费开放展厅的藏品保护现状出发,就如何完善藏品保护策略提出了对策,包括完善藏品保护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改进藏品保护技术、落实藏品保护宣传等。

关键词:免费开放展厅;藏品保护;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博物馆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专题类的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展厅为数不少,为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相比于收费展厅而言,免费开放展厅的人流量更大,因此,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也就更加艰巨,尤其是藏品保护,更是如此。就当前免费开放展厅中的藏品保护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文物损坏或者文物被盗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一、创造科学、安全的展陈条件

展览是博物馆展示自身特色的地方,主要宣传当地的特点与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著名的历史人物。而博物馆内的藏品则是展示的载体,因此其安全与保护的问题非常的重要,特别是伴随之当前许多展厅予以免费供人们游览,因此其保护问题十分的重要。一般情况,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为主要原则,在藏品的展览应当注意创造科学和安全的展示条件。每一件展品都是博物馆的珍宝,其安全与寿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有害气体、辐射、虫害、鼠害等等。有时对展品造成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几种相互联合,由此对展品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比如在近代的博物馆中,其展品大多为有机制品,均是一些丝织品、纸制品、油画、国画等展品。此类展品对展示环境特别的敏感,由于对其不重视而对展品造成了影响和损坏,进而导致展品出现褪色、发黄、墨迹消退、灰尘、霉变等灾难性的破坏,特别是对开放式的展览,一定要严格控制展览的条件,设计科学合理的展柜,并且对环境也要严重的要求,对用于展览的展柜和展具加以消毒、除尘、除虫等处理;并且设定适合展品的温度、湿度,由此避免展品出现病变的情况。具体的温度、湿度、光照、环境等控制参数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二、完善藏品保护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免费开放展厅的藏品保护而言,制度建设居于核心地位,它是藏品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博物馆在藏品保护中,首先要做的便是构建藏品保护制度。博物馆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托,深入分析相关规定,在参考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制度建设的一般经验时,根据自身藏品保护的特点与需求,出台相应的保护制度,构建工作系统,使藏品保护走向正规化、法制化。其次,加强保护制度执行力度。任何完善的制度脱离了高效的执行,最终将沦为一纸空文。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博物馆大都已经构建起藏品保护制度,但在实际的执行环节中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常见,很多可行的保护方法仅仅停留在制度要求层面,比如24小时监控,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增加了藏品的藏品的风险;最后,配套奖惩措施。“世不患无法,患无必行之法”,制度之所以缺乏约束力与公信力,和违反制度的成本低或者毫无成本有关,因此,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对保护制度的遵守水平,必须构建相应的奖惩措施,对违反藏品保护制度的行为予以必要的惩戒,提高藏品保护水平。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免费开放展厅藏品保护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它涉及到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知识,既有一般的公共安全保护的内容,也有文物特殊保存的内容,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自然也就成为当前加强免费开放展厅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首先,严格招聘制度,聘用专业人才。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大部分为公益性质,少部分私人博物馆具有盈利色彩,但无论何种博物馆,在保护人员的选用中均需要做好调查与考核工作,将专业人才、复合人才作为招聘的首要工作;其次,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博物馆每年都需要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安排文物保护人员轮岗参加培训,并积极鼓励从业人员考取各种技能证书,对获得相关技能证书的工作人员予以薪酬上的优待,在从业人员内部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与竞争氛围。除了专业能力的培训以外,职业道德的培养与生成同样属于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博物馆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教育以及从业道德的培养,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养,提高免费开放展厅藏品的安全性。

四、改进藏品保护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提升免费开放展厅藏品保护效能的重要保证,博物馆需要加强科学技术手段在藏品保护中的应用,不断提升藏品保护水平。就当前藏品保护的实际需要而言,博物馆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好有效的措施。首先,安装恒温恒湿系统。博物馆藏品大都歷史久远,对存放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一些纸质藏品、木质藏品、丝质藏品,对湿度、温度的敏感性较大,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出现藏品损坏的现象。因此,博物馆要在展厅安装恒温恒湿系统,实时监测藏品的温度、湿度,以确保藏品的安全;其次,完善监控系统。免费开放展厅的人流量较大,不排除一些不法分子企图盗窃藏品以牟利,博物馆要在展厅内安装监测系统,确保360°无死角的全天候监控,将藏品被盗的风险降低最低,保护好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最后,加强防火系统建设。火灾是博物馆最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对文物有着毁灭性的破坏,更会危机游客的人身安全。博物馆要做好防火管理工作,在多处安装烟雾感应器以及自动灭火装置,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安全性能,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提升藏品的安全性。

五、落实藏品保护宣传

当前免费开放展厅中出现的藏品损坏事件,除了少部分和博物馆自身的管理不善有关以外,大部分都是观赏者违规操作所造成的。部分藏品由于体积较大,采用的是露天展览的方式,如古代家具等,尽管博物馆明确要求不得用手触碰,并设置了警戒线,但仍然有少部分观赏者不遵守博物馆的要求,随意触碰藏品,导致藏品受损。对此,博物馆除了需要加强藏品安全保护以外,更要做好藏品的保护宣传工作。比如,在游客进入免费开放展厅的门口,放置文明参观守则,以醒目的字体向游客介绍参观的基本要求,如有序参观,不得打闹,文明参观,不得触碰文物等,在游客参观之前,先打一剂预防针。同时,博物馆也要做好文物保护的法律宣传工作,向游客告知破坏、损毁藏品的法律责任,以法律来震慑游客。不仅如此,在藏品保护宣传中,博物院要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好新媒体等平台,以扫码加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让游客关注公众号,借助公众号向游客推送藏品保护的内容,提升藏品保护宣传的效果。

六、结语

加强免费开放展厅藏品的保护工作,不仅是提高藏品安全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发挥藏品在公共文化教育中作用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免费开放展厅藏品保护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博物馆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如构建保护制度等,采取好有效的措施,提升藏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孙中华.新时期基层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谈[J].博物馆文集,2012

[2]张 杰.关于新时期基层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3]林美华.论中小型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卷宗,2017

[4]严洪明,李建钢.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再认识[J].东方博物,2016

[5]马江丽,徐方圆,全定可.利用K线图分析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9

[6]于子勇.文物保护环境与安全操作[J].艺术市场,2005

[7]全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

[8]宋大川.加强地下文物保护刻不容缓[J].北京观察,2007

[9]王庆喜.文物环境与文物保护综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作者简介:黄晶晶(1988-),女,汉族,福建南安,大学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社教、博物馆公众、博物馆陈列展览。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