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名师”的文献综述研究

2019-10-21 08:02王瑞霞张俊红
锦绣·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制度化名师概念

王瑞霞 张俊红

摘 要:“名师”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群体。本文内容主要来介绍前人对“名师”研究的已有成果,总结前人研究“名师”的相关文献综述,希望为“名师”存在的现象研究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名师”;概念;成名;素养;制度化

一、对“名师”概念、内涵的研究

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名师”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不同的学者在讨论“名师”时,对其概念和内涵都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说法。

郭华认为“名师”成名的关键在于他的“授课”水平,教师只有拥有了独特的讲课风格和教学特色,并且有了可彰显的教育话语体系才能称得上是“名师”。[1]童富勇和程其云在研究过程中指出“名师”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认可度、影响力,而且专业素质又较高的优秀教师。[2]在前人对“名师”研究基础上,张贤金、陈光明、吴新建进一步说道:“名师”,就是指那些热爱着教学事业,掌握着教育教学规律,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能够见解独到,形成自身独特教学风格和特色,有人格魅力,在教育领域范围内做出突出贡献,并形成影响力的优秀教师。[3]程大琥则强调名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他认为“广义上的‘名师是指在社会各行各界都有着广泛影响,并被别人追随,拥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人才。这与我们所理解的真正的‘名师没有太大的联系;狭义上,包括广大教师在内的教育名家和教育大师,例如教育中的精英人才、教育工作中的杰出代表、教育理论的创立者、教育实践的引领者等等,这些人才算是真正的教育‘名师。”[4]

还有部分学者在“名师”的概念范围方面存在着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名师”的范围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其他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如王涵平就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名师就是指在教育领域内有显著的成就并且美名远扬,影响范围较广的优秀教师或者其他从事与教育相关行业的工作者。”[5]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提出“名师”就教师而言,而不包括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并且他们还认为“名师”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周红与曾晶在界定名师时认为“名师”是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一个称呼,它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既有影响力又有声望和名气的著名优秀教师。[6]王毓珣在界定“名师”内涵的时候认为“‘名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教师,然后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影响度,并且具有较高的教师专业素养、一定的创造性、一定的突出成就的,才能称为‘名师,并且他们是在教育领域中自然而然形成的”。[7]

通过整理以上学者对“名师”内涵及概念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伴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人们对“名师”内涵的理解越来越全面,在不断地发展中,增加扩大了其内涵范围,形成了动态的发展趋势。整体看来,“名师”的内涵可以简要总结的概括为:“名师”就是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杰出贡献,形成了自身的教育教学体系,并在社会影响广泛,拥有追随者和知名度的教育工作者。

二、对“名师”成长、成名的研究

在对“名师”的成长过程及规律研究方面,学者也有不同观点,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阐述。外因侧重于培养,其中,比较常见的提法有“打造说”、“选拔说”、“重压说”。持“打造”说观点的学者认为:“‘名师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领导采取一些特殊手段精心‘打造出来的,没有经过‘打造,就不会出现‘名师。而持‘选拔说观点的研究者指出,‘名师就是按照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考核标准,在普通教师中层层选拔出来的。很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基层中小学学校持‘重压说的观点,他们认为‘名师都是通过施加压力,挑战极限,成长出来的。”[8]

内因方面则侧重于自我发展,认为“名师”成长和成名都需要自身发奋努力。郑爽和胡凤阳提出“名师”成长的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自觉意识,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自我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它被称为成长成名的可贵品质和精神;自我意识,即教师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自我同客观世界之关系的意识,被认为是成长的关键;首创精神,即主动提出建议、计划和发明,并付诸实施行动的精神,是成长成名最有力的刺激力量。”[9]他们两人认为“名师”就是在这三方面的内因作用下长期积累教学经验成长起来的。张意忠,宋彦婷考察教学名师的成长历程,认为“名师”成长有共同的普遍规律:成长中需要敬畏教育,在教学中追求卓越;需要富有激情,在生活中关爱学生;需要实践磨砺,在实践中反思教学;需要同伴互助,在博采众长的自我成长。[10]纪望平提出从新手教师到“有名”教师,要树立可以执着追求的人生目标,还要自身不断奋发向上的努力,要经历“从实现学历职称提升到实现教学水平提升、从普通教师到‘名师”的两个阶段,经历“更新观念、探索教学模式、坚持终身学习、心忧难宁”的四个层次和“夯实基础、熔铸师魂、苦练内功、课题研究、实践效果、专业追求”的六大阶梯。[11]

也有學者认为“名师”成长是内外双因素的共同结果。赵桂霞就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包括内因和外因的看法,认为关键人物、事件、书籍促成了“名师”,而追求个人理想、追求个性品质成就了“名师”。[12]成尚荣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主张和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其成长的必要条件,“名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与组织的培养密切相关。[13]杨文新认为“名师”是通过自我主动发展,经过岗位锻炼和组织培养共同作用结果下成功的,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政府、学校、个人等都投入了不同程度的人力、物力。[14]郭子琪认为促进“名师”的发展与成长“要注重价值引领与人文关怀、要完善制度激励、要发挥“名师”研讨活动的有效促进作用、要着意提升“名师”领导力、要关注个人研修。[15]

通过整理对“名师”成长的探讨,可以看出学者对“名师”成长虽然说法、见解不同,但从本质来讲都认为成为“名师”需要内外兼顾,既需要内在驱动力,自我学习成长,也需要外在的支持和压力,督促其发展。

三、对“名师”素养、作用的研究

李瑾瑜和李泽林认为“‘名师是倾其所爱为教育的奉献者,是走进学生情感世界的阳光使者,是引领教育创新潮流的探索者,是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16]这种说法充分体现出了“名师”所需的素养和作用。陈震谈到,“名师”需要从人格、贡献和影响这三个维度来衡量与比较,要想成长为“名师”,需要进取心、学习力和创新性,他们是由教师在这三个维度的能力集合之后形成的。[17]王颖提出,教师要想成名成功,除了需要具备必备的专业业务素养能力以外,还需要一些特质素养,比如“坚定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可以不断攀登的职业计划和目标、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成果、独特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伟大的人格和学识魅力等。”[18]邓光明、冉泊涯提出新时期“名师”的六项重要品质,“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扎实的教学能力,四是卓越的研究水平,五是优秀的领导能力,六是强烈的团队意识。”[19]张桂春在文章中指出,“教学名师”要有敬业、兢业、精业精神,即拥有崇高的职业教育信仰、全身心投入教学事业的奉献精神、精湛细腻的教学艺能等特质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名师”。[20]

综述学者对“名师”素养和作用的研究,可以看出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素养,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只是不同学者对其素养的具体要求不同而已。整体来说要成为合格的“名师”,除了要拥有专业知识和完成最本质的课堂教学工作以外,还需要拥有进取心、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合作意识、奉献精神等素养。

四、对“名师”制度、制度化的研究

在我国,学者对“名师”制度的研究至今为止还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体系,但许多地方和学校都一直在积极的探索。[21]不同学者对“名师”如何评选、培养等不同层面的制度进行了研究。谌涛认为“名师”制度就是“按照特定程序,每年从学校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中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上有突出成绩的教师作为学校 ‘名师,并给予他们特定待遇的一种教师管理制度。”[22]他们是把教师上一年度中的专业考试成绩、教学比赛成绩、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课堂教学业绩、学生民主测评等方面的指标按约定权重、综合进行考核的排名作为参评的条件和依据。徐丽桂提出促进“名师”成长需要构建一个健全有利的社会机制,其中包括“名师”培养机制、教师职业机制、学术评价机制。学校必须为教师提供公平的再教育机会、大胆引进和启用具有创新意识的中青年教师、加强高校间横向联系;教师职业机制需要充满人文精神,包括职业保障机制、名师职业机制、利益竞争机制、规范退出机制;学术评价机制要公正公平合理良性。[23]王丽荣指出:国家教学“名师”评选指标体系有5个一级指标(教师风范、授课情况与教学水平、教学梯队建设与贡献、科学研究与学术水平、外语水平)和12个二级指标(教师风范、授课情况、教育思想与教学内容教学艺术与方法教学成就、教材建设教学效果;教学梯队建设与贡献学术地位科研能力、学术成就、外语水平),其中“授课情况与教学水平”在评选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科学研究与学术水平”所占比重仅次于教学。[24]可以看出“名师”既要重视教学也要强抓科研,同时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出众才有资格被评选上。

一些学者对“名师制度化”作用提出了不同看法。庞建群在文章中提到建立“名师”制度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因此,“要明确细化名教师的选拔制度、要有对名教师的养用制度、要制定名教师的流动制度,强化名教师辐射作用。”[25]人们通过培养部分“名师”从而想要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因此各种遴选方式也相应出现。我国各个地区对“名师”、“名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选择“名师”的方式做出研究。张贤金、陈光明、吴新建提到“名师需要制度来保证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建立规范的、系统的、制度化的体系已经迫在眉睫。”[26]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名师”还没有法律的保障,没有制度化。如何使“名师制”更加合理、规范、系统,需要进一步探讨。学者对“名师”制度的研究较分散,成果也相对较少。

通过对“名师”研究成果的梳理,从不同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学者开始关注“名师”并讨论相关问题,部分学者对“名师”发展的本质与规律提出了见解,对“名师”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提出解决思路。但是从整体来看,研究还不太全面,第一,对“名师”概念和内涵加以科学界定的表述成果比较少,存在重复或照搬他人的情况,对概念没有得出明确的定义;第二,对“名师”现象缺乏系统化的研究,还没有专题来研究“名师”概念、产生机制、生存状态等发展历程的书籍;第三,过多地重视学理探究,大部分专家和学者对“名师”的定义、特点、评选、培养方式、价值等的研究居多,关注应用研究的成果较少,对“名师”产生机制,如何得名,如何成为“名师”的研究成果不多。

参考文献

[1]郭华.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从对五位名师质的研究中谈起[J].中国教育学刊,2008(8):31-34.

[2]童富勇,程其云.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 221 位名师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0,02:64-68.

[3]张贤金,陈光明,吴新建.中小学名师培养人选的遴选:做法、评析与建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03:22-24.

[4]程大琥.试论名师的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0,(3).

[5]王涵平、周鴻敏.名师成才规律探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

[6]周红.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内涵辩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4,(7).

[7]王毓珣.名师概念及特征辩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4)).

[8] [9]郑爽,胡凤阳.“ 名师热”的冷思考 [J].教育学术月刊,2011,(3)

[10]张意忠.宋彦婷高校教学名师及其生成机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8).

[11]纪望平.高校“教学名师”成长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0,(6).

[12]赵桂霞.从名师成长经历看教师成长[J].基础教育月刊,2007(3).

[13]成尚荣.名师应当是思想者——谈谈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J].人民教育,2009,(1).

[14]杨文新.关于中小学名师成长路径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03:11-13.

[15]郭子琪.学校促进名师发展策略的时践与思考[J].教师管理,2013,05:38-40.

[16]李瑾瑜.名师因何成名[J].教书育人,2004(5).

[17]陈震.名师成长的核心要素摭谈[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2,(2).

[18]王颖.试析名师走向成功的特质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7,(1).

[19]邓光明,冉泊涯.新时期名师特质及其成长途径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66-68.

[20]张桂春.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的特质[J].教育科学 2012(12).

[21]王雪,严秀英.国内中小学“名师制”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5,(2).

[22]谌涛.校名师制度:“教而优则仕”之惑[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4).

[23]徐丽桂.试论名师形成的社会机制中提出[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4]王丽荣.当前高校教学名师评选指标体系的变化与趋势展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0).

[25]庞建群.谈名师的辐射作用 细化名师制度[J].教育管理,2011,06:159-160.

作者简介

王瑞霞,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辅导员,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张俊红,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在读学生。

猜你喜欢
制度化名师概念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浅议"名师"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