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探讨

2019-10-21 04:05孙杰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40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

摘 要:近年,国内的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内控机制来提高单位的运营水平。单位也对现有的内控建设、内控执行情况,开展相应的评价,来检查内控制度中的漏洞,检查内控方案执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问题。通过开展内控的评价,可以有效地向运营人员去反映单位的内控实施状况。因此,事业单位要在内部建立好内控的评价体系,设置内控评价指标,来检查各部门执行内控方案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问题及对策

一、 事业单位内控评价标准概述

在事业单位内部所建立的内控评价标准,通常包含一般性的标准和具体的标准,其中单位内部的一般性的标准是评价内控方案建设各过程。内控评价包含了内控所要达到的相应目标,且内控评价也包含单位内部内控评价指标标准。在开展单位内部内控有效评价期间,应该将评价标准在单位内部落实到位,内控评价具体的准则,更多的是针对于内控过程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工作,并针对这个具体工作去建立相应的评价。内控包含了内控要素的评价和业务活动的评价标准,在单位内部的内控要素评价标准上,通常会评价单位内部的环境目标设置的是否合理,以及对于具体运营事项进行一定的检查评估,也要对运营风险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价。在开展风险的评估中,要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在单位内部,也要建立一个信息沟通平台,增强单位内部内控监督等合理性。并且要评价单位内部内控建设状況,开展单位内部的内控业务评价,其评价的标准是以单位的具体运营工作作为评价的具体对象。然后,分析业务运行中所产生的一些风险,并评析应用的业务监管措施执行的是否到位。

二、 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的问题分析

(一)对内控评价重视度不足

在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中,要建立相应的内部评价,来检查内控的执行过程。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的职工对于内部评价关注度不足,没有认识到内控评价给予单位内部内控制度的重要作用。有些高层的领导人员在内部,并没有去组织建立内控评价方案、内控评价的制度。内控管理人员在开展内控评价过程中,重视程度不高,有些内控的评价仅仅浮于表面,未能够深入到内控的具体工作中来,去开展内控执行效果的检查。部分职工对单位内部的内控执行没有深入的研究,也不能够发现内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而造成内控评价流于形式。

(二)内控评价报告不公开

国内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内控评价的过程中,会编制相应的评价报告,但是这些评价报告并不会向外部社会公众公开,这时就不能够增强社会大众对于事业单位的运营监管监督。事业单位在内控评价报告中,并没有真实地将单位的具体状况向社会公众反映出来,这不利于社会公众对该单位的了解。国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均未能够向社会公众去反映单位内部的具体运营状况,也不会向社会公众去公开单位的内控评价报表报告。

(三)内外部的监督作用不强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内部内控体系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控制作用,就要在单位内部组建审计部门,引入外部监督的机制。尽管当前国内有一些事业单位,在内部组建了审计部,但是有些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会到审计部去兼职,这样就会弱化审计的独立性,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审计监察作用。有些单位在内部建立了外部监督的机制,但是并没有去执行这项制度,而造成外部监督流于形式。有些单位将外部监督重点放置于内部的财务资金使用方面,然而对单位的内控却疏于管理。在单位内部,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内控监督体系,这样会造成在内控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无法发挥内控应有的控制效果。

三、 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单位内部职工的内控评价意识

首先,在单位内部设计内控制度中,要求内部的高层领导人要重视内控评价给整个单位运营带来的重要作用。并且转变运营人员的思想意识,让其提高对内控评价的关注度,也要了解单位内部职工对于内部评价的想法和意见。让单位的职工去贯彻落实内控评价的具体措施,然后,督促各部门去认真地执行内控政策。其次,还要提高单位内各运营人员对于内控评价的认识,转变内控人员的思想,让内控管理人员都参与到方案的评价中,然后再提高单位职工内控评价意识,去给员工开展相应的内控管理培训。

(二)增强内控评价报告的透明度

事业单位在运行中,首先就要向社会公众和社会部门及时地公开单位内部的内控评价结果。在事业单位的网站上,发布年度的内控评价分析报告,接受外部社会公众的监督。在编制内控的评价报告中,要真实地将单位的运行状况,内控方案的执行状况反映出来。将单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也反映到内控分析报告中,以此来接受社会公众对于单位的监督和建议。

(三)优化设计内控评价机制

第一,在事业单位运营中要拓宽内部评价的对象范围,然后要转变单一的财务评价方式,向单位内部各项的运营活动渗透内控评价。丰富内容的评价指标,针对于整个单位的全部运营活动开展相应的内控评价,以真正地发挥内控评价应有的控制作用。第二,在单位内部组建内控评价岗,严格地划分内部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以及给内部的职工设置清晰的工作权限,要确保单位内部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然后,要在单位内部要确保专人专岗,不能够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发生。在单位运营期间,也要给内部的工作岗位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以促使内控制度可以落地实施。第三,在单位内部强化内控评价的力度,上级领导给内部制定相应内控管理措施。根据单位具体运营特征,来适当调整内控的条款内容,以确保内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然后,要求单位的职工严格地按照内控方案的有关要求来执行,此外运营层人员也要加强各部门执行内控的监督。

(四)建立内控的评价机制

首先,在单位内部,就要建立人才的培养机制,以及制定人才的选拔制度,提高单位人才招聘标准。在社会上,招聘高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要避免在单位内部招聘一些低素质、专业能力较差的员工,这样就会降低整个单位的运行水平。此外,在单位内部也要开展定期的管理培训,将内控评价的有关知识方法讲解给内部的职工,来让单位的职工对内控评价有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内部职工的专业水平,避免在单位内出现一些违规的问题。此外,还要给单位的内控评价人员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于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员工,要及时地给员工开展培训。如果员工在培训之后,仍然出现考核不合格的情况,就可以考虑将该员工调离岗位。第二,在单位内部也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评价机制,优化现有的内控评价流程,并且还要对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改进,统一单位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避免由于标准不统一,而引发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矛盾。第三,在单位要建立相应的内控监督管理机制,在事前开展防范,事中开展跟踪以及在事后开展评价分析。尽量减少单位内部财政资金的浪费,以及对现有国有资产进行高效的运作。第四,在单位也要建立评价奖励和惩罚机制,对各部门执行内控方案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将考核的结果与职工的薪酬发放相联系,对于单位内部在执行内部方案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职位晋升和薪酬的奖励;对于那些不落实内控制度,在内控执行方面表现较差的员工,也要追究其相应的管理职责,以真正地发挥单位内部内控的应用控制作用。

四、 结束语

在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期间,首先,单位就要在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内控体系,最后也要检查内部职工执行内控方案的状况。给内控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优化设计评价标准,并建立评价的指标。通过增强内控的评价力度,才能够检查内容中的不良问题,优化改进内控制度,进而提高单位的运营水平,实现单位深化改革目的。单位内部的人事部门要给职工开展内控的管理培训,讲解新型的内控思想和内控评价办法。单位也可以与外部的咨询机构合作来建立内控评价体系,增强单位运营活动的合规性。

参考文献:

[1]冯小芹.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8,No.229(11):255.

[2]赵爱丽.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J].纳税,2018(6):115.

[3]刘勇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v.26;No.634(8):242.

作者简介:孙杰,大连市急救中心。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