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蔬菜背后的“菜把式”

2019-10-21 08:49周明杰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鲜食菜农大白菜

周明杰

天气转热,每个3斤左右的袖珍西瓜越来越走俏—买的时候拎着不沉,吃的时候正适合三口之家。也有很多市民因为含糖量高、价格高而放弃水果,开始吃鲜食黄瓜、番茄代替,感觉“又便宜口感又好”。

袖珍果蔬如何种植?鲜食番茄、黄瓜的口感怎么提升?这些都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蔬菜专家曹华有关。67岁的曹华退休后任北京市12316“三农”热线首席蔬菜栽培专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高品质蔬菜的种植技术研发和适宜品种的选择中,以提升蔬菜产品的口感、风味以及安全度。

关注需求,开创都市农业迷你风

迷你型的蔬菜、水果这两年在市场上逐渐走红,而曹华就是新型迷你蔬菜诞生的推手。他通过多年的研究、试验,形成了成熟的种植技术,使很多好吃、方便的蔬菜能够种植成功并逐年增加种植面积。

曹华种植迷你蔬菜的念头源于2005年看到的一个电视节目。节目中,一位心内科专家讲述了一个病例—一位老人抱着两棵10斤重的大白菜上楼,结果引发了心脏病。这个病例让曹华深受触动:“多年来,大白菜株型偏大,搬运和食用的时候都不方便。如果大白菜重量降低了,老人搬运起来也就不那么费力了。”

曹华马上投入精力开始试种小棵的白菜。让他下定决心投入新产品研究的不仅仅是一时的触动,还来自他多年的观察—从生产环节来说,大白菜生长期偏长,每年立秋前后播种,正是高温多雨季节,不仅不利于播种,还容易感染病毒、霜霉等病害;从市民需求环节来说,白菜个头太大了,一顿吃不完,剩下的不仅水分流失,营养也流失了,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材的质量和口感会更加关注。

从开始试验到第一批迷你白菜试种成功,曹华试验了几十次,其难点就在种植密度、种植时间和水肥管理上。以前,普通大白菜的种植密度是每亩2000多棵,迷你白菜的种植密度多少才合适呢?太密了,植株开展度不够,长不好;太稀了,产量过低,单棵也易长大,重量降不下去。经过多次试验,曹华才摸索出了相对理想的密度—每亩7500棵左右。“按照这个密度种植,每棵白菜的重量可以控制在两斤上下,亩产量与普通白菜品种相近,而播种期推迟了半个多月。”

别小看这半个多月。迷你白菜可以在8月下旬播种,这时恰好到了处暑,避开了高温多雨的天气,整地和播种都相对轻松,更能避开高温季节的病害,减少农药施用,从而提高白菜的质量。“普通大白菜的菜叶比较脆,迷你白菜的菜叶更柔嫩,还是黄心的,开锅烂。”

试种成功后,曹华积极向种植户传授这种迷你白菜的种植技术,如今北京郊区每年种植迷你白菜5000多亩。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迷你白菜的地头售价比普通大白菜高50%到80%,种植的菜农每亩能增收2000多元。还有很多菜农吸引北京市民到地里采摘迷你白菜,又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攻坚克难,推广本土鲜食蔬菜

与不少农业专家被动从事这一行不同,曹华从小就一门心思要报考农业院校。而这个理想源自他小时候的一次经历。曹华只有4岁大时,就曾在自家的空地上种了5棵水萝卜。看着萝卜出苗、长大,他非常高兴,还得到了邻居们的赞扬,这让他对蔬菜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世纪70年代初期,曹华经常去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跟着老把式学种菜。

当时供应紧缺,即便是菜农,所能吃到的蔬菜品种也很有限。1978年1月,为了准备自己婚礼上用的蔬菜,曹华跑遍西单、东单等菜市场,也只买到了白菜、萝卜和土豆,最后还是托同学才买到了12根黄瓜,“珍惜得像宝贝一样用小被子裹起来带回家”。

“我们市场上供应的蔬菜品种太少了。”这个现实更促使曹华一心从事蔬菜技术工作。他曾到中科院遗传所学习农业理论和蔬菜栽培技术。有了实际的种菜经验,加上向经验丰富的老一辈学习,再系统学习了理论,他的技术水平逐渐得到提高。黄瓜始终是曹华心中磨不去的一个记忆。在他结婚近20年后,主打“鲜食”概念的外国黄瓜进入北京市场,成为“瓜中贵族”。曹华一下子就盯住了这个目标:“凭什么它能卖这么贵?我们自己也能种出来。”

曹华开始满城寻找适合鲜食的黄瓜品种。这一次,他找的是优质的北京刺瓜和北京秋瓜的种子。“小时候吃过。这种黄瓜一掰开,满屋子的清香。”找寻的过程可以说是“跑断腿、磨破嘴”。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曹华见到了从事蔬菜种植60多年的老菜把式王振林,才从他那里要到了老人储藏的几种老北京传统口味的蔬菜种子。“如获至宝啊!”曹华难以形容自己当时的激动心情。

有了种子,栽培也并非一帆风顺。经过多次试验,曹华才熟练掌握了国产鲜食黄瓜品种的种植诀窍。他写出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推广,还为许多菜农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难题。有一年冬季遇到连续8天的阴天,温度低,没有光照,密云区李各庄村菜农小李棚里的黄瓜感染了灰霉病,打了5次药也不见效。小李束手无策。曹华冒着大雪开车到他那里,帮他解决了问题——在行间撒上干锯末和秸秆降低空气湿度,再配合烟熏,很快控制了病害。当年,小李种植的水果黄瓜亩产值達到91000元,产品供不应求。

勇立潮头,培育好看好吃好玩的菜

除了黄瓜,番茄也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鲜食蔬菜。但由于各种原因,番茄的口味大不如前。“好吃的西红柿肯定要有籽、汁水足。咱们小时候吃西红柿,不都得拿手接着点?就怕汁溅到身上。可是这样的西红柿不好保存,所以经销商就愿意选那种汁水少、不怕压的品种。于是农户在种植的时候,慢慢地也不授粉了,西红柿里的籽越来越少。”曹华指导许多园区种植成功的“苹果青”“京番308”等鲜食番茄,采用了调节生长环境、施用生物有机肥、轮作倒茬和熊蜂授粉等措施,减少了病害感染和病毒危害,在保留老北京蔬菜原来风味的同时,又提升了品质。

此后,他又和同事们试验成功了日光温室观光蔬菜树栽培技术。这项技术在201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曹华是它的第一发明人。通过改变日光温室走道的位置、加开出口门、改变地面坡度等技术,满足了番茄等蔬菜树生长的条件,造价却比智能温室低了很多。一棵番茄树可以结果5000到10000个,比人还高的番茄树让观赏的人感觉特别新鲜。“如果种在智能温室里,每棵树的平均成本为10500元;在我们的日光温室里,成本降到了每棵962元左右。”

虽然穿着、言语都很朴实,曹华却一直走在农业的时尚潮头。他戏称,自己的工作就是研究和推广“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蔬菜。他所说的“好看”和“好玩”,就是要发展都市观光农业,让郊区成为市民的“后花园”,让市民休假时到郊区踏青、赏景、观光、采摘。最近几年,他还热衷于农业科普教育,把培养儿童对农业的兴趣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他经常请孩子们到地里参加活动,让孩子们挖土种菜、培育菜苗,多接触泥土,培养孩子们对农业的兴趣。“也许未来,这些孩子里面就会出现喜欢从事农业的专家呢?我们这个行业可是绿色、朝阳产业,而且特别能给人以成就感。”曹华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小苗儿在你手里长大、结果,我们的劳动能影响到千家万户的餐桌,想想就让人激动。”

猜你喜欢
鲜食菜农大白菜
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全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举行
鲜食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菜农和学问家
大白菜
露水露馅
菜农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