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腔蜀韵》在歌曲板块中的编选特点

2019-10-21 07:45谭玉婷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

摘  要:《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本着这样的宗旨与原则,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四川省中小学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川腔蜀韵》(上册)于2016年8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随即在成都市部分中小学音乐课堂开始正式使用。《川腔蜀韵》(上册)一共分为童谣、歌曲、舞蹈、川剧及四川曲艺、乐曲欣赏,这5个板块。本文主要通过板块二——歌曲中的唱歌综合课《螃蟹歌》为例,探究该板块在地域性、创新性、实践性这三方面的编选特点。

关键词:课程资源、川腔蜀韵、螃蟹歌、编选特点

自《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各地教育部门以此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音乐特色,陆续开启了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从2011年至今,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的校本课程已经开始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如: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双沟中学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该校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走进五音戏》读本为基础,开设了五音戏的校本课程;湖南湘西土家族地区的部分小学以当地特色地方戏和器乐为主,开设特色音乐课程;福建闽南本土音乐——南音,则由厦门国祺中学和泉州培元中学这两所学校以南音为中心,编选出了符合自身学校及学生特点的南音教材……处在西南地区的四川,巴山蜀水,人杰地灵,有着大好的湖光山色与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在王安国先生的编写指导下,历经多次完善与修改,《川腔蜀韵——四川中小学地方音乐课程资源》(上册)在2016年8月正式出版和投入成都市部分小学使用。

一、歌曲《螃蟹歌》中的地域性

《川腔蜀韵》(上册)板块二——歌曲,一共编写了16首作品,所有的作品均属于唱歌综合课,其中四川民歌12首,攀枝花里泼彝族民歌1首,汶川羌族民歌1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巴蜀自古一家”,在该板块也涉及了以重庆为中心的3首地方民歌。《螃蟹歌》是该板块的第8首作品,属于四川民歌、降E五声角调式、2/4拍。三段歌词诙谐幽默,别出心裁的语气词“呀么”、“哟”更增添了歌曲的俏皮可爱,读起来朗朗上口。方言与地方民歌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方言运用到民歌当中可以让民歌增添独特的地域风味,民歌的广泛传唱可以使其中的方言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除去语气助词,歌词里面的“大夹夹”“硬壳壳”“甩不脱”这类小词,也是独具蜀地特色的常用语言。

《螃蟹歌》旋律整体平稳,除了部分小节起伏较大以外,全曲多用四川民歌中常用的小三度推动旋律的进行。三段歌词句逗分明,2/4拍的强弱特点加上采用后十六(x xx)的节奏型,符合日常用语习惯,在演唱时顿抑明确,情绪更加活泼欢快,加上蜀地特色方言在其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加展现了歌曲中“我”被螃蟹紧紧夹住脚后,慌忙求饶的诙谐风趣场景。

二、歌曲《螃蟹歌》中的实践性

为了全面提高音乐学科的教学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化音乐学科的课程改革,提升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推进音乐教学精神。[1]2019年5月20日至22日,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将在各个中小学推选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推选出了小学优质课18节,其中就有《螃蟹歌》这节优质课。

在课例展示中,教师运用“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这种猜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歌曲的主要“人物”——螃蟹。猜谜式的导入方式特别适合低年龄阶段的音乐课堂,因为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还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在律动中加入了螃蟹大摇大摆的动作配合音乐中的典型节奏(××××××|×××),更加表现音乐活泼风趣的情绪。凡是地方课程资源必定会带有地方的文化特色,《螃蟹歌》中就运用了特色方言,例如:螃蟹(Panghai)、哥(guo)、八呀八只(zi)脚(jio)、淌过河(huo)……这些方言在歌曲里面显得有盐有味儿,极具特色。这不由得延伸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民歌教学过程中遇到方言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这次为期3天的公开课中涉及小学民歌的有,四川民歌《放牛山歌》、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江苏民歌《杨柳青》河南民歌《编花篮》以及新疆民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从这些公开课中,可以窥见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其他地域的民歌时,我们可以选取部分最有代表性的衬词或简单的歌词用方言的方式表现出它的特色,对学生而言这样比全曲都用方言演唱更容易学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还有一個方法我们也可以借鉴,同学们先用普通话完成歌曲的演唱,方言教学可以加入到所有的教学环节之后,在教学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顺序颠倒或者全用方言演唱的话,最终教学成果所展现出来的达成度不是很理想。

三、歌曲《螃蟹歌》中的创新性

在板块二的16首歌曲中,有直接取材于地方民歌的歌曲,如:四川宜宾的《绣荷包》、重庆民歌《黄杨扁担》……还有一部分是在地方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歌曲,如由起学敏、起学娟整理改编的攀枝花里泼彝族民歌《方山谣》、林烨根据汶川羌族民歌改编的《羌寨童谣》等等。歌曲《螃蟹歌》一首诙谐幽默的四川民歌,为了体现歌曲的这一特点,在公开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声势活动。

第1小组进行的活动是把kong der 带入旋律当中,用弹舌发出的声音模仿川梆子清脆明亮的音色,四川民歌加上模仿出特有的民族乐器,呈现出旋律简单,节奏明确的特点。传统的四川清音、川剧、四川竹琴等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戏曲艺术因其多方面的影响,逐渐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现在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发扬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让学生们去了解、去接受、去传承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而对川梆子这一打击乐器的模仿,是一个好的开端吧!第2小组用拍手的方式按照一定节奏为歌曲伴奏,第3组表现的节奏跟前两个小组都不一样。这3种表现方式,既有传统课堂常用的律动参与,又有结合地方特色的律动方式,使得《螃蟹歌》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整个教学过程妙趣横生!

结语

在本次公开课中虽然民歌体裁的课例在所有课例中的比例并不是太大,但每一个课例呈现出来的效果都让人为之称赞。而在本次的民歌课例中,选取《川腔蜀韵》这套教材作为公开课展示的只有《螃蟹歌》这一节课。希望以《螃蟹歌》为一个良好的开始,在后面的公开课中看到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民歌体裁的公开课,《川腔蜀韵》这套优秀的教材能被更多学校、更多教师所使用,更多的学生能从这套教材中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举办2019年成都市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评选的活动通知[EB/OL].2019-05-05/2019-09-31.

作者简介:谭玉婷,女,汉族,重庆,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
中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